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政数局与银行携手,将原本集中在政务服务大厅的部分职能延伸到小区、村改重点园区。顺德区政数局供图
10月14日,记者从顺德区政数局获悉,作为顺德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的特色之一,“门口办”8个服务高频事项业务办理量超2500宗,受到顺德企业和市民的欢迎。
“顺德最大的优势就是营商环境,这是通过长期政企互动、政民互动建立起来的,希望通过数字化支撑,在服务的精准、流程和便民化方面进一步提升。”顺德区副区长蔡伟说,通过“门口办”的政务服务探索改革,希望能建立一个更贴近小区、贴近园区的服务网络,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
今年以来,顺德区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一方面强化数字赋能,以“互联网+”为依托,实现“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趟”等服务模式,打造高标准的“数字政府”;另一方面以“便民惠企”为导向,深化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为顺德创新发展提供活力。
服务在身边
“门口办”打造家门口的政务大厅
在10月12日—14日举行的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顺德带着“数字政府”建设的成果亮相,重点展示了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的特色与亮点。其中,“门口办”政务服务正是代表之一。托“智慧顺德”大数据平台和跨部门协调、跨政企协同,顺德将政务服务“化整为零”送到了群众的“家门口”。
目前,“门口办”已与银行携手,将原本集中在政务服务大厅的部分职能延伸到小区、村改重点园区,实现政务办事“门口办、多点办、一次办”,打造普惠便民的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顺德区营商环境。
同时,市民可在22838180服务热线、“i顺德”APP查询到96个银行网点的相关信息,以及可办理的83个高频代收件业务、102项自助终端业务、500项指尖办业务和1290余项网办事项。
数据显示,今年4月,“门口办”改革正式启动。以机动车解抵押及不动产抵押登记等8个高频事项为例,机动车解抵押业务量达800余宗、不动产抵押登记等7个服务事项业务量达1500余宗。更陆续上线了灵活就业人员登记核定、居民身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年度参保申报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改革成效初显。
顺德区政数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门口办”将继续创新资源整合方式,探索政银功能融合对接,突破政务服务的时间、空间限制。未来,市民可在银行自助设备直接办理部分政务服务事项,更大程度地延伸“门口办”便民惠企服务的覆盖面。“门口办”还有望与便利店、快递点等更多类型的线下网点合作,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繁的痛点与堵点,让群众体验更便利、更快捷的政务服务。
服务全汇集
“指尖办”全面提升办事速度
在政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除了“门口办”,顺德还通过“数字政府”建设推出“指尖办”全方位打造政务服务新模式,以“前端代办+后端快办”方式提高企业审批速度。
如根据企业和市民需求,顺德推动“顺德政务百事通公众号”作为数字政务的关联脉络,打造“指尖办事”便民服务平台,实现市民足不出户,24小时都能知资讯、办成事。
为此,顺德区整合服务通道,与各部门加强联合,致力打通行政壁垒、数据壁垒,整合服务通道,优化群众办事流程。
以电子材料线上审核,纸质材料线下邮寄的方式完成各项业务办理审批手续,市民可随时随地在“指尖”端提交办事申请,加快从收件到审批、部流转办理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指尖办”平台可办理税务、公安、人社、卫生健康、社会补贴、工程代办等领域共500个服务事项。
便民惠企,顺德近年来也在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革。
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目前,顺德前端,已建立起从线下免费代办到24小时在线办理的服务机制,最大程度为企业工程建设提供便利;为解决企业办事人员报审前的“最后一公里”难题,顺德建立区工程建设项目代办中心,全程为企业代收资料、代办审批、代寄证照、代跟进协调,代跑办审批手续,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服务最优”的投资报建审批服务。而在后台,顺德自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以来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创新审批服务措施,推动审批提速。
这种“前端代办+后台快办”的机制切实推动工程项目高效落地,据佛山市相关部门最新统计,当前顺德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均用时为全市最短。
南方日报记者蓝志凌
通讯员郭梓菁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张韬远报道:“苦等了27年,我弟弟终于可以安息了。”13日,记者从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获悉,佛山市顺德区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