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记者李祥锐报道:荷城街道大成路片区是高明区新近规划建设的住宅片区。昨日,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的车辆和人员从这里有序进出,鳞次栉比的塔吊紧张施工,秩序井然。
“工地能如常复工,建筑企业能恢复正常生产,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看着眼前各建筑工地陆续恢复往日忙碌景象,高明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的建筑工地监管人员如释重负。正是有了去年投入使用的智慧工地监管平台,才让受疫情影响的高明工地得以顺利复工。
据悉,大成路片区临近旧城区,原为低效工业用地。去年,该片区经过土地盘活,重新整合后,引入大型楼盘,新规划了幼儿园、学校、高端商住小区等多个项目。一时间,片区内工地林立,工人众多,工程施工安全和工地复工防疫压力很大。
面对较大的监管压力,区住建水利局积极依托智慧工地监管平台,为工程复工保驾护航。以该片区内的某幼儿园项目为例。该工程节前已进入项目冲刺阶段,原计划春节复工后进行项目收尾、内部装修,9月开始招生。但受疫情影响,外来工人无法按时返岗,施工方一筹莫展。
了解到该项目面临的困难后,区住建水利局主动作为,通过智慧平台大数据功能,翻查工人实名制目录,帮助施工方联系本地工人;同时,该局还积极协调运输公司派长途包车外出接工人返岗。工程人手不足的难题很快得到缓解。
工人回来后,对他们实施有效的甄别和管理,成为工地面临的新问题。针对企业需要,区住建水利局主动在监管平台内新设了疫情防控预警功能模块,帮助企业快速甄别高风险人员。上述在建幼儿园项目复工前,施工方将工人名单和详细信息上报给区住建水利局,数据录入智慧工地平台后开展自动比对。平台通过大数据筛选,快速生成高风险人群管理名单,并发送给项目管理员,从源头上保障了工地工人的健康。
此外,通过整合工地各项监测设备,智慧平台系统还对施工期间所有进入工地的人员实施了实时识别。但凡体温过高、近期有过发热就医史的人员,一踏进工地就会激发警报,通知管理人员过来处理,有效保证了工地复工。
区住建水利局总工程师严劲中说,接下来,该局将结合工地管理和疫情防控需要,进一步延伸系统功能,增加人员就餐、工地住宿、工人健康信息等功能,强化技术支持,为广大人民筑牢健康保障。
新闻推荐
荷城中学学生进教室、进宿舍、进饭堂前需测量体温。/图片均为高明区教育局提供沧江中学学生利用分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