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祖庙商圈灯光璀璨、热闹非凡。/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影友李伟尧摄
报告摘要
打响城市更新攻坚战,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精品城区。深入推进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三年行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空间、提品质、强功能、树形象,再造精品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伴随城市化进程,禅城面临土地开发强度大、可开发土地资源不足等发展桎梏。因此,通过城市更新等方式,向低效用地、存量用地拓展发展新空间,成为禅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途。
自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进一步明确禅城发展方向后,关于禅城精品城区的打造就成为各界关注焦点。昨日召开的禅城区委四届九次全会对打造精品城区专门作出部署,引发热议。
高端产业载体加快建设环文华公园片区和五大发展平台
全会报告提出,禅城将坚持明确规划建设标准、明确产业主题方向、明确招商引资和项目准入标准、明确产业扶持政策、明确统筹区领导及工作专班等“五个明确”原则,加快建设环文华公园片区和五大发展平台。
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李凯表示,在加快建设高端发展平台载体方面,今年将全力推进聚锦科创园、东平云谷、凤翔湾都市产业区、广湛高铁枢纽新城、佛山综合保税区片区五大发展平台的产业规划和建设。
“既可以为招商引资拓展高质量发展载体,又可引进有实力、有水平的市场主体开发建设,逐步以"小连片"推动"大集聚"。”李凯表示,目前区经科局正对以上重点区域进行调研,接下来将根据调研情况制定初步的产业规划。
全会报告提出,环文华公园片区要加快推进禅龙山庄、周记地块等城市更新项目,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产业集聚区。李凯表示,希望通过政策引导加快金融人才和企业的集聚,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金融产业和金融科技交相辉映的区域。
禅城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抓细抓实促投资稳增长工作任务,以区重大项目工程总指挥部创建为契机,区发改局以“专班对专项”的方式构建重点项目统筹工作架构,建立8个工作专班,以清单负责制安排重点项目专人挂点,分批协调项目问题。同时,围绕五大发展平台,区发改局分批分级谋项目、保要素、强产业,集全局之力做好重大项目指挥调度,为当前稳投资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宜居环境高水平推进东平河水轴线建设
全会报告提出,高水平推进东平河水轴线建设,加快打造七大城市地标,塑造夜游品牌。推进王借岗森林公园等11个千亩生态公园建设,整合提升文华、亚艺“两园客厅”,打造高品质“花海禅城”。
“东平河水轴线建设,是石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建设的最好契机。”石湾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吉亮表示,沿线的新港码头和澜石码头已陆续搬迁,接下来将落实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部署,推进东平河北岸亮化工程等项目建设。
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李俊扬表示,根据区委区政府最新部署,城管部门将今年计划启动项目建设增加到16个,投资额增至超10亿元。
目前,星耀石湾、鱼鹭洲尾、活力新港、澜石记忆4个节点共16个项目已经开工。其中,石湾西段滨水景观提升、周尾围生态公园、东平隧道北景观提升工程预计2021年春节前完工;澜石公园、石南桥景观提升等13个项目也将陆续开工,进入跨年度建设。
围绕11个千亩生态公园建设工作,李俊扬介绍,王借岗森林公园计划在明年春节前全面开放,周尾围生态公园等与东平河水轴线建设项目重合的内容将加快速度,同时分布在4个镇街的千亩生态公园也在稳步推进。
岭南文脉打造岭南文脉轴线
全会报告指出,以佛山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为引领,高水平建设“岭南文脉·精品之城”。以莲升片区改造为重点加快佛山古镇建设,活化梁园、升平里、石湾陶谷、塔坡莺岗等片区,打造精品历史文化街区。
“莲升片区改造后,能将禅城历史文化街区有机地串联起来,加快推进佛山古镇建设。”禅城区文广旅体局局长何永庆表示,国瑞升平片区修复工作已初见成效,祖庙-东华里片区活化工作也已基本完工,位于两者中间的莲升片区的提升工作意义重大。
全会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禅城文化艺术中心,与中山公园、梁园、仁寿寺、祖庙、岭南天地、东华里、塔坡初地、通济桥、文华-亚艺公园等一起打造岭南文脉轴线。何永庆说,禅城文化艺术中心目前已确定选址金马影剧院旁的阳光数码广场。
“这条线不仅拥有岭南历史沉淀,还呈现了城市发展成果,将成为禅城真正的文脉。”何永庆认为,这条正在成形的岭南文脉轴线,有望将禅城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改革开放发展成果串联起来,打造具有禅城特色的城市新地标。
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局长陈丰顺表示,推进城市更新过程中,尤其是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活化项目中,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确保城市更新按照规划蓝图进行,可以考虑建立项目库,对纳入其中的旧改项目给予政策倾斜。
(文/佛山日报记者李护彬、周文琪、郭美欢、冯栋)
新闻推荐
顺德区农业农村局组队赴禅城区南庄镇考察学习乡村振兴经验文/珠江商报记者冷卫兵醉美南庄,名不虚传。罗园村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