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专业队伍在开展应急演练。/企业供图
佛山日报讯记者李祥锐报道:上周末,台风“鹦鹉”与高明擦肩而过,虽带来一阵风雨,但未给当地造成重大损失。在此次防御台风的工作中,除了有各级各部门的严防死守,一支来自民间的水利防汛抢险队伍也贡献了力量。
这支队伍,就是区住建水利局近期通过“高明区水利工程防汛抢险合作协议”,向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高明区水电工程有限公司三家施工企业引入的约300名水利工程抢险专业技术人员。他们自备器械,台风期间在各水利在建工地附近24小时待命,为全区安全度汛提供强力保障。
区住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高明先后启动了多项重大水利工程的施工作业,这些项目往往要横跨一个甚至两个汛期。如何确保汛期项目安全,同时尽量避免城市因水利施工而出现严重洪涝,成为一大难题。
“水利工程防汛抢险需要专门的知识、技术和设备,各项投入巨大,全靠财政供养,不太现实。”该负责人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谁调动、谁补偿”的形式探索构建更高效的自然灾害抢险队伍体系,更贴近高明实际。
为此,区住建水利局日前与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高明区水电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高明区水利工程防汛抢险合作协议”,一旦出现险情,三家企业便会派出它们自建的专业抢险队伍,在区住建水利局的统筹协调和统一指挥下开展抢险救援行动。
这种做法解决了水利工程防汛抢险人员组织难、抢险设备调遣难、抢险技术不够强等难题。据悉,三家企业可联合提供水利工程抢险专业技术人员约300人,钩机、推土机、装卸汽车、拖车、发电机等抢险设备33台。这些人员、设备都由企业自建,平时不需政府财政资金供养,政府只花小钱就能办成大事。
这种模式也能够发挥水利施工企业的专业优势。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都是大型央企,先后承建过多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在水利建设方面拥有优秀的施工人才、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丰富的施工经验。区水电工程有限公司也是扎根本土的优秀企业。与上述企业签订抢险合作协议,实现了全区在建水利工程企业的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一旦发生水汛险情,能快速响应,及时、高效、专业地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台风多发季已到,区住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希望通过与企业共同搭建平台,让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企业抢险专业队伍做专业事的优势,进一步提升高明水利工程防汛抢险能力。
新闻推荐
高明区乡村艺术创作馆下月投用将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艺术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佛山日报讯记者冯慧雯报道:昨日,在杨和镇沙水村委会大布村,一座砖红色的大楼已具雏形,附近的工人正在加紧拓宽和平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