家庭药师在社区为南海居民提供服务。南海区卫生健康局供图
“以后你婆婆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打我们医院的电话,我们马上会派医护人员上门治疗。”桂城医院工作人员对陈杏芳说。
家住桂城街道的市民陈杏芳的婆婆一年半前,不幸中风偏瘫。一年多来,陈杏芳夫妻俩时常需要请假送老人到医院治疗,家庭事业两头跑。日前,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与桂城敬老院签约,试水“家庭病床”服务。随着“家庭病床”的上线,他们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近年来,南海区不断推进医疗资源、卫生服务下沉基层。除了“家庭病床”服务,南海区还推出多项便民惠民医疗服务措施,如启动“南海区胸痛中心地图”,全面提升急救医疗服务能力;率先在全国建立家庭药师制度,对居家慢病患者实施以药物治疗管理为核心内容的健康管理工作;探索智慧医疗发展方向等。
此外,南海还不断延伸医疗服务边界,探索打造健康环境。根据在2019年医师节期间发布的《健康南海人2030行动计划》框架,南海将打造全人群共享健康环境,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支持体系,助力南海高质量发展。
●肖霞赵进甘霞
药师到家
探索药学服务模式转型
在南海,常住人口约有300万人,要守护这样一个大区的市民身体健康并不容易。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南海全区有注册医生6488名,注册护士9408名,床位数9318张。
如何更好地推动医疗资源合理分配,让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在做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南海给出了家庭药师制度的答案。2017年5月,南海在全国开先河,开始了家庭药师制度的构建与实践探索。从家庭药师的培训与资质管理、居家药学服务的实施、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设计。
南海建立了家庭药师契约式服务团队,以慢病用药管理为核心,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向下连接基层二级、一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医联体下一体化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让患者在家也能得到药师的照顾,获得全程的药学服务。
沥东社区的陈叔是家庭药师制度的受益者。此前,他同时服用6种药,发现自己下午脚踝会水肿。家庭药师梁凤彩在和陈叔沟通后,通过药物评估结合陈叔的症状,怀疑可能是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随后我立即和家庭医生沟通,建议家庭医生给他换药,暂时先开一个星期。”一周后,陈叔的脚水肿好了,血糖和血压也比较稳定。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好几个科室都有对患者开药,病人拿到药之后也不知道这些药之间会不会有冲突。”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终身荣誉理事长白书中表示,家庭药师的作用正弥补了医学和药学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很好地在基层得到了发挥。
家庭药师制度的顺利推行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在全额拨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基础上,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专项资金池,家庭药师服务经费在其中支出,由政府托底买单,多余少补。
目前,南海培养了家庭药师155名。在人才保障方面,家庭药师主要来源于二、三级医院慢病用药管理药学门诊的临床药师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一年以上临床药学工作经验的药师,经过规范化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后,共同组成家庭药师工作团队。
如今,南海在家庭药师上的经验已被列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药学服务模式转型1+2+3公益项目”的重点内容向全国推广,并被全国多个省、市借鉴实施。广东省卫健委在2019年广东省药政工作会议上也对“南海家庭药师全程健康管理模式”向全省推广。“南海探索家庭药师全程管理患者用药新模式”还荣获“2019年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提名奖”。入选“南海影响力2019年度十件大事”评选提名。
白书中表示,南海在提升基层药学服务能力,提高基层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拓展健康惠民服务等方面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为医改提供药学服务模式转型的实践方法和路径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是一个值得在全国范围推广的创新举措。
全民健康
以健康思维引领社会治理
家庭药师只是南海打造全民健康体系中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南海持续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区财政每年对医疗卫生的投入超过20亿元,大力引进高端医疗资源,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深入推进卫生强区建设,开辟了一条具有南海特色的全民健康发展新路。
