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还是那棵树》作者:王杰豪
《水灵》作者:严翠萍
◆何倬光
清闲时到老人活动中心走走,看到很多老人在打扑克牌和打“麻雀”,不禁勾起了我童年时代的麻雀情愫,也勾起了埋在我内心深处的点滴父爱。
上世纪40年代我上小学的时候,家乡高明区更合镇白石村山清水秀,村边的几棵大榕树结满了鸟巢,有斑鸠、画眉、麻丝丁、禾鹄仔、尖髻姑、喜鹊等。麻雀喜欢在农家的泥砖屋墙洞里或屋檐角底下结巢,有的也会在枯枝洞里或者榕树须根丛里做窝。每到傍晚,百鸟归巢的时候,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成为村庄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的家乡地处白石垌,农田有1000多亩,土质肥沃,适合种植水稻、蔬菜、花生、芝麻等农作物。夏秋时节,田野一片翠绿,为鸟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很多麻雀在大榕树筑巢繁殖后代。我家的房子虽然也是泥砖屋,但是爸爸用石灰浆批荡过,没有空隙让麻雀造窝。但我惊喜地发现,东边和西边墙上各有一个日字窗,当时心里盘算着:如果可以做一个日字形的木箱子,外面挖一个一寸左右的圆孔,把木箱塞进去,给小麻雀造个窝、安个家多好啊!
我上小学二年级那年,利用星期天,叫爸爸帮忙制作一个比日字窗小一点的木箱,让麻雀飞来做窝、下蛋、孵仔,爸爸答应了。他从祖传的旧衣柜背面取下两块薄板,向做木工的邻居灼安叔借来一把锯子,买了一包屐钉,半饷工夫便做好了。父亲拿来一把木高梯,把箱子放上大屋西边墙上的日字窗,因为那个巷头比较偏僻,很清静。
果然,没几天,就有麻雀?飞来试新了。我天天在巷头观察,一对麻雀飞进飞出,嘴里衔着鸡毛、纸片、丝草、苇絮。我守候着,不许别人来干扰麻雀做巢。
几个星期之后,我走进巷头,听到小麻雀“吱吱吱”的叫声。我高兴得跳起来,大声说:“我给麻雀造窝成功了!”爸爸妈妈都来巷头观望,夸我有心眼。很多童年小伙伴知道了,也悄悄跑来参观。
我一直呵护着木箱子里的麻雀窝,这是父爱凝聚的结晶!直到麻雀的孩子长大“教飞”。望着几只小麻雀快活地飞上屋顶,飞向蓝天,我对它们说:“飞吧,小麻雀,你们自由了。再见!”
(作者系佛山市作协会员)
新闻推荐
高明城镇排污管网铺设过半年内将有3个大型子项目达到主管通水条件
佛山日报讯记者李祥锐报道:高明区城镇排水设施建设项目进入攻坚年,连日来多个相关子工程相继启动招标,相关项目正在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