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禅城 > 正文

禅城医师:研读近三十岁“出道”,不惑人生“痛并快乐着” 医路有我,虽苦也愿意

来源:南方日报 2020-08-21 06:41   http://www.kcqsx.com/


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

医生是一种既需要勇气,又依赖信仰的职业。当医学生的时候,要被“蓝色生死恋”医书大礼包磨去浮躁,要承受彻夜读书的苦;苦读医书多年后毕业,很有可能近30岁才能正式成为一名医生,而其他非医学专业的同龄人,早已完成了一件件人生大事;医生,社会要求其既要照顾患者心情,柔软应对,又要医术高明……

选择医路,就是选择在“困难模式”中一路披荆斩棘。在禅城,有这么一群人,行医一时,鞠躬一生,不求闻达,但求利人。

尤其在特殊时期,他们更显担当。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禅城区就派出了34名医护工作者,这些以“80后”“90后”为主的医疗骨干,奔赴湖北“疫”线,参与抗疫,用生命守护生命,在荆楚大地谱写出一曲动人的战疫之歌。

他们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在医路上纵有困惑和疑虑,但治病救人的心,始终坚定如初。

向禅城所有医生致敬!

南方日报记者李晓莉

初“出道”的困惑?

人生比同龄人“慢了半拍”

8月20日,如往常一样,禅城区人民医院口腔医院医生蔡贵爱早上7时起床,8时准时回到诊室,检查好所有出诊用品后,开始开展工作。

“你的智齿没完全长出来,所以会经常发炎。”蔡贵爱在检查了当天首名患者的牙齿后说。她一边仔细帮患者清理牙肉里的脏物,一边叮嘱患者要认真刷牙。

2016年正式入职禅城区人民医院口腔医院的蔡贵爱,认为刚就业的两三年最难熬。因为工作经验不足,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还好身边的同事、上级医师热情帮忙,不但帮我解决问题,还助我成长。”她说。

初出茅庐,工资不高,经常要做月光族,这并非心里最难过的坎。“看着不是学医的同学走上了职场的上升通道,陆续结婚生子,自己才刚刚开启医路,心里常常会有落差。”蔡贵爱说,现在自己仍在读在职研究生,尚未毕业。

“人生的其他事情,只能慢慢来。”对于人生和职业规划,她有自己更成熟的想法。

“选择职业在于兴趣爱好,要明白自己的初衷或者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为之而奋斗。”她表示,迷茫不仅仅会出现在20多岁的人生,还会贯穿人的一生,坚守初衷,朝着目标努力奔跑,就能在迷茫的时候找到方向。

出生在湖北一个农村家庭的田华,也有同感。

小时候,父母身体不好,亲人生病的痛苦模样在他心里刻下了烙印。想为亲人减轻痛苦这一单纯的念头,支撑着他攻读晦涩枯燥的医学专业。

2016年,田华来到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规培全科。去年,年近30岁的田华才踏上岗位,正式开启了从医生涯。

此时,田华很多小时候的同学已结婚生子,过上了稳定的生活。而田华感觉自己的人生打拼,现在才真正开始。

田华比别人“慢了一拍”的人生,进入了一个很少人接触的领域——他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康复医院公卫科,当起了重型精神障碍防治医生,承担起了辖区内普通居民精神健康状况评估、精神知识宣教,及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等任务,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早日重回社会。

他时常要走街串巷,到患者家里探访。“我要了解他们在家的日常生活、服药情况、身体情况,判断患者情绪是否稳定,有没有暴力行为等。”他表示,重型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所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面对患者和家属时,他时常要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开导他们。

坚守一线,日行万步,田华从未喊累。

田华说,自己一开始是奔着能成为一名临床医生而学医,工作后发现,公卫医生肩负的责任同样重要。无论从医路上有多少困惑,他当一名医生治病救人的心,从来没变。“精神疾病在中国,是比较忌讳的词。很多人对于精神疾病的了解很片面,我觉得我们要去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精神障碍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田华说。

“疫无反顾”显担当?

