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三水 > 正文

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考 超前改革如何改变“城市三水”?

来源:南方日报 2020-07-22 06:45   http://www.kcqsx.com/


在建的珠江医院三水医院效果图。资料图片

7月21日,三水举办国家、省名中医三水行活动暨三水区中医药发展研讨会,探讨三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谋划医疗卫生领域的新发展。

作为全国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如何打好健康牌打造湾区美好生活,这是三水面临的课题。2017年6月,三水以超前力度开启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三五”期间,三水计划投入不少于55亿元用于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建立起以维护居民健康为中心,合理配置医疗机构,有效利用各级卫生服务资源的“点、线、面、网”充分融合的区域大健康系统,全力打造健康三水。

时至今日,超前力度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已经持续3年,成效几何?三水区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全民健康管理项目、120应急医疗救援综合能力提升项目等一系列民生工程以及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等具体抓手,正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未来,三水将继续围绕卫生健康“供给”和“需求”写好文章,为三水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撰文:魏英余德伟三宣

开启规模空前医疗改革抢抓湾区机遇

时间回溯到2017年,彼时,实现千亿经济体量的三水,逐渐成为佛山新引擎。但与此相对应的是,三水在民生领域依然存在不少短板,医疗卫生领域尤为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6月,三水以超前力度开启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次改革无论从经费投入还是创新举措方面,都堪称三水医疗卫生领域史上最大动作。三水大手笔进行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区域发展的内生需求,也有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机遇的外生动力。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三水迎来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

“经济已经给予了我们历史的发展机遇,我们不乘势而上就会错失一个好的发展机遇,所以我们要对标一流进行布局,对标一流进行建设,对标一流进行管理。”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表示,三水向东就是把最高效的资源配置接过来,建设卫生高地然后往西辐射。在主动担当的过程中,抓住医院、医疗机构发展壮大的大好时机。

在“点、线、面、网”的改革举措中,“点”是改革的基础,三水以超前力度打通医疗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对于步入“千亿俱乐部”的三水而言,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呼唤与之适应的公共配套。作为工业主战场的镇街,更是有着迫切的需求。出于这一考虑,三水将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站点作为重中之重。

依据方案,三水财政计划投入27.7亿元,社会投入20亿元,用于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以超前力度全方位布局医疗三级网络。在基层医疗服务站点建设方面,新、改、扩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实现每个村(居)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随后,三水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驶上快车道。

在三水新城,珠江医院三水医院已经在全面有序施工中,这一总投资超17亿元的项目将设置1000张病床,将建设成为一所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甲综合医院,以珠江医院的医疗技术辐射三水乃至周边区域。全面推进三水新城医院建设,目前正在进行施工,预计今年十月底完成主体大楼封顶。

目前,大塘镇北部医疗中心项目首期公共卫生中心与体检中心的装饰改造工程、医联体升级改造市政配套工程和二期中医馆、急诊中心(抢救室)、医技培训中心改造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三期改造工程建设也已经正式启动。

打造医联体是三水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三水在此前公布的相关方案中明确提出,将建立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完善分级诊疗机制。2017年10月,三水区人民医院乐平分院正式揭牌,三水区人民医院全面托管乐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辖的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紧密型医联体,让乐平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也是三水首个紧密型医联体。不久后,三水区人民医院与大塘镇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依托三水区人民医院大塘医院构建紧密型医联体,再次探路三水紧密型医联体合作模式。

去年3月,白坭镇人民医院一期项目正式开业,也正是通过与佛山市中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二期工程还计划升级改造综合楼设置床位161张。

目前,三水已构建起区镇两级医联体8个,其中紧密型医联体2个,公立医院与民营医疗机构1个,覆盖7个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实现区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均参与医联体建设,这也意味着,群众在镇街同样可以享受更高级别诊疗服务。

作为2019年三水区政府十件民生实事,“生命至上·绿医救”120应急医疗救援综合能力提升项目以区人民医院为依托,建立了区120应急指挥调度中心,120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正式运行,各项急救设备及急救车辆完成安装并正式启用,创新建设起了全市首个覆盖7个镇街的120应急医疗救援统一调度体系。

如今,三水居民或者企业员工真正实现15分钟就医圈,危急重症患者可以在区域内得到有效救治,方便快捷转入省和市优级医院进行救治,甚至吸引花都、清远、肇庆、云浮等区域的病人也来三水看病。

三水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水将持续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三水新城医院、大塘北部医疗中心、白坭镇医院建设。推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标准化建设,逐步推进新建一批基层社区中心、站点。

