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日强在地里修剪火龙果树。/佛山日报记者梁欣莹摄
昨日,三水驻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艾占村工作队队长关键文带着记者在艾占村找到占日强时,他正在一片空地上度量屋地范围。
“准备建新房啦!”艾占村村民占日强本是贫困户,自2018年开始在本村致富带头人詹华明的带动下种植火龙果,不仅摘掉了“贫困”帽子,收入也节节攀升。
脱贫致富的种子,正在艾占村开花结果。2015年,艾占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不足4000元;2019年,这个数字翻了两番,增长到16550元。
这是三水对口遂溪开展精准帮扶工作结出的硕果。2016年起,五年来,三水驻艾占村工作队既扶贫也扶智,探索稳定长效的脱贫致富路,贫困户“晋升”为种植大户,村级小学变身“明星小学”,村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文/佛山日报记者梁欣莹通讯员凌梅玲
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成熟通红的果实在一片绿油油的田地里格外显眼。占日强夫妻每天都下田精心料理自家8.5亩的红心火龙果地。
在驻村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2018年4月,占日强辞掉了2000多元/月的工作,开始跟着詹华明学习种植火龙果。“以前光靠我一个人打工养活一家五口,现在改种火龙果后,一年能赚5万元左右。”占日强说。
2018年以来,占日强的火龙果销售收入从10万元/年增长到近14万元/年。今年,他计划向三水区扶贫资金申请2万元的建房补贴,建一间近100平方米的新房子。他说,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再过十多天,村民李吴养的火龙果也将迎来首次收成。
“每年可以采收7~8批次,亩产六七千斤,经济收益比种番薯、花生要高。”2019年初,李吴养投入5万元启动5亩火龙果种植。这5万元包括贫困户分红、3万元小额免息贷款和借款。
更让李吴养欢喜的是,艾占村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在5月19日正式揭牌了。就在前一天,他用摩托车载着自家种的200斤番薯来到了展销中心,让关键文帮他上架。
关键文介绍,该展销中心是在三水区政协、区税务局、区气象局等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下筹建的,采用“线上+线下”的运作模式进行消费扶贫,村民不用再跑到10公里远的镇上去卖。
三水区政协主席何绮红表示,接下来要加快推动这个销售平台走出去,真正产生效益,惠及村民。
精神扶贫比物质扶贫更重要
说起艾占小学,校长钟祺祥乐开了花:“别的村别提有多羡慕了!”
钟祺祥一口气给记者举了几个例证:杨柑镇共有28家村级小学,艾占小学是目前全镇唯一一家拥有饭堂的小学,学生数量排名从2018年的第9名上升到现在的第5名,连外村甚至外镇的学生都跑来这里上学。
对于这个“饭堂效应”,艾占村村民拍手称赞。
“以前中午要接孩子回家吃饭,一天接送4次,整天都干不了别的活。”学生家长李香生告诉记者,学校饭堂解放了家长的劳动力,可以有完整的时间出去做工,一天100元,干三天就能挣到一个孩子一个月的伙食费了。
这间解决了全体师生200多人就餐问题的饭堂,是由三水区政协等对口帮扶单位筹资40多万元建成的,于2018年投入使用。驻村工作队又筹资为艾占小学建成升旗礼广场,对围墙进行修缮并重新铺贴了外墙砖,捐赠了一大批教学仪器和设备,让艾占小学成为镇内的“明星小学”。
2019年6月底,艾占小学开设第一个传统文化学习班,由驻村工作队队员、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斌讲授国学知识以及硬笔、毛笔书法,有兴趣学习的师生都可以免费报名参加。艾占小学教师李良月也是曾斌的学习班学生,她认为,精神扶贫比物质扶贫更重要。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何艳纯报道:5月15日,三水区各镇街2020年秋季公办小学一年级招生方案、全区公办初中初一年级招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