舍小家为大家的中流砥柱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关键时期,禅城区派出了34名医护工作者,远赴湖北“疫”线。他们中大部分为“80后”“90后”医疗骨干,他们在湖北胜利完成任务,很好地展现了医者的担当。

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第一党支部书记、急诊科副主任卢健胜在今年2月出征。这位有着丰富急诊科救治经验的党员,获悉情况后,第一时间加入了佛山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奔赴湖北,与病毒零距离接触,全力救治病人。

在武汉,卢健胜常常对照CT单等检查结果,和患者分析病情变化,让他们坚定信心。还带领病人练习康复操,提高自身免疫力等。

“患者经过我们治疗后恢复健康的笑容,以及他们说出的谢谢两个字,就是支撑我们继续在从医路上走下去的动力。”卢健胜说,希望医患之间能互相多一些理解及包容,希望能杜绝伤医事件的发生,“因为医患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作为禅城中心医院感染科的骨干,禅城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助理萧正升也主动请缨,到武汉前线参加抗疫。

事实上,人到中年,上有年迈病弱的父母,下有尚且年幼的孩子,做好到疫情最前线奋战的决定,实属不易。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他舍小家为大家,在今年2月13日顺利出征湖北武汉。

在武汉,他带领禅医其他五名护士第一时间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感染科。每天下班后,他还要与战友们开会讨论院感和工作流程,反复研读最新版新冠诊疗方案,结合病人情况,拟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确保给予最准确、及时、科学的救治。

“从选择了感染科那一天起,我就时刻准备着这一刻到来!”他说,作为感染科的医生,他觉得驰援前线是自己做的最平凡、最具挑战的一件事情。

“大医精诚”是他做医生的座右铭。“做医生就要做到有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我正在向这两方面不断修行中。”他说,当医生又苦又累,但是有意义,一切都值得。

佛山健翔医院ICU医生苏波则因为经历了抗疫,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当苏波获悉,83岁高龄的“抗非英雄”钟南山坐上开往武汉的高铁时,他有种莫名的感觉。本该安享晚年的钟老,不辞劳苦前往一个未知的战场,这让苏波突然想起自己入学时的医学生宣言:我志愿献身医学……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这时我才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深感自己责任之重大。”苏波说。

所以在医院号召时,他义无反顾地报名,顺利踏上了武汉疫情的第一前线。他和战友们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病区,奋战了40天。他参与了确诊病例的救治、隔离病房的防护、分诊治疗、重症患者诊治等工作。他的施治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获得患者的好评。

“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只要还在医路上,就不会忘记我们的职责。”苏波说。

苏波表示,自己在医学的道路上走了12年,这12年经历了太多的苦,也有过太多的泪,但更多的是对这份职业的自豪。虽然此前同事之间曾不止一次地开过玩笑:大家转行算了。“但我知道这仅仅是玩笑,职业的责任感已经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灵魂,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依然会义无反顾地冲在前面。”他说。

千难万难仍坚守?

“一句谢谢能抵消所有疲惫”

1992年出生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内科医生黄俊,说自己是名“妥妥的90后”。2017年,他参加工作。经过轮岗培训和院外培训,他最终选择消化内科作为自己专业和日后发展方向。

“学医长路漫漫,要熬得过"蓝色生死恋"医学书本大礼包的啃书寂寞,还要拼过医学生短则5年,长则终身的漫长培养周期。”黄俊表示,要当医生,千难之后还有万难。

他说,刚入职时夜班熬夜无法守住发际线只是“小case”,医生还要不断啃掉枯燥沉闷的“大部头”医学书籍,整天担心自己是否漏诊误诊,思考强度大之余,还要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考职称。

真正当医生后,感到各种“大山”压顶。他表示,部分患者不愿意相信年轻医生,有时候还会听到患者对自己能力存疑的话语。“这种时候会比较打击自信心”。

虽然患者的质疑打击医者自信心,但当遇到主动答谢自己的患者,或在得到患者认可和尊重的时候,黄俊很快就能感到信心又回来了,负面情绪马上烟消云散。

北京某知名医生被患者伤害,但仍然理解行凶者。这件事给黄俊带来不少触动。“北京这位名医对患者的大爱确实深深震撼着我,让我感觉到医生不只是一种职业,救人也不止是在手术台上。”

