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领鲜荟市场买菜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欧阳志强通讯员戎耀
农贸市场分布城区各地,与千家万户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烟火气。石湾拥有大大小小38家农贸市场,疫情发生以来,这些市场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大多正常营业,货源充足,满足了市民一日三餐所需,与此同时,各市场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通过抓细管理、促销营销、狠抓质量、严控价格等多种手段,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有些市场人气甚至比往常更为火爆。
1开展线上营销蔬菜肉品送到家门口
“自3月中旬以来,我们每周都会派发各类消费券,如蔬菜券、肉券、海鲜券等,每天不一致,金额为2元,市民只要关注我们的微信号或者在生鲜群里,基本上都可以抢到使用。”领鲜荟市场经营方负责人谭标介绍,市民可以凭券直接找市场商户抵扣现金,再找市场方核销。市场方还开设了线上下单业务,市民可以用较低的价格购买到心仪的商品,而且不用出门,就有专人送到家门口。
据悉,领鲜荟市场拥有180个摊档,是石湾新近开张的一个大型现代化农贸市场。今年2月以来,受疫情影响,市场的人气骤减,经营压力较大。为此,市场经营方一方面让档主分期分批缓缴租金,同时在疫情缓解后,采取多种措施提升人气。
目前,市场每天的下单量均在7-800单,个别商户开通线上销售后,下单量不仅没有因疫情减少,反而增多好几倍。此外,市场方还会经常组织商户开展特定商品营销拉升人气,多举齐下,市场的开档率已从3月的五成提升到现在近九成,人气也恢复到了高峰期的80%以上。“我们非常有信心在接下来将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采取更多的措施,把今后的生意做好,把前期的亏损弥补回来。”谭标说道。
2
狠抓生鲜品质管控蔬菜肉类价格
在惠景市场,记者看到,蔬菜区、肉类区、水产区类人头攒动,生意十分火爆,消费者经测量体温、戴好口罩进入市场,将一件件鲜活的农产品选购回家,烹饪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目前生意已恢复到了正常水平,高峰期甚至比平时好上8-10倍。”市场经营方负责人邓全文表示,市场人气的快速恢复与他们的应对措施分不开,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品质和价格。
以市民最为敏感的猪肉价格为例,在政府指导价的范围内,市场方还特意组织各肉档档主建立微信群,制定相应的价格,号召大家只保障合理的利润,不追求利润最大化。“此举短时间内看似商户受了损失,但是长久看,可以带动人气,让市场的口碑越来越好,让大家生意做得更为长久。”邓全文说道。除了在价格上做文章,惠景市场还狠抓农产品质量,比如,严禁一些猪肉进价稍微便宜,但是口感欠佳,对此,市场方就严禁此类肉品进入市场销售,同时市场出于保障蔬菜新鲜的考虑,要求商户对装框的蔬菜重量严格控制,禁止因为节省一点运费而硬塞满装,压坏框底的货物,因此,市场的蔬菜总是新鲜易保存。此外,市场还强化日常管理维护,保障环境总是干净清爽,疫情期间,市场各进出口也均有专人值班测量体温。
值得一提的是,在2月疫情防控最为关键时期,惠景市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抓好防控前提下,号召所有市场档主回来开档,全力保障各类农产品供给。几番组合拳下来,该市场目前人气不仅比平时没有减少,反而实现大幅引流,目前市场每天有4000人次进场购物,到了上午和傍晚买菜高峰,市场更是人声鼎沸,一片繁忙。
目前,石湾辖区拥有各类农贸市场38家,为保障市民菜篮子、米袋子的安全和正常市场秩序稳定,早在2月开始,石湾镇街道市场监管部门就向每家市场派驻一名执法人员,督促疫情防控,及时处置各类投诉及常见问题。石湾镇街道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农贸市场直接关系群众生活,他们将继续强化监管,督促保障物资供应,让市民随时都能到市场买到放心的农产品。
新闻推荐
铁拳治违不让违建“长大”,精细化治理给发展腾空间 中心城区的拆违突围之路
执法部门对位于张槎悦海湾的一住宅楼楼顶两百多平方米违法建筑实施强制拆除。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近日,岭南明珠体育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