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召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向隐形冠军等优秀市场主体致敬。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也是好先手棋、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发动机"。”5月19日,南海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丹灶仙湖畔召开,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表示,接下来南海要以更强的使命感、责任感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把长板拉得更长、把优势做得更优,在佛山建设制造强市的征程中奋发有为、勇当先锋。
为了凝聚全区上下继续坚守实体经济、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信心与决心,全面激发全区经济发展活力,会上对2019年南海区的纳税大户代表、国家级孵化器、佛山市标杆高新技术企业(南海)以及第二批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企业等进行了授牌,向南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力量致敬。
●撰文:孙景锋蓝志凌肖霞
聚焦实体经济
致敬“大而强”也赞“小而美”
“南海是制造业大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有基础也有优势。”闫昊波说,制造业是南海的根,民营企业是南海的本。制造业和民营企业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仍将是南海经济的顶梁柱。
南海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拥有坚实支撑。去年,南海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346.7亿元,工业产值超200亿元行业12个,规上工业企业3175家,10家企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南海有274家企业入选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并涌现了总共109家制造业隐形冠军。
闫昊波表示,虽然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有的工作节奏,但南海实现既定目标任务的信心和决心没有动摇。“从目前发展态势看,我区企业复工复产成效显著,第二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支撑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正加快集聚。”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批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支持。为了完善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的激励机制,近年来南海持续开展纳税大户、隐形冠军企业认定及授牌活动,积极宣传制造业发展的先进典型和突出贡献,大力弘扬新时代南海企业家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实体经济、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凝聚了一大批有社会担当的企业,成为南海经济重要的稳定器。
活动现场,南海对2019年纳税大户代表、佛山市标杆高新技术企业(南海)以及第二批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等企业进行了授牌,包括一方制药、必得福、蒙娜丽莎等数十家企业获表彰。
在隐形冠军授牌活动环节,闫昊波现场点赞隐形冠军。“南海之所以成为南海,恰恰就是因为这批隐形冠军,支撑南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南海之所以成为南海,也正是因为这片沃土,能够使一批中小企业成长为隐形冠军。”闫昊波用“缺你不可,非你莫属”形容隐形冠军对南海发展的意义。他表示,南海既需要像一汽大众这样大而强的骨干型企业,也更需要“小而美”的这样一大批隐形冠军企业,这是支撑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问题导向抓重点
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近年来,南海制造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不强问题、先进制造业占比较低等短板和不足。对于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闫昊波认为,关键是要把握好“高质量”这个关键词,南海为此将着重从四方面发力。
着力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强化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闫昊波表示,南海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季华实验室和佛山仙湖实验室,加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华南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广东(佛山)研究院等一批科研平台建设,促进科研成果在南海加速转化落地,着力培育一批超10亿、50亿、100亿元的规模以上高企。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孵化链条,进一步激发南海创新创业活力。
着力培育高端化产业集群。围绕“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引进一批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重大产业项目,打造装备制造、泛家居、汽车等一批千亿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氢能、电子信息、新型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使其成为未来南海经济发展的主支撑;抓住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率先在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布局;深入实施“腾云计划”,让数字科技赋能南海制造业转型升级。
着力建设高能级产业平台。加快推进三龙湾南海片区、佛山高新区南海园、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等重大平台建设,引进更多龙头项目和优质的关联项目,促进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各镇街也有一批特色产业平台,比如仙湖氢谷、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等,要加快主导产业的培育,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发挥在制造业创新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着力拓展高品质发展空间。闫昊波表示,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是南海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所在、机遇所在。南海将抢抓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全面改造提升18.9万亩村级工业园,打造20个以上千亩连片产业社区示范项目,为南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顾耀辉表示,接下来各镇街、区有关部门要压实工作责任,以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为抓手,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推动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和制造业企业壮大发展;强化土地、金融、人才、科技等资源要素供给;全力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实施六大工程
