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期间代表团视察南海氢能馆项目。黄逸豪摄
9月24日,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丹灶镇镇长陆文勇作《丹灶镇2020年1—8月份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随着疫情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各项经济政策效应作用不断加强,1—8月丹灶镇多项经济数据呈现上升态势。
报告认为,丹灶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创建持续推进,丹灶正处于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的“风口”。
丹灶镇委书记张应统表示,接下来丹灶要抢机遇,实干加巧干谋局未来;抓落实,敢于迎难而上,破解工作难题,加速工作进度;强保障,在守住安全稳定和廉政底线的基础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丹灶地处珠三角核心区的优势,用五年再造一个新丹灶。
撰文:孙景锋黄逸豪叶迟华张柏林
“稳”字当头?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报告总结了今年以来丹灶的经济运行情况。陆文勇介绍,今年以来,面对经济发展的诸多困难,丹灶镇成立工作专班帮助企业解难纾困,出台各项扶持减免措施,积极争取政府融资债券,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土地出让,拉动社会投资,全镇经济发展总体平稳,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民生事业得到保证。
与此同时,丹灶镇始终保持定力坚持“项目为王”,围绕新能源、智能安全、日资企业三大领域,大招商、招大商,截至目前累计新引入项目19个,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为了在今年剩余时间里取得更好发展,报告强调接下来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在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直面挑战,坚定信心,在佛山打造“一核一带一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方向指引下,用好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政策红利,围绕做大做强做优广佛极点,找准丹灶定位,把握丹灶机遇,推动丹灶高质量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丹灶把稳增长作为第一位的硬任务,围绕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今年将努力完成固定投资67亿元、工业投资29亿元、工业技改18.5亿元等各项重点经济指标任务;力争完成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4家的目标,不断做大实体经济总量。全力攻坚重点项目,对南海中学实验学校等32个500万以上的重大项目全力聚焦、全力服务。
丹灶还将聚焦产业抓招商,加速形成高端产业集群,实现氢能产业、智能安全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行业、关键环节的“补链、延链、强链”目标,切实增强用地保障能力,加快招拍挂用地供应步伐,为优质项目腾出用地空间和环境容量。
科技引领是实现创新驱动提档升级的关键,接下来丹灶将全面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主动承接深圳科技产业外溢,努力在“深圳创新+佛山产业”合作发展中系统打造全过程创新链,全速推进仙湖氢谷会展中心建设,实现氢生活、氢交通、氢医疗、氢农业等氢能社会体验有机融合展示,提升“仙湖氢谷”建设品质。
此外,丹灶还将全方位建设数字化五金产业集群,深度打造“有为五金共享制造平台”,加速五金产业集群转型,促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擦亮“中国日用五金之都”靓丽名片。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岛两湖十里片区”连片示范建设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也是丹灶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标杆镇的重要抓手。接下来丹灶将推动城乡全面融合发展,在更高层次,以更大勇气、更实举措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路径,以“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和“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为抓手,围绕“一岛两湖十里片区”,探索实施“三集中”“两活化”“两提升”,推动城市与乡村的高质量融合发展,为南海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提供丹灶样板。
具体来说,丹灶将全面完成2500亩的村级工业园拆迁、4500亩的拆除整理任务,将城西片区、大金片区、水保区打造成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的三大连片示范区;加快城西片区升级改造,打造产业发展协调、瞪羚企业集聚、城乡布局合理、要素配置均衡、公共服务均等的智能化、现代化都市型产业社区;加快推进“有为水道”沿线节点、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加快实施沿线乡村振兴项目进度。对“有为水道”实施整体策划包装,抓好“谭家湾佰院里”等特色项目建设运营,对接西樵共同打造岭南文旅高地。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经过一年多努力,标杆已经慢慢地树起来了,我们找到了乡村振兴的方向,城乡融合的方向就是"两个连片","一岛两湖十里片"就是我们要重点打造的城乡融合示范区。”张应统说,乡村振兴核心是人居环境的整治和连片示范带动,接下来丹灶乡村振兴连片示范要跟村级工业园整治连片示范结合起来,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将整个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做好。
优化软硬件环境?对标最好最优再造一个新丹灶
交通网络建设是畅通资源要素配置的“基石”和“先行官”。近期举行的南海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就提出,接下来南海将全面打响交通大会战,通过强化对外交通连接和提高区内通达效率,不断强化区域发展支撑,在佛山打造“一核一带一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征程中走在前列。
对此,丹灶提出要积极参与南海区“交通大会战”,打造“四横三纵”的城市路网格局。接下来丹灶将全力推进博爱路西延线、季华路西延线、荷桂路征地拆迁工作,全面整治提升樵金路、樵丹路,抓紧推进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中线公路前期谋划工作,确保广湛高铁与中线公路平行过江方案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尽早新增连接东部地区的快速通道,有效减轻桂丹路通行压力;启动南海人民医院新院区至仙湖入口的轨道交通研究,积极向上级争取资源,实现丹灶与佛山西站、听音湖片区轨道交通的连接互通。
除了看得见的“高速公路”,丹灶还致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看不见的“高速公路”。
具体来说,丹灶将提高效率重服务,打造优质一流营商环境,瞄准国内外最优最好最先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实现镇街体制改革“塑形”基础上,深化“铸魂”工程,全面打造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开展投资项目“一对一”主题式专项服务,实行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进服务,深入推进模拟审批、“标准地”、“带方案出让”等改革举措,实现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
“机遇你不抓住的话,很难有发展,要实干加巧干,这个叫谋局,只有谋局才会有格局。”张应统强调,接下来丹灶要抢机遇,“没有一点一滴的去把这些机遇转化成发展的动能,把机遇抓住落实好,是不可能有明天也是不可能有辉煌的。”
其次要抓落实,“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子弹不快没有杀伤力。要提高工作效率,敢于迎难而上,快速解决问题,加速工作进度,才能切实把握机遇、才能快速见到成效。”
最后,他强调要强保障,加强党建引领,做好村居换届选举,配强村级领头人;严守安全稳定的底线和廉政底线,在此基础上谋求更大发展,“小镇要有大梦想,我们要对标杭州、合肥、深圳等高质量发展好的城市,做小杭州、小合肥、小深圳,发挥丹灶地处珠三角核心区的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用五年再造一个新丹灶。”
新闻推荐
广工大研究院“补链延链强链”打造半导体产业生态 10家半导体相关企业取得多项突破
佛山日报讯记者黄华通讯员刘国飞报道:记者9月21日从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工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