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学生正在备考。(资料图片)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消息称,经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自4月27日起分期、分批、错峰返校。其中,4月27日,全省高三、初三年级学生返校。
距离高三、初三复学仅余10日,高明学校防疫防控工作准备好了么?复学后线上线下课程如何衔接?如何重建初三、高三的学习节奏?昨日,记者走访了解各校防疫复学的应对之策,回应家长、学生热切关注的问题。
文/佛山日报记者何惠健
精准防疫:规范管理主要场所
入校门,要通过红外线热成像测温通道;学生上课,实现“一天三检”、建立“一生一档”;食堂就餐,相隔1米并使用物理间隔……面对即将复学返校的初三学生,沧江中学推出“硬核”防疫复学方案,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防疫举措,实现精准防疫。
走进沧江中学学校大门,记者见到移动红外线热成像测温通道已架设完毕。4月27日,初三学生将按照安排错峰返校,戴口罩相隔1米,在学校门口排队,若体温正常,登记体温后即可进入校园。
“我们已经制定了具体的返校方案,学校初三学生共17个班,27日会分4批有序入校,最大程度减少学生集聚。”沧江中学副校长李奕华告诉记者,若遇到体温异常的学生,将由现场值日教师手持测温枪进行复检,如确认体温超过37.3摄氏度,将启动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由校医引导学生进入学校的健康观察室,并对发热学生进行身份信息核验、健康检测信息登记、询问是否有疫情重点地区旅行史、联系家长送院就医等,并对场室进行终末消毒。
针对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场所,沧中推出《2020年沧江中学春季返校学生一日常规》,在防疫期间,学生实行单人单桌就坐。课余时间,不同班级之间的学生不串班、不扎堆、不聚众聊天,并自觉保持一定的距离等。“出台详细的日常规范指引,实现对学生健康的有效管理,减少学生间接接触和交叉感染的风险。”李奕华表示,食堂也将采取错峰用餐、快速取餐、间隔就餐的用餐方案,学生进入食堂前需经过红外线测温通道、洗手,并按指定路线进入饭堂。
“目前,教室与宿舍正安装紫外线消毒灯,并将每天消毒两次。”李奕华表示,学校将最大限度地加强校园环境卫生保洁、消毒,并在复学前储备至少14天的防疫物资,引导学校教职工、学生、家长做好个人防护,为学生复学返校保驾护航。
记者了解到,和沧江中学一样,高明一中、高明实验中学、荷城中学等多所中小学已陆续做足防疫物资储备、落实体温监测措施、推动食堂错峰进餐等,并开展多场次的学生复学返校场景模拟演练,迎战学生复学大考。
另一方面,高明区教育局联合区卫健局,聘任41名兼职卫生健康副校长,协助和督导高明各中小学开展学生健康状况监测和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学校规范防疫物资储备、科学设置健康观察室、与学校研定相关防控工作指引和处理流程等,助力校园复学疫情防控。
调整教学:线上线下有效衔接
2月中旬起,高明区启动线上教学。对于初三、高三毕业班学生而言,已进行了2个多月的线上“云备考”,如何衔接好线上线下的课程内容,实现高效、科学备考,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荷城中学副校长伍志刚表示,长达2个多月的线上教学,主要以复习知识点为主,而新的学习内容,将在复学之后集中授课。总的来说,线上教学效果比预想的要好,并能够进行每周周测,对学生上课情况、作业、掌握知识点等多方面进行摸排,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我们将依托智学网大数据,分析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得分率,观察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安排。”伍志刚告诉记者,学生返校后,将进行系统化的闭卷考试,通过统批统改,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并及时查漏补缺,做到线上线下的有效衔接。
他还介绍,目前,各年级各学科已经实现定期集体主题教研,尤其是初三的备考教研。“我们将重点调整教育教学方案,帮助学生重建学习节奏,助力学生备战中考。”伍志刚表示,4月27日将开展复学第一课,一是向学生明确防疫期间的日常规范,二是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
在高明一中副校长卿泉看来,高明一中的复学工作已经提前筹备好。目前,高三年级的线上教学,已经采用教师线上坐班,线上视频会议等模式,倒推学生加强生活作息的调整,并督导学生提早适应复学生活,比如早读、晚自习、午休时间的安排,均按照在校模式进行。
“学生的复学心理状态,也是我们最关注的。”卿泉介绍,学校德育处已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从思想上、心理上,引导学生适应返校备考。“复学后,我们将铺开学生全员的个性化辅导,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心理状态、备考状态等,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迎战这场人生大考。”
此外,鉴于线上线下教学效果的差异化,高明一中还将系统回顾线上教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夯实基础,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
制图/孔焕玲
新闻推荐
佛山市高明区金融行业协会由佛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明支行等8家单位自愿发起,现已经佛山市高明区民政局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