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三水区应急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等情况。今年上半年,三水区没有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和影响恶劣的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有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作为三水2020年民生实事项目,“生命至上灾害防”抗御自然灾害综合能力提升工程正稳步实施,将进一步织密安全网。
文/佛山日报记者郑泽聪
通讯员龚达辽
●安责险保障人数超5万人次
昨日上午,在广东晨宝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央控制室内,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在可视化操作平台上点击反应釜图标,其内部物料、温度、液位等参数就实时显示在眼前。该企业在主要生产作业区、储罐区等安全生产监管重点区域,都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和自动化DCS控制系统,监测范围几乎覆盖企业所有重点生产区域、重点工序。
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吴成贵介绍,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该局督促指导340家工贸企业利用监控设备、网络通信、数据库等信息管理技术,全面建立安全生产在线视频监控系统,以信息科技手段赋能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不仅需要外部监督,更需要企业主动作为。区应急管理局大力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并建立安全生产信用分级分类制度,实现安全生产领域联合奖惩。安责险实施以来,三水共有1528家生产经营单位投保,保障人数超5万人次;已对701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保费补贴,补贴金额为1199.9万元。
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区应急管理局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媒体平台,传播疫情防控和节后复产安全知识,开设“节后复产”培训专栏,为企业上好安全课。开课以来,全区超14万人次参与线上培训活动。
今年上半年,全区没有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和影响恶劣的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1199个喇叭覆盖所有村居
今年,三水实施的“生命至上灾害防”抗御自然灾害综合能力提升工程,是三水2020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该工程通过建立“村村通”应急广播系统、规范提升全区应急避难场所等举措,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吴成贵表示,区应急管理局将按照全省应急广播系统总体技术规范标准,建设区、镇(街道)、村(居)、自然村四级应急广播,设置“大喇叭”终端1199个,覆盖全区所有村居和自然村。目前已完成区级播控平台的调整升级,以及白坭镇和大塘镇两个试点镇建设,其他镇(街道)预计9月底全部完成。
区应急管理局还对全区7个镇(街道)、68个村居应急会商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实现区、镇(街道)、村(居)三级会商系统互联互通。截至目前,区级和白坭镇会商系统已完成建设,其他镇街正有序推进。三水区、镇两级配备卫星电话13台,确保应急指令接收“零时差”。
在避难场所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方面,三水区应急管理局将推动7个镇(街道)按“五有一公开”标准改建56个避难场所、新建12个避难场所。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郑泽聪通讯员三公宣报道:日前,乐平镇一名老人中风晕倒,幸好乐平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现场,将老人送到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