探索全民健康管理打造“三水样本”

2018年,作为“城市三水组合拳”之一,十件民生实事之首,三水再次率先投入1.33亿元开启全民健康管理项目,打造美好生活区,让老百姓感受到发展的红利,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具体而言,三水户籍居民凭身份证就可以在辖区各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免费的健康体检、中医体质辨识等服务。在三水区区长胡学骏看来,启动全民健康管理项目是对三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年考”,以此让各个镇街与医疗机构进行“自我体检”,实现“自我提升”,同时通过全民健康管理项目的先行尝试,探索打造卫生与健康工作的“三水样本”。

值得一提的是,全民健康管理项目不是单一的存在,这个项目与家庭医生、首诊在基层等一系列医改举措协同,实现“1+1>2”的效果。免费健康体检让居民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通过“健康数据+家庭医生”的模式,家庭医生可以提供更专业的健康指导意见。同时中医药文化也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传播,让“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全民健康管理项目是三水构建区域大健康系统的重要举措。在为户籍人口进行免费体检的基础上,全民健康管理项目还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家庭医生、健康三水数据库等方式,让居民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并通过大数据掌握区域健康指数,为三水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多科学支撑,从而更好地传播“未病先防、中西医并重”的健康理念,为“长寿之乡”加上“双保险”。

同时,三水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试点工作,推进家庭(企业)医生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目前,全区建立家庭医生团队104个,共签约227547人,重点人群签约90830人;并对家庭医生团队骨干进行滚雪球培训工作,有效提高团队的实操能力和水平。

在开展全生命周期中医药健康服务方面,三水有序开展老年人及0—3岁儿童中医药保健等基本公卫服务,2019年全年为27958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中医药体质辨识和健康指导,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62.09%;为13479名0—3岁儿童开展中医药保健,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为65.65%;各镇(街道)实施单位利用多种方式宣传中医药健康指导和科学育儿知识,通过对全区老年人和0—3岁儿童开展中医药保健服务,提高三水区老年人和婴幼儿健康水平,促进三水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此外,三水创新信息化管理模式。推广使用移动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和社区移动互联网健康服务平台,实施智慧医疗信息化示范性工程项目(一期)。目前,已率先在区人民医院大塘医院试点实施,各项工作正有序进行。在全区推广应用居民电子健康码。目前区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疾防所、白坭镇人民医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卫生院已上线电子健康码。

名医工作室打通“任督二脉”破解人才困局

改革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在于破解人才困局。

2018年8月,三水区首批16个名医工作室启动并投入使用。在佛山市内率先启动名医工作室建设,正是基于破解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人才困局,打通医疗人才上下流动的“任督二脉”。

如今,名医工作室也带来了可喜的改变,三水区居民有90%以上选择在区内医院就医。在市中医院三水医院,首届全国名中医邱健行定期坐诊教学近2年,每个月2次门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而来,经常是“一号难求”。

三水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同样具有典型代表性,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李志梁的带领下,开展了多项技术,填补了全区医疗技术空白,是三水区唯一能开展心血管介入手术的科室,成为三水名医工作室工程的“排头兵”。据不完全统计,李志梁名医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时总诊疗量45295人次,会诊71人次,危重症抢救59人次,名医手术60多人次。

除了让三水居民在家门口享受省市名医的服务,名医工作室的创建,也将为三水本土的医疗水平带来新的发展活力。三水首批创建的16个名医工作室团队中,除了省市医疗专家外,还有三水的本土医疗成员。名医工作室也将通过传帮带、学科建设培养更多本土医疗人才,提高本土医疗人才的整体水平。

“全国名中医邱健行三水工作室”,由邱健行和广东省名中医戈焰教授、吕雄教授组成,团队成员共计9人,其中包括市中医院三水医院的高级主任中医师和4名医学硕士。“全国名中医邱健行三水工作室”所在的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内一科,是三水区中医质量控制中心单位,是广东省中医院岭南中医消化内镜医疗联盟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与食疗营养副主任委员单位。工作室主要成员,在省市各个学会担任要职,在行业中具有领先的优势,擅长治疗脾胃、肝胆系疾病,各种血症,以及顽固性咳嗽、失眠、脑病眩晕、糖尿消渴、关节痹痛等内科杂症。

除了让众多患者慕名而来问诊之外,在邱健行看来,名医工作室更重要的是为三水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通过传帮带的团队培养,提高基层医生的医疗水平,效果是很好的。”邱健行表示,通过交流互动,市中医院三水医院的医生业务上提升很快。