“未来,医生的舞台将更加广阔,我辈将竭尽所能,守护好医者的职业荣誉和尊严。”他说。

佛山岭南医院妇产科医生苏敏,从医的初心是妈妈身体不好,她想学了医后可以利用所学照顾妈妈。

而真正踏上岗位后,她发现,她照顾更多的,是众多宝宝的妈妈以及同龄人。

2006年大学毕业后,苏敏在安徽老家的一家二甲医院从事妇产科专业工作。2014年,她随丈夫来到了佛山,加入了佛山岭南医院,成为该院妇产科医生。

她还记得有一年,自己接诊过一名取节育环的患者。在帮患者取出节育环后,她发现环上还带出了少许子宫内膜组织。她怀疑患者的子宫内膜产生了病变,遂与患者沟通,为患者做了子宫内膜病检。病检结果显示,该名患者真的患上了子宫内膜癌。

很快,患者就做了手术,切除了病变组织。患者非常感激,专门回来医院感谢苏敏。

“其实我就是多做了一点点,阻止了病情进一步发展,为患者争取了更多时间。”苏敏说。

行医路上充满艰难困苦,也伴随着误会和不解。而满足和自豪感同样充盈着医者的人生,患者发自内心的感谢便是他们快乐的源泉。这些当医生的好,成为医者们一直坚持的理由。

“医患是战友,大家都应给彼此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一名医生说,无论医生的工作多么辛劳,只要患者一句谢谢就能抵消所有疲惫。

■医师日记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康复医院中医疼痛康复科医生林婉敏:

体验中医医者的日与夜领悟辛劳中包含的责任与使命

自2011年中医硕士毕业后,我就一直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康复医院从事中医康复工作,至今已经有9个年头。但我真正的中医生涯,却不止这短短的9年时间。我已故的父亲,也是一名中医针灸医生。从小耳濡目染,我早已结下深厚的中医情缘。

同年的小孩拿绣花针时,我已在父亲身旁帮忙拿针灸针。而真正引领我走上中医之路的人,是广东省名中医黄建业。

当年,他是我父亲的同事,他用一首首歌诀让我迷上中医:关冲桃李液门栽,中渚阳池次第开,花落支沟香满涧,一天井字蝶飞来……听着这些诗歌,我闭目就能想象出一幅桃林山水美景。

其实在字句中,已蕴含中医手少阳三焦经的五腧穴位:关冲、液门等。

每当和黄建业教授聊起中医,他总有滔滔不绝的有趣故事,总会听到美妙的歌诀。这让我心中的中医种子,也慢慢生根、发芽、成长。

但中医之路不是只有诗情画意,更多的是日夜的辛劳与全身心的付出。我记忆最深的是父亲早出晚归的身影,最心疼的是黄建业教授忙于治疗病人而不能按时吃饭,终令自己胃病发作忍痛的情景。

我也时常记起多年前黄建业教授的训言。他认为,作为一名医生,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否则切勿从医。一是医德,德是要求将病人的痛苦看作自己的痛苦,将病人视如自己、至亲一样对待。这样才能感同身受,才能用心对待病人。二是医术,潜心钻研医术,博取古训,熟读经典,日后才能好好将中医理念应用在临床中。要治病救人,二者缺一不可。

这些训言至今仍时常在我耳边回响。我体会中医医者辛劳的日与夜,但同时也慢慢领悟这份辛劳中所包含的责任与使命。

治病救人,有时候我们不单救治了一个病人,更多的时候我们也从中挽救了一个家庭,维持了他们的幸福生活。当一个个病人在自己用心治疗后病情得到好转,疼痛得到缓解,回归家庭,恢复正常生活,心中便感到喜悦,即便吃再多的苦也觉得值得。

禅城中心医院普外医学部肝胆外科副主任张海雄:

