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日开学日,高明实验中学全体师生举行升旗礼。(资料图片)
沧江中学学生在观看《开学第一课》。/学校供图
钟南山、张伯礼、陈薇……9月1日晚,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联合主办的《开学第一课》播出,该节目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传递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
全区中小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看了《开学第一课》。同时,该课也引起了师生的热议。作为一堂思政课,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课堂壁垒,构架了新型的育人模式,这为教育工作者上好思政课带来了哪些启示?
文/佛山日报记者何惠健
《开学第一课》激励师生
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和真实感悟,讲述自己在战火中出生、在父母的影响下学医从医,在“非典”时挺身而出,以及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奔赴武汉一线的故事,激励年轻一代热爱生命、敬畏生命。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等人,也为师生们分享了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感人故事。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将北京、广州、武汉等地的课堂进行空中连线,融为“云课堂”,加上每位主讲人背后都有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比往年更激励人心,不少师生、家长都被深深感动。
“当我看到渐冻症患者张定宇院长依然奔赴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时,我留下了眼泪。”荷城三小学生张幸敏告诉记者,身处困境,逆境其实并不可怕,人的精神力量可以创造出很多可能性,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对待生命、对待成长的态度。期待自己日后可以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人,为祖国作贡献。
让沧中附小学生陈子睿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疫情发生时,全国团结抗疫的一幕。“特别是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除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凝聚各方力量外,还利用北斗精确的测量技术等,为医院建设赢得了时间。”陈子睿说,中华民族在疫情面前临危不惧,对自己来说,是一种精神感召力。“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钟南山院士、张文宏医生这样的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担当责任。”
9月1日晚,沧江中学全校师生观看了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开学第一课》,“围绕全民抗疫展开的《开学第一课》,让自己深受感动。”沧江中学学生黄韵表示,听到抗疫英雄们的故事,自己也备受鼓舞。“我觉得自己更要努力学习,珍惜时间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成长为社会栋梁之材。
创新形式上好思政课
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开学第一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打破了思政教育传统课堂的壁垒,构建了新型的育人模式,为思政课的多样化探索提供了成功的样本。
围绕《开学第一课》的成功实践,有教育专家认为,思政教育要积极占领学生感兴趣的新媒体、新媒介、新平台,传播正能量。即思政教育要寓教于情,既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还要主动融入网络平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记者了解到,围绕思政教育手段、方式的创新,高明早有尝试。疫情期间,高明区各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和青少年的接受习惯,紧扣防疫和爱国主题,通过“复学第一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通过“佛山教育”公众号、“佛山+”、“南方+”等平台,组织学生观看学习抗疫思政课和生命教育微课,引导学生学会担当与感恩。
高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高明在全区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我为祖国升国旗”等主题活动,上好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举办18岁成人仪式、少先队鼓号仪仗队花样操比赛和教育系统志愿服务日等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另一方面,高明也成立全区首个“佛山市共青团名师工作室”,开展“教育系统志愿服务日”“多彩暑假益起成长”“红色寻根”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德育和思政教育课实践教学方式。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出台《高明区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工作方案》,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为契机,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同时运用创新的艺术形式和新媒体平台,做好思政教育工作。
新闻推荐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走访慰问抗战老战士 铭记峥嵘岁月 传承革命精神
佛山日报讯记者陈嘉懿报道: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来临之际,高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昨日开展慰问活动,向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