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疾控中心消杀组队员在准备消毒药液。
他们有的身背几十斤重的消毒喷洒器械冲在第一线,一背就是几个小时;有的已经好多天没有见过孩子,但依然坚持战斗;他们再难受也不能随意脱下防护服,不管里面的衣服是否已经湿透……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已经成为禅城区疾控中心全体人员的常态。
春节前,禅城区疾控中心党支部迅速调动全中心85名工作人员,组建了以38名党员干部为中坚力量的先锋部队,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信息物资组、流行病学调查及采样组、送样及检验组等多个工作组,全力抗击疫情。
文/图佛山日报记者周师伢
主动出击辛劳不言累
1月24日,禅城区报告了首例疑似新冠肺炎病例。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否需要隔离观察,前提是参考流行病学调查及采样组17名工作人员调查到的信息报告。
从那一天起,流调人员每一次从医院接收到疑似病例者名单,都会立即行动查阅病例者的资料,不遗巨细地询问患者以及家属过往14天所有的情况,包括疫情发生地接触史、发病前两天与哪些人有接触等细节,撰写报告提供给卫健部门以及疫情防控专家组参考。
“假如疑似病例者最终被确诊,流调人员立即对调查到密切接触者进行联系,安排医学隔离和采样,一刻都不能耽误。”担任流行病学调查组副组长的黄智聪表示。
与此同时,禅城区疾控中心消杀组10名成员也在24小时待命。指令一响,穿着连体防护服、脚踏沉重的防水鞋、背负近30斤消毒喷洒器械的消杀人员就出现在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家中进行病家终末消毒,每次操作4小时。结束工作时,他们防护服里的打底衣基本都已浸湿。
消杀组组长傅秋龙说,从过年前接到待命任务开始,所有队员主动请缨上阵,再累也没有怨言,只想同心协力共同应对疫情。
就在2月4日晚10时,一份“星梦游轮”的密切接触者名单发送到禅城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及采样组和消杀组集体出动奔赴各个地点,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身份核查、协助转移隔离工作,一直奋战到次日凌晨5时。
休息不到3小时,17名流调人员又主动参与到对“星梦游轮”的密切接触者采样工作中。黄智聪说,因为事态紧急,要尽最大努力控制疫情扩散,才能守住群众健康防线。
与时间赛跑24小时待命
2月3日,禅城区疾控中心实验室首次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初筛检测。下午5时,当第一份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咽拭子样本送到实验室,负责带头检测工作的是从业25年的老党员、检验科副主任技师马耀荣。
“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只要能早确认一例,患者就能及早获得救治,同时也能防止更多人被感染。”接到样本后,马耀荣立即带着90后新晋检验技师吴灿辉,身着三级防护服走进PCR实验室,开始了5小时不间断检测工作。
在实验工作过程中,最危险的一环是提取病毒的RNA,故此,检测人员全身上下都要被“封印”在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中,确保防护安全。
吴灿辉说,检测结束已是晚上10时多,脱下防护服,再经一系列个人消毒程序,已是第二日凌晨。
事实上在过年前,送样及检验组14名检测人员都进入24小时待命状态。大年三十晚上,负责值守的送样及检验组副组长欧阳静茹和组员们两次不同时段接到辖区医院有疑似病例的通知。
在一家人欢聚一堂恭贺新年的时刻,她们却一趟又一趟地不停在禅城区疾控中心、辖区医院和市疾控中心三个地点来回奔波运送检测样本。
禅城区疾控中心还担负着对疫情防控做好技术指导的重任。目前,该中心通过定期梳理疫情信息和数据,研判发展趋势,编写风险评估报告超过10份。此外,还编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制度及指导意见书、防控技术指引、留置观察场所、居家隔离等工作资料汇编,给部门和镇街用于参考指导。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刘玉超通讯员任国升报道:昨日,禅城区南庄镇在河滘村召开村级工业园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会,会议结合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