南海首先是持续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南海区提出,将深入推进名医工程,从薪酬待遇、发展空间、职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关爱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
随着基层居民健康管理的完善,区级医院对重大疾病医疗救治保障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不久前,南海卫生健康局首次发布“南海区胸痛急救地图”,该地图覆盖全区12家胸痛中心医院,构成全区心梗急救网络。这也标志着南海区急性胸痛协同救治体系已初步形成。
南海胸痛救治网络的建成,要追溯到4年前。2015年11月,南海区人民医院率先启动胸痛中心建设,并于2016年7月获得国家认证。为织密医疗卫生服务网络,2018年4月,以南海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为发起者,成立的南海区“胸痛中心”联盟,涵盖区级三甲医院、镇街二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年来,经“胸痛中心”联盟协同救治的急性胸痛患者达11965例,为病患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南海还主动以健康思维引领社会治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2019年医师节上,《健康南海人2030行动计划》框架正式发布,推动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支持体系。围绕打造健康环境、普及健康知识、优化健康服务,扎实开展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积极发动南海七镇(街)共创,打造“一镇一特色”,倡议市民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形成全民参与的浓厚创建氛围。
“一直以来,南海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在区域发展的高度谋划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南海区区长顾耀辉曾表示,南海将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决打好医改攻坚战,不断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全体南海市民共建共享。
面向普通群众,南海还不断开展群众性急救培训和健康宣教,提升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
在2019年5月启动的南海区公众急救普及创新项目,是群众培训的标杆。该项目由南海区人民医院海星急救培训队牵头,充分整合各医疗机构的公众急救培训资源,每年举行约100场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的“五进”急救培训活动。南海区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计划用两年时间建立一套贯穿不同年龄阶段的急救知识教育模式,提高市民自救与互救的意识和能力。
“智慧医院”
探索“互联网+”健康服务新路径
2019年初,佛山出台《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的意见》,提出要推动“智慧医院”建设,探索“互联网+健康医疗”便民利民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围绕这一目标,南海除了不断探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市民的就医体验也在不断改善。
“以前,我去不同医院看病都需要注册实体诊疗卡,不同医院信息也不互通。现在有了健康码之后,我可以用一个二维码挂各个医院的号,方便了很多。”今年6月,南海区上线电子健康码,市民梁先生的女儿立即为其注册了电子健康码,方便老人就医问诊。
电子健康码是全国统一标准的新型健康标签,是体验新时代“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钥匙,注册一次就能实现挂号、看病、收费、取药、治疗的“一码通行”。
“电子健康码一旦形成,你在定点医院就医都能通用,不再需要每家医院都办诊疗卡,方便市民跨地区或跨医院就医。”南海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朱敏华介绍。
5G技术是2019年大热的话题。事实上,在移动急救、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护理等医疗健康领域,5G技术同样具有示范性应用。
从前,救护车把病人送到急诊科后,接诊医生可能还得“抓住”车上的人员询问病人的情况。但5G环境下,一个心梗患者,只要上了5G系统的救护车,就相当于进入了医院急救中心。救护车上的“院前”急救人员与医院“院内”急诊抢救医护团队将真正实现“零时差”融合。
患者的各种数据信息将即时传输到医院的急救中心,医生通过分析明确诊断后,可利用路上的时间指导车上急救人员先行完成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同时通知院内相关人员进行手术布置。去年10月,南海区人民医院成为南海首家建设互联网医院及首家开展5G业务的医院。
“5G和"互联网+"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好抓手,解决群众高端医疗需求的好通道。”南海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孔小燕介绍,利用5G手段,救治创伤更有时效性,救死扶伤分秒必争,“互联网+”提供快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接下来南海还将有6个互联网医院落地。
新闻推荐
南海区乡村振兴主题峰会暨里水第九届百合花文化周开幕 以花为媒,打造里水产业和文化名片
第九届百合花文化周开幕。岭南农业大观园开园。一年一度的百合花文化周如约而至,300万株鲜花灿烂盛放。1月6日,南海区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