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五一村污水处理设施将处理后的净水排入灌溉渠。/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摄
佛山日报讯记者李祥锐通讯员罗浩报道:昨日中午,荷城街道下五一村口,村民林伯从村前的水塘里舀起一担水,准备浇灌自家菜地。“现在的池水比起以前干净多了。用这些水浇灌种出来的菜非常甜,我们都只供自己食用。”林伯说。
林伯口中的“以前”,是指一年多前,分散式污水处理站还没建起来的时候。那时,下五一村前面这口容纳全村生活污水的风水塘,是附近有名的臭水池。由于村内厕所污水及餐厨废水等排入风水塘,塘水发黑且带有臭味。水里除了水浮莲,啥也长不了。
变化出现在年初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全面运作以后。当时,为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提升各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浓度,高明各镇街纷纷加大投入,重点建设村里的入户支管网,统一收集处理村民生活污水,逐步消除过去农村污水横流,雨污不分的情形。
下五一村的村前塘,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变清的。该村村民小组长刘新潮介绍,随着支管网逐步铺设到位,如今村民生活产生的污水通过污水收集管输送至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村前塘的进水已经由过去的雨污混合,变成以雨水为主。清澈的雨水汇进水塘后,渐渐吸引了一些小鱼到这里安家。村民们还将原本池塘的“常客”——水浮莲全部连根挖起,改种莲花。刚刚过去的夏天,下五一村口的水塘,一池荷花幽雅香沁。
刘新潮告诉记者,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其实远不止这些。由于过去村民家里不通排污管,村民如厕时产生的污水难以处理,村民无论大小便都只能在村口公厕解决。后来,随着排污管网接到了每家每户,污水都有了去处,还住在村里的村民纷纷在家修建厕所,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下五一村发生的变化,这两年内还在高明很多自然村里重演。区住建水利局排水管理股负责人介绍,自去年上半年全部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该局便积极督促各镇街做好农村入户污水支管网的建设,保证污水处理设施发挥效益。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如今各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都已全面运转起来,不少农村的面貌都比过去有了较大改善。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还将因地制宜,继续推动各类污水处理设施在高明基层投入运行,为全区河湖水质改善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超八成“两违”宅基地完成整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高明西黎村内,一辆钩机被吊至该村的违建上。/部门供图佛山日报讯记者谢文骏报道:19日,在高明西黎村,一辆钩机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