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城市与乡村形态并存
佛山南海乡村形态(南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佛山南海城市中心(南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文/张闻
9月19日,省委深改委印发《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27日,佛山市南海区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工作推进大会正式召开,曾经在村级工业园上发展起来的“小虎”正式开始了新时期“自我革命”之路,也力争为全省的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南海道路”。
为什么做?
转型升级的现实逻辑
读这篇文章之初,请读者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珠三角地区的一位村民,村里的铁皮厂房只能以3元/平方米的价格出租给污水直排的小工厂。这时有个机会,把村里的铁皮房换成标准厂房甚至办公楼,吸引到大型企业,租金也能大幅上涨甚至翻倍。你会如何选择?
选后者,答案几乎是肯定的。
然而,要吸引大企业,就要解决一系列伴生问题:早年间村级工业园“遍地开花”,如何重新规划?高端人才需要优美的城市环境和高端配套,谁来打造,如何打造?村民需要持续的租金收益,如何在改造中平衡政府、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正是“先富起来”的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普遍问题。
佛山南海正是这个现象的典型代表。改革开放43年以来,“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村级工业园模式一度助推南海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成为名震一时的“广东四小虎”之一。然而,传统的发展模式也给南海带来了“后遗症”。据统计,南海目前拥有集体建设用地约46万亩,占全区建设用地54.2%;但如此体量的用地,其“产出”只占全区生产总值的20%。更为严峻的是,插花式、碎片化的用地早已成为南海城市形态提升的“拦路虎”,“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成为许多南海人的“自嘲”。“村级工业园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出台灵活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但改革开放40年以来,南海村级工业园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寄语南海要“自我革命”,啃下改革“最硬的骨头”。
与此同时,南海有着承担试点探索的良好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南海承担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系列改革,并成为52个国家“三块地”改革之中的“主力军”。“南海智慧”多次得到省委乃至中央的肯定。“南海是改革的热土,是勇立潮头的先行者”,在9月27日的佛山市南海区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工作推进大会上,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屈家树谈到,希望南海秉承当年改革开放的优良传统,重新焕发出当年“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精气神,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做什么?
拥有省级支持8大类事项清单
为此,2019年7月31日,省委深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南海建设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而就在今年9月19日,省委深改委印发《实施方案》,佛山南海的“自我革命”正式亮剑出征。
本次下发的《实施方案》提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其中,近期目标为:到2022年,城乡空间布局明显优化,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实施20个城中村改造,建设10个农村居民新型社区;整合9万亩村级工业园区,建设20个千亩连片产业社区,建成5个万亩农业示范片区;归并调整城镇开发边界内全部永久基本农田,腾退生态保护红线内30%不符合管控要求的建设用地。
远期目标为:到2030年,全面实现土地结构优化调整,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每个行政村都建成农村居民新型社区;将全部村级工业园区归并升级为100个左右主题产业社区,农业全面实现集中连片发展;生态保护红线内不符合管控要求的建设用地全面完成腾退。
为保证目标实现,《实施方案》赋予南海由省级支持的8大类事项清单,并布置了21项重点任务,包括探索以县域为单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机制、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等。《实施方案》更明确赋予实验区“允许直接复制省其他实验区已获批权限”“优先支持实验区复制推广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9月27日的会议上,南海还聘请了9位专家学者担任专家顾问,包括广东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陈祖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守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关成华等不同领域知名大咖、学者。
怎么做?
依靠一支敢为人先的南海雄师
“未来2-10年是南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我们认为,南海未来30年的发展关键看今后10年,今后10年的发展关键看实验区建设开局起步这2年的探索。”在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看来,只有啃下这根“最硬的骨头”,南海才能在迎接粤港澳大湾区机遇的道路上全力以赴、奋力拼搏。
面对“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机遇,南海早已在做准备。2019年8月,南海正式确立“抓好一个提升、两个连片、三个格局”的基本工作思路,2020年更是提前3个月完成今年3万亩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土地拆除整理任务,累计拆除整理48035亩;规划了244平方公里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推动30条自然村实施整村改造等。
在下一步实验区建设中,南海将牢牢把握空间重塑这个核心任务,推动城镇、农村、产业和生态合理分区、相对集聚、协调发展,构建“一轴一核两带”空间格局;夯实城乡产业这个发展基础,加快建设一批千亩以上连片产业园区,谋划推动建设若干个万亩级产业园区;强化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引领作用;加强产业招商引资,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5个万亩农业示范片区建设等。
“实验区建设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要取得预期成果,关键在人,核心在干。”闫昊波表示,南海区委将明确把实验区建设作为改革发展的“一号工程”,着力锻造一支敢为人先、敢打必胜的南海雄师,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一干到底。与此同时,南海要积极承接、用好用活改革权限,真正把实验区的政策“含金量”转化成南海发展的“高质量”,努力将“实验区”建设成为“示范区”。
新闻推荐
■南海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工作推进大会现场。南海区委宣传部供图重振虎威,改革“闯将”南海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