作为罗喜平名医工作室的成员之一,三水区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李玉香就深有体会。“以前都要通过周末去广州才能听到专家上课,现在专家来到三水,我们可以更方便地向专家请教,并且能更深入地针对一些病历进行交流。”李玉香告诉记者,在罗喜平专家团队的帮助下,他们2019年成功申报了3项科研项目。“通过合作学习,一些恶性肿瘤等的疑难杂症都可以在三水就通过微创手术完成。”李玉香介绍,现在90%的手术都可以在微创下完成,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最近,三水区又接连迎来省内众多医学大咖前来坐诊带教。广东省肝胆病学专业领军人物彭宝岗签约成为三水区人民医院特聘专家,从6月起,彭宝岗将每月定期到医院开展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指导工作。

此外,三水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持续增大。近年来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有计划引进培养临床实用型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实施《佛山市三水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办法(试行)》。区财政设立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育专项资金,通过发放安家费、人才补助等方式吸引各类人才,同时激励区内现有医务人员积极提升技术水平;实施《佛山市三水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125”工程实施方案(试行)》,评选2018—2020年度三水区区级医学人才42名。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期,三水先后派出24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并且有一大批医务工作者坚守在抗疫一线,一起铸就了疫情防控的安全线。

■聚焦

富裕型长寿之乡发力大健康产业

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也明确提出,三水要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打造大健康产业体系,擦亮三水“长寿之乡”招牌,积极引进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长寿基因研究;借助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的集群效应,鼓励企业开展医疗产品、保健用品、健康食品等大健康产品研发,打造三水名牌;推动健康养老、养生服务,促进互联网、养老、旅游、体育、餐饮、酒店、会展、气象等产业融合并协调发展,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新型产业。

位于南山镇的“南山得舍”旅居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总建设规模约10万平方米,包括主题酒店、养生旅居社区以及配套服务区三部分。其中,南山得舍酒店计划在今年内开业。

2019年,南山在健康产业领域有了许多新突破。大健康产业园集聚效应不断增强,高质量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全年引进大健康产业项目4个,实现合同引资额17.8亿元,投资额1亿元以上项目2个。

作为生态涵养区的南山,高质量招商引资是发展前提。2020年,南山将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城智库服务资源,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坚持以龙头项目引领大健康产业大集群、大发展,着力引进食品饮料、营养保健、医美医养、生物科技等行业龙头,引爆大健康产业“核聚变”,将南山大健康产业谷打造为名副其实的“产业之谷、生态之谷、健康之谷”。

同时,南山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产业载体转型升级。通过“二次”招商、项目嫁接等方式,推动园区逐步向大健康产业园转型升级。

■链接

2020年卫生健康工作重点速睇

2020年,三水区卫生健康局继续围绕卫生健康“供给”和“需求”写好文章,为三水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为城市三水更好地融入大湾区建设打下坚实的健康基奠。

(一)全力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健全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突出抓好重点环节、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巩固防控成果,推动社会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二)持续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三水新城医院、大塘北部医疗中心、白坭镇人民医院建设。推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标准化建设,逐步推进新建一批基层社区中心、站点。

(三)强化医疗卫生服务效能。支持和指导区人民医院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巩固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成果。推进完善医联体建设工作,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强化家庭医生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工作。继续推进佛山市三水区智慧医疗信息化示范性工程项目(一期)建设。

(四)健全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三水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体系,配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迅速补齐必要的应急医疗物资以及检测设备更新,强化区镇联动、部门协作,优化“平战结合”工作模式,发挥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综合能力。

(五)实施疫苗使用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水平提升工程。该工程为区政府2020年“民生十件实事”,建设内容包括全面启用广东省疫苗流通和接种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疫苗冷链配送系统建设和加强预防接种单位标准化建设等三方面工作内容。

(六)全面推进广东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暨广东省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扎实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健康促进区建设,实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在全社会形成大卫生、大健康理念。

(七)做好公共卫生服务保障。加强疫情防控,重点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防控工作。巩固创卫成果,推进城乡卫生创建和健康细胞建设,指导和支持大塘镇创建成为国家卫生镇。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居)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提质扩面,强化服务协同。

(八)强化妇幼保健、计生服务管理和老龄健康体系建设。加强妇幼保健服务管理工作,加大对有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的帮扶力度。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新闻推荐

三水各大游泳场馆迎来经营旺季 泳池戏水清凉一夏

西南公园游泳场内,不少市民带着孩子游泳消暑。游泳池成为孩子戏水玩耍的乐园。制图/曾咏贤7月16日,广东正式“...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考 超前改革如何改变“城市三水”?)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