与患者“肝胆相照”做有温度的医生

我是一名“80后”,也是一名肝胆外科医生。

肝胆里血管丰富,对肝胆外科医生的专业知识要求很高。这要求我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医术。近年来,肝胆病和肿瘤发病率增加,我希望能利用微创手术,把患者的痛苦减到最低,并用有温度的医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从医多年,我曾经到北京301医院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名院进修。看到那里那么多优秀的医生是怎么工作、生活的,才发现优秀的人都离不开辛勤付出。因为喜爱这个职业,他们付出很多,才能有所收获。自此,我一直鞭策自己,要向优秀者学习,不断学习、前进。

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医生越是敢冒风险,患者的获益就越大。这句话在我的从业生涯中,曾经有最真实的映照。

今年1月份某一天,凌晨3时许,我接到医院来电,要求尽快回院。当时一名患者因感染性休克,被紧急送院。我回院后,发现该名患者肝脓肿,生命垂危,如不及时开展手术,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生命。我立马为他开展超声下微创穿刺术。

患者病情严重且复杂多变,不久后患者的病情开始不稳定。如果此时患者家属不配合、不理解,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幸好,患者家属始终相信我,把亲人的生命,放心交到我手中。我顾不上思考太多,为患者继续行急诊手术,把肝脏的脓液排出。

我始终相信,与患者“肝胆相照”,坚持用有温度的医学,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患者和家属都能感受到。经过我的治疗后,该名患者终于被救活过来,在医院住院25天后康复出院。

今年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我和妻子本想回老家过年,后来却搁置了这一计划。我的妻子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夫妻俩提前把孩子送回了老家,两人则留在佛山,坚守抗疫一线。

我对家庭和孩子,时常感到亏欠,这是贯穿很多医生整个职业生涯的遗憾。但我又同时意识到,自己并不完全属于自己,也并不完全属于一个家庭。

我们不仅仅是为人父母,我们还是医者,医者仁心,我们身上肩负着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禅城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医生赵睿:

外科医生的舞台是手术室最长时间站了十几个小时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十二个年头,在多年的工作中,外科一直都是我扎根的科室。2012年至今,我都在禅城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工作。

我生于一个医生世家,家中爷爷、奶奶、父母亲、叔叔、姑姑等都是医生。很早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要成为一名医生。

因为外科医生的工作特殊性,我经常要长时间待在手术室做手术。一天做数个小时的手术是常事。我在禅医脊柱外科做过最长的手术,时长达十几个小时。

为患者做手术时,完全顾不上吃喝拉撒。当医生也没有正常的上下班观念,只要上了手术台,眼前的手术就必须完整、安全地做完。医生的工作常常靠自觉,譬如周一有手术,周日下午就必须回到医院,做好术前的准备等工作。

工作的忙碌,让我无暇顾及孩子。由于我全部的家庭成员均为医生,工作都很繁忙,孩子就只能交给保姆带。

因为时常与保姆待在一起,孩子与保姆比较亲。这让我们一家都非常难受和无奈。我只要空闲在家的时候,都会多陪伴孩子,想要弥补孩子。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患者的笑容,同时也疗愈着医生们。最近我的科室收治了一名即将上六年级的小学生。她在路过某商场时,被高处的广告牌砸至重度骨折。科室组织专家会诊,给小女孩制定了最合适的手术方案。最终小女孩手术成功,术后很快就康复,重新站起来了。

小女孩出院后,给我发来了一幅自己的绘画作品,送给我。小女孩嘴巴很甜,很会说话,还亲自给我们送花。看着她健康的样子,我也觉得很开心、很满足。

新闻推荐

居住环境有颜值 百姓生活有品质市住建部门深入推进老旧社区、背街小巷创文改造工作获认可

石湾镇街道社头坊片区环境整洁优美。/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平整宽敞的石砌道、古色古香的砖瓦房……走进禅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禅城医师:研读近三十岁“出道”,不惑人生“痛并快乐着” 医路有我,虽苦也愿意)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