多维度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
为全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会议还发布了《佛山市南海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六大工程”行动方案》,从六个维度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强核工程”: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在重点行业领域突破一批高创新、高壁垒的关键核心技术,到2022年,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80家以上;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不少于35家。
实施“立柱工程”,培育壮大根植性和竞争力强的制造业企业群,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安全产业等新兴产业,打造装备制造、泛家居、汽车等一批千亿产业集群;到2022年,全区超百亿企业数量达到10家。
实施“强链工程”:到2022年,泛家居产业集群中的家电制造业,及装备制造业集群中部分专用机械装备行业整体实力达到或接近全球领先水平;汽车及新能源、军民融合及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集群力争处于全省领先水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集群成为支撑南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增长点。
实施“优化布局工程”:聚焦三龙湾南海片区和佛山高新区南海园等重大战略平台建设,重点抓好村级工业园改造。到2022年,制造业空间布局得到显著优化,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和佛山高新区两大战略平台实现突破发展。全区基本完成18.9万亩村级工业园区整治提升,产业发展保护区产业用地规模不少于144平方公里。
实施“品质工程”:以高标准、严监管打造“南海制造”品质标杆,到2022年,全区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力争达到97%;新增制定联盟(团体)标准30项以上;新增各级政府质量奖13个以上;有效发明专利突破5500件;全区规模以上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数量占比达到95%以上。
实施“培土工程”: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要素市场化改革,到2022年,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达30%以上;全区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累计扶持企业超过300家,支持企业转贷金额超过100亿元;全区上市企业达22家;“数字政府”成为南海制造重要竞争力。
■企业声音
蒙娜丽莎董事张旗康:
坚守主业创下百亿市值
“做大还是做强,是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的战略思考。做强是前提,是基石,如果大而不强,终归是会出问题的。”在南海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蒙娜丽莎”)董事张旗康上台发言,结合蒙娜丽莎的发展历程分享了企业对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疫情之下,蒙娜丽莎在5月12日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最高市值,首次突破115亿元。2019年,宏观环境下行情况下,蒙娜丽莎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仍然实现了两位数的逆势增长,创下了历史之最,并获得资本市场的肯定。
“蒙娜丽莎能逆势增长,这得益于有清晰的、聚焦主业的战略定位和战略定力。”张旗康说,早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蒙娜丽莎人就意识到必须依靠差异化、高品质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当时通过自主研发陶瓷薄板,填补了国内空白的结构性产品,成为南海区首批隐形冠军企业。蒙娜丽莎也成功上市,并成为上市后毛利率最高的品类。
“借此机会,我想表达一种主张或观点,聚焦主业、坚守主业,企业就不愁收入增长和高回报;用工匠精神,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打造隐形冠军,专注特定市场,是符合南海本土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产业生态的一种较好的选择。”在现场发言中,张旗康呼吁企业共同以塑造小而美的隐形冠军企业为努力方向。
以工匠精神打造隐形冠军,更深层次的含义是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更体现在企业整体的经营质量和社会责任方面。”张旗康说。
华特气体总经理傅铸红:
极致创新力撑逆势增长
“高质量发展体现在气体行业,就是技术创新、品质管理、品牌优势、专利产权,并且服务新兴战略产业。”在南海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特气体”)总经理傅铸红上台发言,分享华特气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做法。
位于里水镇的华特气体,是国内领先的特种气体供应商,产品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华特气体成功登陆科创板,也是佛山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
之所以取得这一成绩,傅铸红介绍,华特气体从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公司设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在半导体芯片行业实现20多个高端产品的进口替代。此外,还多次获得“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和技术奖”。
对于高纯度的特种气体,品质管理尤为重要。为此,华特气体的品管部配备了先进的进口检测分析仪器,采用了领先的SPC(统计过程控制)等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对杂质的检测可以达到十亿分之一。
技术创新的产品,加上完备的品质管理体系与手段,为华特气体赢得了很多新兴战略产业的客户。高质量的发展战略,也增强了华特气体的抗风险能力。今年一季度,在同行业可比公司营业收入下降20%-40%的情况下,华特气体一季度的销售额逆势增长13.85%,并在疫情中向湖北慈善总会、武汉协和医院捐款、捐助设备,还为火神山医院提供配套的气体设备。
“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高质量的发展战略,以特种气体为重点发展方向,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同时横向收购、纵向整合产业链,探索海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傅铸红说。
新闻推荐
佛山保利兴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调整保利良溪花园项目总平面规划方案。2020年5月18日至2020年5月28日,在保利良溪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