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湛贤
南国春来早,万物竞芳菲。
3月31日,佛山市2020年上半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活动举行,涉及项目200多个。开工和投产的两类项目涉及总投资近2000亿元,其中开工项目投资超过1500亿元。疫情之下,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向外界展示了逆势而上的决心和魄力。
发展不停步,禅城寄厚望。此次活动的主会场设在了禅城,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市长朱伟以及市、区各级相关部门领导均出席,现场见证项目的启动。这是对禅城新一年发展的重视和厚望。
禅城为何受关注?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是行政中心的所在地、传统产业的重镇、城市的门面窗口。此次疫情期间,服务业发展水平比较突出的禅城也面临着极大的考验。禅城如果恢复得好,能够极大增强社会各界对佛山发展的信心。
发挥主场优势,禅城勇于担当。当天活动上,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孔海文表示,为推动禅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全力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佛山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作出新贡献。
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禅城该如何发力?此次集中开工投产项目正是充分体现。今年禅城共有省、市重点项目53个,总投资额为640.28亿元,计划投资额113.51亿元。其中24个项目在上半年集中开工投产,总投资超250亿元。尽管从规模总量上,与其他区相比并不突出,但禅城投资强度达到1.6亿元/平方公里,位居全市五区之首,这充分凸显了高质量发展中效益优先的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动力变革。从今年禅城开工投产的项目来看,既能看到存量辉煌的延续,未来增量发展的亦可期,新旧动能转换正在持续加快。
一是国星光电、佛塑、海天味业等一批扎根禅城多年的龙头企业,积极增资扩产,或在原来的优势领域加码扩张,或加大科技投入建设全球创新中心,或跨界布局新领域加速转型。
二是多个旧改项目如火如荼地推进。就在距离主会场约3公里外,总投资超过3亿元的贺丰工业园打响今年禅城村改头炮,将发展高端制造、环保、新材料等新产业。在一河之隔的张槎,村头东区工业园改造项目也即将启动。曾经低端落后的旧厂房将摇身一变为高端的产业载体。
三是抢抓新基建带来的新产业机遇。佛山开普勒大数据中心启动三期项目建设,金溢科技开展车联网5G应用项目,岭南天地、奇槎片区将打造成5G网络应用示范区……不久的将来,一批新基建项目将有望在禅城崛起。
迈向高质量发展还需推动质量变革。此次禅城24个重大项目的开工投产,既提高了发展的平衡性,也是追求发展协调性的举措。
以产业为本,禅城上半年的产业项目占了近七成,除了高端智造的二产项目外,还有月星环球港、恒大悦珑湾等一批三产项目,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态势,进一步做强这片佛山现代服务业的高地。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除了产业发展,如何提升城市首位度,一直是禅城关心的课题。今年启动的6个民生工程项目中,教育项目占了5个,投资金额超17亿元,佛山LEH学校、祖庙东华里小学等一批优质学校陆续动工或投用,禅城作为中心城区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能力进一步彰显。
万丈高楼平地起,重大项目的开工投产只是禅城高质量发展的起点。正如孔海文所言,禅城今后还要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强化“项目为王”理念,以“谋项目、优服务、促落地、见成效”为目标,加快项目投资、建设、投产进度。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在佛山五区中,禅城作为中心城区面积最小,但敢于也善于肩负重责。上千年的历史沉淀下来坚实浑厚的底蕴,改革开放以来的沧桑变幻、波澜起伏让这座老城的“强中心”历久弥新。见惯风雨,见惯改变,无惧疫情挑战,无论风刀霜剑,禅城依然春意满城,大步向前。
(作者系南方日报记者)
新闻推荐
扫一扫,看禅城区24个开工投产项目。策划/佛山日报记者邓磊文/佛山日报记者李护彬、刘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