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日,天气晴好,记者在中山市多个旅游景点看到,从珠海、顺德、深圳、广州等周边各地自驾车而来的游客明显较多,各景区的旅游项目也丰富多彩,让游客们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中山历史文化悠久、物产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美,这些年在国内外已经积累了相当的人气和口碑。尤其是在疫后旅游重启进程中,中山市突出主题文化,挖掘传统节俗,特色旅游方兴未艾。
在休闲旅游、私人定制、体验经济蓬勃兴起的今天,提质提效是中山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唯一出路。只有旅游产品独树一帜,旅游服务独具匠心,才能擦亮中山旅游的金字招牌,这需要我们立足“全域化”“大旅游”统筹规划,创新创意,持续发力。
打造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中山大有潜力、大可作为。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围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充分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老景点与新景观相促进、日游与夜游相补充,除了传统的景区游、乡村游、红色游要深耕细作之外,更应突出精品线路的打造,进一步细分市场、集聚人气;另一方面要深入融合,围绕“做加法、做乘法”,与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养等行业资源深度融合、有机结合,加快形成多元主题、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旅游新业态,以“旅游+”的百花齐放形成旅游业的姹紫嫣红,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活即旅游”,在旅游产品的互动体验上,游客对旅游线路有了更高更多的渴求。如何增强项目的吸引力和体验度,如何寓教于乐、以文化人,如何通过App、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技术与线下活动深度结合推广旅游产品……只有准确把握这些趋势和特点,持续释放“串珠成链”的效应,才能真正让中山旅游精品成为游客青睐的“爆款”。
提升游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完善配套服务体系至关重要。当务之急,既要健全旅游景区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结合,使“吃、住、行、游、购、娱”多元化、便捷化,也应完善与旅游相配套的交通、停车、公厕、免费WIFI等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旅游生态,从而让游客真正感受到“花得值、玩得好”,有效吸引和延长游客在中山时间。特别是面对人气爆棚的黄金周,如何有效引导疏导客流,适应深度游的“慢体验”,避免人挤人的尴尬,填补综合旅游体验上的落差,中山要做的功课还很多。
中山特色旅游,正在呈现新的打开方式!只有全面优化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功能,提升旅游服务,高质量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才能实现旅游业的提档升级和提质增效。
新闻推荐
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孙茂奇节假日仍坚守岗位,工程质量、项目安全是他的心头大事编者按:国庆长假,当许多人阖家欢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