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日报记者林舒、邹婷婷
“你摇中了吗?”“第二次摇号填什么学校?”本周,继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招生第一轮第一阶段摇号结束后,第二阶段报名情况及录取方式已在昨日公布。连日来,众多佛山家长依然忙个不停,对摇号的讨论相当热烈。专家们提醒,面对摇号结果,现阶段家长们要结合家庭实际,理性思量升学选择;同时,无论中签与否,都要高度关注孩子的心理建设。
家长为孩子升学忙碌奔波
“填报的3所民办学校都没摇中,全家人都有些失落。”家住顺德北滘的陈女士说,她的女儿就读于顺德一所民办小学,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立志报考顺德德胜学校。6月27日摇号未中后,陈女士一边安抚女儿,一边四处打听择校资讯,为第二次志愿填报做准备。
“摇号后第二天,就接到三水、高明区几间民办学校招生办的电话。但考虑到离家远,还是倾向于选择顺德或禅城的学校。”陈女士说,只是这两个区的学位竞争激烈,可选择的学校也寥寥无几。
手足无措之下,陈女士开始重新考量起以前压根没考虑过的家门口的“乡镇初中”。“原来这所学校的师资还不错,中考成绩也比较稳定。”最终,陈女士放弃了民办招生第二次志愿填报,“看补录阶段,热门民校有没有捡漏机会,不行就安心读公办了”。
另一边,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摇”进热门民办学校的家庭也没闲着。家住禅城城南的李女士最近便带着孩子到摇中的南海外国语学校转了一圈。“当初只想着碰碰运气,毕竟作为区外学生,被南海热门民校摇中的几率太小了。”李女士为摇中欢欣鼓舞的同时,也有隐隐的担心。摇中的学校离家远,与熟悉伙伴同校的几率更小,各区教学风格不一,孩子万一不适应怎么办?
摇号后勿忽视心理建设
首次摇号后,没摇上的家庭难免失落。记者在各大家长群中看到,有家长认为,摇号政策下努力的学生“吃亏”了,甚至有所抱怨。对此,三水中学附属初中心理专职教师、三水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副理事长禤敏丽提醒,家长和孩子都需要面对心理落差,做好心理调节。
首先家长自身要坦然面对结果,言传身教培养孩子乐观性格。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以叹息、抱怨等话语反复谈论此事,孩子会更难从心理落差中走出来,而且也容易学会用抱怨的方式面对不如意的事情。
其次是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面对摇号结果,如果孩子有失落甚至发脾气等负面情绪,家长不要指责或漠视,应多倾听与陪伴。特别是当孩子跟家长谈论身边同学的录取情况时,要耐心倾听,并察觉到话语背后的情绪状态,帮助孩子正视情绪,进行主动调节。
再次是要引导孩子进行积极归因。面对摇号录取新变化,有些孩子可能会否定努力的意义,认为运气更重要,这样的归因方式容易让孩子在日后面对困难时产生退缩。因此,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想法,家长要多肯定孩子在此前努力付出的表现,跟孩子探讨所付出的努力对自身发展的意义,让孩子相信靠自己的努力在未来的学校也会有好的发展。
最后还要调整长远目标,提前对未来学习进行规划。比如,小升初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中考目标,或与孩子一起对未来学校进行详细了解,探讨如何更好地融入到学校等。这些探讨可以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把失落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实际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摇中的学生同样需要重视心理建设。禤敏丽介绍,摇中的学生无论是期待还是担心,都要做好进入新学校的规划和升学的身心准备。否则,由于没有充分深入的了解而把学校理想化,开学时也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还有一些孩子与好友相约考进同一所学校,但未必能够如愿,甚至会因为好友不能摇中而焦虑,担心自己在新学校没有好朋友而不适应等。建议这样的同学与好友计划好,在不同学校也要多交流沟通,资源共享相互促进,为共同考上理想的高中而努力。”
新闻推荐
4家企业拟获800万元直接融资扶持 三水加大扶持力度促企业上市
佛山日报讯记者陈梦通讯员晶科报道:近日,2019~2020年三水区企业直接融资扶持资金拟扶持名单结束公示,盛路通信等4家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