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有什么比三五好友围在一起吃顿火锅更快乐呢?食客围炉而坐,锅上漂浮着诱人的香气,仿佛是人间解压的良药。川渝麻辣火锅香辣,黔东南酸汤火锅酸味独特,粤式火锅味道鲜美……近来,阳江的火锅店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品味,跟着笔者一起去盘点一下关于火锅那些事儿吧。
川渝派:麻辣火锅之乡,嗜辣者天堂
说到火锅,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成都重庆等地方。作为火锅之乡,重庆成都等地市民饭桌上离不开火锅,而最为出名的就是他们的麻辣火锅了。一锅红油,把毛肚、鸭血、鹅肠等食材放进红油中涮几秒,蘸上香油等蘸料简直让人直呼过瘾。川渝有着深厚的火锅文化底蕴,可谓是当地的特色美食,来到此处的游客必定要点上一锅体会一下,感受红火香辣火锅带给他们的热情。
一群人围在锅旁,把酒言欢细道家常已成为川渝人相处的一种社交方式,但麻辣火锅的的辣度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所以店家推出了微辣、中辣、特辣等辣度供食客选择。东汇城某麻辣火锅店老板陈国忠表示,作为一个重庆人,可以说是天天离不开火锅,这种魅力源于麻辣火锅的辣,这种独特的辣,独特的回味让人欲罢不能,也是吸引食客的原因。阳江市民也十分钟情麻辣火锅,饭点时间食客们几乎都要排队等上一会儿来体验一下麻辣火锅带给他们的乐趣。
笔者发现,川渝各地细分起来火锅口味则不一样,重庆火锅以红油为主。成都火锅总会以大料提香,加上优质的花椒和麻椒,口味则偏麻,尝上一口让你的味蕾感受成都当地的鲜香麻辣气息。
黔东南: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
云贵人嗜酸,当地火锅也独具当地特色。他们的汤底独特,云南跟贵州的酸各具特点,食材上也各有讲究,都具有很浓的地域风情。市区某贵州特色火锅店老板小胡子介绍,贵州的酸汤极为讲究,高酸汤、上酸汤、二酸汤、清酸汤、浓酸汤、苗族酸、侗族酸、水族酸、布依族酸等各种酸味。“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这是贵州人常说的俗语。
据了解,贵州等地流行酸汤鱼火锅,它是苗族、侗族的特色美食,诞生于贵州黔东南。被切成块状的鱼肉,经过酸汤的浸润,酸酸辣辣的滋味渗进鱼肉的每一个细胞,入口滑嫩多汁,霸道地用酸味占领食客的脾胃。
贵州火锅汤是灵魂,在吃火锅前必定要喝上几碗汤。贵州的酸汤分为两种,一种是红酸,一种是白酸,白酸汤将糯米、谷物反复熬煮、研磨、打浆后去除杂物发酵而成,味道酸却带有回甘。而红酸,则由毛辣果汁、贵州特产野生小番茄、贵州特色糟辣椒混合腌制发酵而成,现宰的新鲜活鱼煮在酸汤里,味道鲜美可口。
粤派:追求本味,注重食材口感
提到粤式火锅,潮汕牛肉火锅那是粤式火锅中的网红。潮汕的牛肉不冷冻,不排酸,用牛骨熬制的锅底,清汤一涮即吃,令人仰止的便是潮汕人这种对新鲜的苛求和对本味的执着。他们用牛骨和白萝卜炖成清汤作为火锅汤底,然后把一盘切好的牛肉片下锅涮,肉片一变色就捞起来,整个过程也就十几秒。三浸三吊,过秒即捞,还冒着热气的牛肉蘸上最佳搭档沙茶酱,让牛肉在嘴里融化,唇齿间油香四溢,回味无穷。
“食在广东,味在顺德”,在广东,顺德美食不得不提,极具地方特色。顺德美食注重味道鲜美,极大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顺德人发明了新的火锅汤底——毋米粥火锅,在广东当地较受欢迎。毋米粥火锅涮法有讲究,一鲜、二荤、三素、四粥。无论涮海鲜、肉,还是蔬菜,都能充分锁住食材的养分和水分,保证样样都鲜嫩,而且有益养生。搭配海鲜类、肉类、蔬菜类以及其他小菜,在原汁原味的米汤的勾芡下,那叫一个鲜滑爽嫩。
港式:“鲜”入为主,营养价值高
在香港,有句俗语叫“边炉滚一滚,神仙都企唔稳”。港式火锅给人的印象是食材新鲜,用料讲究。“鲜”可以说是港式火锅的明信片。
广东乃至香港,火锅有另一个叫法就是“打边炉”。港式火锅一般又称为海鲜火锅,顾名思义是一种以海鲜为主要特色的菜式,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香港作为一个滨海城市,食材大多为海鲜,火锅口味则主要突出的是海鲜的美味和营养。它用料讲究,从选材到加工要求很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打边炉所用的食物多种多样。有基围虾、鲍鱼、象拔蚌、鲜牛肉、螃蟹、贝壳类等食材,还有鸡、兔、牛、鱼、羊等,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蔬菜。现涮现煮保留食材原汁原味的鲜香,用打边炉的形式品尝“山珍海味”。另外,港式火锅在汤底上也多式多样,清汤滋补锅,原汁原味、汤汁鲜美;印度咖喱锅,辛辣鲜香、开胃醒脾;南洋沙嗲锅,咸鲜微辣、口味香醇,每一款汤底都深受食客喜爱。
新闻推荐
“十四五”产业布局前瞻 把握重要机遇窗口期 在危与机的转换中
在全球经济结构性重塑关键期、佛山“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窗口期,如何正确认识和辩证把握佛山发展的形与势、危与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