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奶奶派出所放下4000元转身就走”上了微博热搜,故事的发生地点在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同济派出所。
87岁独居老人为抗疫捐出30多年攒下的20万元,而她家却简陋得让人泪目;退休环卫工捐款10万元,卡里只剩13.78元;捐1万多元给武汉的成都大爷找到了,那是他做环卫工作5年的积蓄;双目失明老人为武汉捐款1000元,刚脱贫不久想回报社会……疫情发生以来,此类报道层出不穷,与它们不同的是,这个故事在佛山还有后半段:民警从派出所一路追到老人家里,耐心劝说,终于将钱退还给老人。
当我们谈论共克时艰、一同战“疫”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也许,随日本捐赠物资而走红于网络的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可以回答。是对人类命运的集体关切,是对生命价值的普遍共情,让我们牵念着素不相识的处于疫情困境中的同胞和舍生忘死救护他们的医护人员。
同样,这份关切和共情也当照拂耄耋之年的独居老人、收入微薄的环卫工人这些群体。中国人常把长者的积蓄叫做“棺材本”,可见其分量之重。那些本该被社会关爱的群体,怀着“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朴素信念,将平日里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的积蓄捐出来,情怀值得尊敬。不过,眼下抗疫最缺的不是钱而是医疗物资,即便真要筹款,也绝不应该让他们以透支日后的生活质量为代价。
因为,我们的国家足够强大,2019年全国财政收入超19万亿元,各级财政已安排718.5亿元疫情防控资金。与此同时,财力雄厚的企业、创富能力居于上位的企业家等也都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捐款捐物。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人的训诫自有其道理。为拒收老人4000元捐款的禅城公安叫好,是因为他们真正理解和践行了万众一心携手抗疫的情感基础——对个体命运的普遍关切与共情。
(文/佛山日报记者陈莎)
新闻推荐
张槎莲大片区四村协同应对疫情 “兄弟村”齐上阵 联手打好阻击战
2月3日,清水桥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在江湾一路检查防控落实情况。2月3日,张槎莲塘村防控检查点的工作人员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