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医脑科中心任廷文(左)和神经内科中心任丽。/医院供图
扫一扫,与专家视频问诊。
2020年4月11日是第24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受疫情影响,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脑科中心将往年的义诊从线下转为线上,让患者足不出户也能得到治疗指导意见。针对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帕金森病专家任丽博士、任廷文博士将进行讲座直播,为患者答疑解惑。
疫情下“帕友”如何应对?
任丽指出,在疫情期间“帕友”是易感人群之一,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建议患者到医院随诊,可先采取网络咨询方式解决相关问题。对于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可按照既往治疗方案维持治疗,常规检查如头部MRI、血样本检查等可适当延期,如有特殊情况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
同时“帕友”需注意,运动减少、不规律服药、睡眠影响以及基础疾病的影响等因素是造成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帕友”可针对性地采取康复训练、加强心理疏导等措施缓解。另外,要避免接触传染源,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咳嗽、呼吸困难、疲乏、活动受限和睡眠障碍。
手术治疗是新技术吗?
任廷文指出,事实上帕金森病外科手术是早于药物的一种治疗方法,拥有130多年历史。目前帕金森病手术治疗主要有传统的立体定向射频热凝阻滞疗法,和相对主流的脑深部电刺激疗法,患者具体适合哪种手术需进行严格评估。
据介绍,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原理主要是补充多巴胺递质,而手术原理则是通过手术降低乙酰胆碱递质的活性,来恢复神经系统平衡,达到缓解帕症的目的。
手术治疗越早越好吗?
任廷文博士指出,帕金森病初期对于药物反应较好,一般在5年内,病人用药可以得到持续、稳定的症状缓解,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随后5~10年的时间里,随着药物剂量增加,药物维持的效果可能越来越短,还会出现运动的并发症,如步态异常等,此期间称为手术治疗的窗口期。而在帕金森病晚期,当患者出现痴呆、卧床不起等症状时,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
(梁炜健)
相关链接专家视频会诊持续进行
据了解,自疫情发生后,禅医脑科中心一直开展着线上咨询、视频面诊活动,由任廷文等专家团队为“帕友”答疑解惑、优化治疗方案,得到患者认可。目前,免费专家视频持续进行中,“帕友”可通过添加微信问诊。专家提醒,疫情期间,在帕金森病规范化治疗基础上,患者可采取多种措施,如网络医疗咨询等,加强医患沟通,以此改善帕金森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新闻推荐
村民纷纷来此休闲、散步羊城晚报讯记者欧阳志强、通讯员王波摄影报道:近日,记者从禅城区石湾镇街道获悉,石湾镇街道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