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总是早出晚归,一个电话就要马上出门;他总是很忙,经常回不了家;他总是说累,回家时总拖着疲倦的身躯。后来,儿女们长大了,才发现他们的父亲其实有着两个“家”,一个是身为人民警察要保护的“大家”,一个是身为父亲要照顾好的“小家”。为了把这两个“家”都兼顾好,他的付出要比平常人多得多。警察父亲的言传身教,不知不觉中也让他们的儿女们从不理解到向往这份职业,从而同样向往那一身“藏青蓝”。昨日是父亲节,记者采访了多个父子从警、父女从警的家庭,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艺明、刘鹏飞、王名润
“欧sir”从警24年他有了两个“家”
父亲:欧惠泛,南海公安分局九江派出所洛口社区民警中队民警
儿子:欧阳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大一学生
“欧阳杨同学,你为什么要选择报考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为什么想要成为一名警察?”“因为我爸爸。”欧阳杨今年19岁,说起选择报考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他坦言是受了警察爸爸的影响。
在欧阳杨的眼中,父亲欧惠泛其实有两个“家”,一个是身为人民警察要保护的“大家”,一个是身为父亲要照顾好的“小家”。1996年,22岁的欧惠泛成为一名警察,被派到九江交警中队当交警。这一干,就是23年。直到2019年1月,欧惠泛被调到九江派出所洛口社区民警中队工作。
欧惠泛回忆,当时一辆小车因司机不熟路况冲进了鱼塘,他赶到现场后,二话不说跳进冰冷的水里救人。成功将被困司机救上岸后,他防寒的冬衣被冷水浸透,冷得直哆嗦。当上了社区民警后,他每天面对着民间琐事和邻里纠纷,早出晚归。社区俨然成了他的第二个“家”,街坊们都亲切地唤他“欧sir”。
在儿子欧阳杨眼中,欧惠泛是能够把两个“家”都兼顾好的好爸爸。父亲无论多忙,也一定会在每年的暑假带他去旅游,每次旅游的路线、吃住都让他来安排。
“从父亲那里传承到忠诚、奉献、勤恳,踏实的优良传统,这将是陪伴我一生的财富。从前是爸爸在保护着我们,既然现在我长大了,爸爸也该休息一下,换我上了!”欧阳杨在去年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报考警校,并顺利考进了心仪的大学。
父亲订立“军纪”
让她独立坚韧
父亲:耿庆环,黄岐派出所巡警中队中队长
女儿:耿晖,黄岐派出所六联社区民警中队辅警
现在27岁的耿晖,已经是一名性格独立坚韧的女辅警,而她的性格的养成,跟她小时候部队大院的环境熏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
“穿一身笔直的军装,很忙、很少回家,即使在家也"一呼即走"。”这是耿晖小时候对父亲耿庆环最深的印象。正因为如此,耿晖从小就习惯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耿晖还记得,在她年纪稍大些,父亲为她定下了几条“军纪”:大门不能出、工作区不能进、鱼塘要远离。
2005年1月,耿庆环从部队转业,家里挂着的制服由橄榄绿变成了藏青蓝。从警15年,耿庆环每天忙着走街串巷,设卡巡逻,女儿见他的次数依旧不多。不过,父辈的一言一行早已镌刻进了耿晖的骨子里。2017年5月,25岁的耿晖大学毕业加入南海警队,成为黄岐派出所六联社区民警中队的一名辅警。
慢慢地,耿晖开始读懂父亲工作中的那些“细碎”,每当在繁杂的内勤工作上遇到难题时,她都会想起父亲的言传身教,顿时感觉充满力量。“像她爸,工作认真,能吃苦。”六联社区民警中队中队长周炽尧还记得一次临时紧急任务需要加班,接到通知后,耿晖二话不说便从家中赶回单位,一直通宵干到第二天上午7时。
父亲救人一幕
让他明白何谓责任
父亲:李志坚,高明公安分局更合派出所交警中队民警
儿子:李豪贤,高明公安分局西江新城派出所民警
李志坚是一名从警31年的老交警。在儿子李豪贤的记忆中,父亲的角色长期处于缺位状态,甚至没出席过任何一次家长会,由于缺乏交流,父子关系并不融洽。在他心里,甚至有过不喜欢警察的念头。
直到高二那年,李豪贤在与同学参加郊游的过程中,碰巧目睹正在处置交通事故的父亲。烈日下,血染警服的李志坚全力救助着伤者。那一幕,让李豪贤明白父亲肩上的责任之重,并对警察这一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大学毕业后,李豪贤毅然报考公安系统。不善言辞的李志坚每天和儿子一起进行体能训练,默默陪伴支持。最终,李豪贤如愿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在父亲节来临之际,佛山市公安局还特别以这对父子的故事为原型,制作了短视频《父爱》以此片还原他们之间的感人、真实故事。
父亲难得笑了
是因为一纸通知书
父亲:梁志云,顺德区公安局大良派出所文秀社区民警中队指导员
儿子:梁铭涛,顺德区公安局容桂派出所民警
在26岁民警梁铭涛的记忆里,父亲永远在忙,不回家是家常便饭,从小父亲给予他的陪伴就比别人少。但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梁铭涛毅然报考警校,自豪地走上了父亲的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警察的认识和感悟也更深了。
“我们父子俩都选择了从警之路。作为一名父亲,我不求你荣华富贵,但求你能无愧于这身警服,一生平平安安!”每当梁志云看到儿子梁铭涛夜以继日奋战在工作一线忙碌的身影时,他有点心酸,但他深知公安工作就是要无悔付出。
“在父亲严厉的教育中,我顺利完成高中学业,选填志愿时我看得真切,父亲脸上那焦急紧张的神情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仿佛是在选择他自己未来的道路。”梁铭涛自豪地说,“当我成功拿到警校录取通知书时,终于看到他脸上的笑容,那一笑很温暖人心,谁也无法替代父亲的爱。”
新闻推荐
石门中学高一新生参加入学礼。/学校供图石门中学今年招收高一年级学生共1050人,其中自主招生批次80人,比去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