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华市场内,一名档主在摊位整理蔬菜。
2、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在一个肉类摊档检查肉品合格证。
3、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在一间杂货铺检查商品的生产日期。
“菜篮子”虽小,却连着民心。众所周知,集贸市场是农产品流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市民每天都要去消费的地方。市场环境是否干净、整洁、有序,既关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影响城市文明形象,更牵动着民心、民情。
今年以来,高明区通过打造样板市场、专人驻点市场、科室挂钩联系等多种举措,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持续提升全区农贸市场环境和经营秩序。
目前,随着集贸市场综合整治工程的深入开展,全区集贸市场正实现华丽变身,综合整治初见成效,市场环境越来越好,市民“菜篮子”也越拎越安心。
打造样板
综合整治有力度
车辆有序停放、地面干净整洁、公益广告宣传醒目、商户文明经营……近日,走进文华市场,文明已成为这个集贸市场给人的第一感受。
“文华市场是个老市场,以往难免存在"脏乱差"现象,如今市场内环境干净整洁,大家都规范经营,市民买菜也更舒心了。”说起文华市场的变化,在此经营多年的猪肉档商户黎小姐侃侃而谈。
位于荷城中心城区的文华市场,是高明较早建设并服务于市民的一批综合性农贸市场,于1996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经营面积为2226平方米。现市场内有超50户固定商户,属于城区较大的集贸市场。
在此次整治工程中,文华市场被高明区选定为样板市场。自创文工作开展以来,高明区围绕该市场展开了一系列整治提升行动。“跟近两年新建的市场比起来,我们市场一些设施确实比较老旧,现在正好趁着这次创文活动进行整改提升。”文华市场经理杨运冲介绍,在整改中,文华市场将所有档口、消防设施进行了提升、换新,并将主要出入口和通道全部换上最新的公益宣传和行规制度,给场内经营户和市民一个全新的购物体验。
目前,文华市场的主要设施和宣传栏换新工作仍在进行中,但市场的华丽变身已有迹可寻。整个市场内地面干爽洁净、分类有序,各种农副产品在摊位上整齐摆放,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新换的功能指示牌十分醒目,烧腊区“全区集中加工中心销售点,安全、卫生”几个大字也显示出市场方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文华市场综合整治提升的效果,为全区集贸市场树立了榜样。”区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冼伟明透露,现已投入超20万元对区内集贸市场进行整改提升,接下来,将组织区内其他集贸市场到文华市场进行参观学习,预计8月15日前完成10个迎检集贸市场的整治提升。
专人驻场环境提升有成效
“现在与整治前相比,变化太大了!”说起中心城区农贸市场的变化,家住沧江路附近的市民杨萍说,没整治前,一些农贸市场的卖鱼档口鱼鳞到处飞、脏水满地都是。现在,市场内环境卫生大有改观,还增加了停车位,买菜的心情都好了很多。
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际上在优化发展环境、美化城乡面貌,改善整体形象、提升旅游品位,克服陈规陋习、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具有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开展创文工作以来,为贯彻落实好集贸市场综合整治工程工作方案,在短时间内让市民感受到比往常更干净整洁、更规范有序的菜市场环境,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各镇街分局,派驻专人到各市场督促整改,“一人一市场”包干督促市场管理方对照创文标准,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目前,该局10名领导干部已与10个中心城区的集贸市场负责人、荷城街道相关负责人形成了创文集贸市场综合整治“铁三角”,并逐步形成市场监管、城管执法、公安交警等部门联合参与的创文联盟,有序开展找差距、补短板、促整改工作。
针对集贸市场卫生环境整治中的“反弹”难题,区市场监管局还安排局内10个股室直接挂钩区内10个市场,直联及时解决、督促整改市场的卫生环境问题。
此外,除了市场内部环境,随着集贸市场的整治提升,市场周边的秩序也得到很大改善。据了解,集贸市场综合整治工程启动以来,区公安交警、交通市政部门联手对市场周边交通秩序进行整治提升,电动车、自行车规划专门的停放区域,增加市场周边的小汽车车位,极大补足了车位短缺导致乱停违停的短板。
目前,区内集贸市场周边的电动车、自行车乱停乱放,甚至在市场里穿堂而过的现象已大有改观,市场秩序提升明显。
严格规范食品安全有标准
事实上,除了整治中心城区的“老市场”,按照“管理模式规范化、购物环境超市化”的建设标准,近两年高明还新建了丽博市场、仁德市场2个集贸市场。
区市场监管局食品销售安全监管股股长赖锐介绍,新建的集贸市场,硬件和软件都有所升级,实现了建设标准统一、门头标识统一、计量器具统一、管理制度统一,硬件基础设施水平、购物舒适环境、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信息化管理水平、便民惠民利民服务意识等方面均有所提升,进一步满足了百姓消费升级的需求。
“食品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民生连着民心,集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正是最贴近民生、最马虎不得的工作。”冼伟明表示。
据了解,今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将农贸市场疫情常态化防控与集贸市场综合整治有机结合,全区登记在册的26个农贸市场实行监管人员“一人一场”驻点监管,督促市场管理方严格落实测体温、扫粤康码、提醒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严格落实“一日一清洁消毒、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休市、活禽交易市场当日零存栏”。
其中,在肉、菜、水产食用农产品等准入环节,全区26个集贸市场已实现快速检测全覆盖。事实上,自2018年起,高明区已逐渐建成食品安全快检信息平台,现各快检点正在快检信息平台的统筹下高效运作。以丽博市场为例,据该市场的经理严远堂介绍,检测出来不合格的产品,市场会第一时间进行回收和销毁,并在市场LED滚动播出不合格产品退市信息。
高标准、严准入、勤监管,将换来高明区集贸市场的大变样。目前创文工作已在全区农贸市场全面铺开,市场内部环境卫生及周边交通秩序也在城管、公安等部门的协同管理下,取得明显的整治效果。
“我们将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持续强化农贸市场环境和经营秩序管理,提高商户文明经营意识,持续推进集贸市场管理常态化,推动高明城市文明建设。”冼伟明表示。
集贸市场综合整治工程
1.加强市场文明氛围营造,充分利用宣传栏、立柱、墙面等载体,在正门、主要出入口等显著位置,刊播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营造文明诚信经营氛围。
2.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统一制定并展示行业规范(含服务公约、行业标准),亮证亮照、诚信经营,完善投诉处理机制、确保食品安全。
3.加强市场内部环境卫生整治,强化商户卫生意识,确保地面无垃圾、无污迹、无积水。
4.加强市场周边交通秩序整治,严格规范机动车、电动车、自行车停放秩序。
5.加强市场周边环境秩序整治,合理规划周边临时摊位、马路市场,有效疏导临时经营行为。
6.加强周边道路、设施以及附近背街小巷的修缮和管理维护,由点及面打造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
快检守护“舌尖安全”
今年以来,全区农贸市场共快检产品97089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169批次(蔬菜157批次,水产12批次),处理不合格产品344.89公斤,保障了集贸市场市场在售食用农产品安全。
文/佛山日报记者刘嶒通讯员梁晓丽
图/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
制图/罗灿
新闻推荐
团高明区委组织开展高三毕业生领导力训练营活动 培养领导能力 储备优秀人才
2020年高三毕业生领导力训练营活动在青少年法治基地举行。/部门供图佛山日报讯记者谢文骏报道:昨日,团高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