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南海区第四批援鄂医疗队60名成员平安返回,顺利结束了支援湖北的抗疫任务。当前,南海援鄂医疗队队员们正在西樵镇的定点酒店休整。谈及一个多月以来的援鄂经历,“担当”与“感动”,是队员们常挂嘴边的关键词。
“我感到如释重负,也向全体南海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作为本次南海区援鄂医疗队领队,南海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梁永锋表示,完成支援工作与所有队员平安归来,两项任务最终都圆满而顺利地画上了句号。
勇于担当:“身为医护人员理应站出来”
在武汉的最后一夜,梁永锋没有丝毫懈怠,依然工作至深夜。这份责任,他承担了一个多月。“我自己是领队,也是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的组织委员,比其他队员更多一份责任与担当。”在他肩上,是全体队员的健康安全。因此,在武汉的每一个昼夜,他时刻不忘叮嘱队员们做好防护工作,“必须以最严谨、最重视的态度对待。”
医疗队全体队员也是如此认真地保护着自己。“出发时,我们医院的小分队组了微信群,群名就叫"武汉平安队",每天在群上强调要保护好自己。”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吴仁杰说,从培训到实战,穿戴防护装备的步骤都要练习好,不敢马虎对待。
这需要忍耐。“我自己有鼻炎,穿上装备后有强烈的窒息感,有冲动想完全扒开面罩、眼罩、口罩。”吴仁杰说,每天在“舱”内,他都必须忍受这种窒息感,“那种感觉就像被人捏住鼻子,或者是在水中憋气一样。”他只能坐下慢慢缓过来,但每当病人叫唤时,也不得不强忍着投入工作。
一天一天,从开始到结束,医护人员在担当中熬过了艰辛,圆满完成了40天的援鄂任务。这次任务,对于梁永锋这样的资深医生而言,是一次锻炼机会,对于90后的年轻队员而言,则是宝贵的经历。
“这次经历让我见识了更多,更成熟,更淡定。”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张毅强说,尽管自己年纪尚轻,但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面对疫情,理应站出来。“这段援鄂经历,各地战友团结协助、尽忠职守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我。我们都身处一个美丽中国,都拥有一颗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效力的心。”
感动永在:“患者出院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23日早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呼吸科护师杨海珍把酒店房间收拾得如来时一样。她出手机拍下这个住了40天的“家”:“等明年武汉樱花盛开的时候,我会带着一家大小再次来这里赏樱花。”
杨海珍笑自己是一个“眼浅”的人。一开始看到武汉的情景,她直呼“武汉太难了”。看到酒店楼下拾荒的阿姨向自己竖起大拇指,说“你们从广东过来太伟大了”,她感动得落下泪水。看到为医疗队送饭的志愿者大哥贴心地在饭盒上写上字条“感恩你们,白衣天使”,她忍不住哽咽。“这些都是细节,但让我知道,武汉人民都很努力,让我十分感动。”
在医疗队成员发来的援鄂日志中,“感动”是高频词汇。3月13日,西樵镇与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12名出征队员视频连线。当晚,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护师叶春丽在日志中写道:“一路走来,令我感动的是,经过一个月的积极救治,越来越多患者病情和情绪逐渐稳定下来,越来越多患者治愈出院,这是对我们医护人员最大的支持与肯定。”
3月20日,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甘长友也在日志中感慨,因使命、因战友情、因志愿者,也因自己而感动:“一路走来,眼里常含泪水,被这英雄的土地感动着,也被自己感动着。”
去时肩负期盼,归来不负所托。经历14天的隔离休整后,南海区援鄂医疗队成员又将返回各自的岗位,将40天的宝贵经历和感动藏于心底,将援鄂所得的磨砺化为经验,继续救死扶伤。
南方日报记者卢浩能
新闻推荐
提早准备、主动配合业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获广泛认可 这家物管收到13封表扬信
佳宇物业工作人员在进行防疫训练。/受访者供图疫情期间,佛山不少物业服务企业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用汗水与勇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