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征文大赛收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日记来稿,内容包括“不忘初心”和“红色传承”两大部分,同时组委会在原有征稿主题外特别增设“战疫”主题,率先面向全社会征集战疫相关的真实人物故事日记。
征稿启事发布后,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20多个省市以及其他国家、地区的参赛者踊跃投稿,大量优异的日记作品涌入大赛邮箱。为鼓励民众产出更多的优秀红色日记作品,本次大赛共设置特别荣誉奖(12人)、个人突出贡献奖(21人)、最佳纪实奖(13个)、最佳笔记奖(5个)、优秀组织奖(25个)、优秀指导教师奖(500名)、特别纪念奖(5000名),优秀日记作品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43名(分社会组、中学生组、小学生组)。
来稿中,大赛的参赛者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来自老一代革命精神传承人如刘少奇的长孙阿廖沙(刘维宁,5月初专门从莫斯科发来稿件)、周总理的侄孙女周晓瑾、邓华将军之子邓穗,革命烈士彭湃之孙、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之子彭浩,3岁就随志愿军父母跨过鸭绿江赴朝慰问志愿军的吴志滨等的日记,展现出了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和谦逊勤勉的优秀品质。
主委会表示,今年红色日记投稿数量,由于战疫故事的带动,出现了罕见的井喷现象,医务人员纷纷书写下难忘经历,许多学校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上海00后钢琴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年龄最小的会员周璐瑶发来《抗击疫情,收获成长》(同时在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发表)。广州市朝天小学、佛山市顺德大良凤翔小学的投稿均超过1600件。
从2019年至今,广东省文化学会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两届红色日记征文大赛。大赛征文主要包括“不忘初心”和“红色传承”两大板块,作品要求以日记形式,真实记录对红色文化的学习、观察、欣赏与思考。周建平博士表示,只有坚信红色文化之根,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将讲好中国故事落到实处。
新闻推荐
“中国前沿涂料技术讲座”在顺德举行珠江商报讯记者杜达雄报道:顺德不仅是世界美食之都,也是中国涂料之乡。众所周知,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