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藜轩(中)。
郑林琳(后排左六)与队友和指导老师合影。
苏英腾。
罗棕泽展示奖状。
近段时间,三水校园刮起体育竞技风,区级的中小学生游泳、足球、篮球、排球联赛相继收官,各项赛事分别决出名次。连日来,佛山日报记者采访了上述四项区级赛事的冠军选手或冠军队伍成员,了解他们夺冠背后的故事。
“游泳让我学会坚持”
席藜轩
三水区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在2020年三水区中小学生游泳锦标赛中,获小学组女子50米自由泳第一名。
“50米自由泳,游出41″16的成绩,算是自己比较好的成绩了。”席藜轩说,坚持和努力没有白费,超越了自己去年的参赛成绩,顺利拿到比赛第一名。
这次区赛,席藜轩备战已久。比赛前两个月,她就利用课余时间,坚持每天到泳场练习1.5小时左右。“每天训练很辛苦,但最后拿到了满意成绩,一切都是值得的。”席藜轩笑着说。
席藜轩从小就喜欢玩水,6岁开始参加兴趣班,学习蛙泳。由于小学拥有游泳场地,为三年级至五年级学生开设游泳课。三年级那年,席藜轩开始跟着学校的游泳教练系统学习游泳。由于已经掌握了游泳的基本技巧,她还顺利加入学校的游泳队,跟一批同样爱好游泳的同学一起学习。
席藜轩认为,只要愿意认真学,游泳其实不难。“游泳让我学会了坚持,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目前,席藜轩还在学习蝶泳。
“这次的区赛第一名是我至今拿到的最大奖项,激励我今后保持游泳这个爱好,争取将来有机会站上更高水平的赛场,赢得更大奖项。”她说。
“集体荣誉感是强大的动力”
郑林琳
西南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获得2020年三水区中学生校园篮球联赛初中组冠军
“没想到第一次比赛就拿了冠军,还晋级市赛,很开心。”从小学开始,郑林琳就学过篮球、足球,今年是她加入学校女篮后第一次外出比赛。
在2020年三水区中学生校园篮球联赛的决赛中,西南中学女篮以32:8的成绩战胜健力宝中学女篮,夺得比赛冠军,获得市级中学生篮球比赛的参赛资格。
“我们能够获胜,是因为队友在防守、快攻等方面做得很好,球技扎实,默契度较高。”郑林琳说,队友都很优秀,自己在场上担任小前锋或后卫,由于个人赛场经验相对不足,还有待进步。
郑林琳回忆,学校教练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组织大家备赛,在每周的周一、周三早上训练,没有过多占用体育课时间。赛前,集训的强度会加大,每次训练1个多小时,体能、跑位、投篮等都是常规训练内容。“集体荣誉感是强大的动力。”郑林琳说,为了争取集体荣誉,队友们无论在训练中还是赛场上都很给力。
郑林琳说,参加体育活动对正常的文化课学习影响不大,就算有时需要占用上课时间外出比赛,也会比赛结束后第一时间请教科任老师或同学,把落下的功课补上。
“排球锻炼了我的专注度”
苏英腾
三水区华侨中学高三年级学生,获得2020年三水区中学生校园排球联赛冠军以及MVP(最有价值球员)称号
10月中旬,2020年三水区中学生校园排球联赛举行,华侨中学男排以四战只失一局的成绩捧回高中组冠军奖杯,苏英腾凭借出色的赛场表现,获得MVP(最有价值球员)称号。
“很开心,我们拿了区赛的冠军,自己还被评为全场最佳。”苏英腾说,前两年他也参加了区级中学生排球比赛,但这次是第一次摘得桂冠。不同于前两年,如今他担任学校男排队长,更加明白这份荣誉来之不易。
区赛开始前的两周时间里,苏英腾带着队友跟学校老师打过几场热身赛,在实战中总结,积累经验,及时查漏补缺。
苏英腾的跳跃具有优势,在网前位置担任主攻手。在他看来,打一场漂亮的排球赛,不能只靠一个人,还要靠整个团队的通力合作。“队友间配合得好,就能打出应有的水平,合作不好就直接影响比赛的胜负。”苏英腾说。
苏英腾是一名理科生,但因为经常参加户外体育训练,皮肤晒得黝黑。苏英腾说,排球训练有时会占用到学习的时间,但对学习也有促进作用,排球锻炼了他的专注度。“因为在场上要保持专注度,在第一时间做出有关反应。”
目前他和队友已经投入到新一轮备战,迎接即将到来的市赛。
“球场故事成为作文素材”
罗棕泽
西南街道金本小学六年级学生,获得2020年三水区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组第二名,2020年佛山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总决赛小学男子组第一名以及最佳运动员称号
提及上个月参加的三水区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罗棕泽坦言“自己表现一般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后将注意提升传球过程中的观察力等。
然而,提到自己所在的金本小学男子足球队的赛场表现,罗棕泽变得兴奋起来。“大家表现得很好!没想到我们能在半决赛中赢了强队河口小学,拿了区赛第二名,进了全市比赛。”
上周,罗棕泽和部分队员作为三水区男足代表队成员,参加2020年佛山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总决赛,最终获得小学男子组第一名。罗棕泽还获得最佳运动员称号。
罗棕泽爱上踢球是受他的爸爸罗介枝影响。“小时候经常看到爸爸踢球,感觉很好玩,我也想尝试一下。”罗棕泽说,3年前,他在学校从零开始学踢足球,后来还报了足球培训课程,每天抽出时间跟着足球俱乐部的专业教练学习踢球。
“学踢球很辛苦,主要靠动脑筋。但踢球的好处也很多。”罗棕泽说,踢球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身体素质,交到了许多好朋友,写起作文也更轻松了。“我经常把踢球时发生的故事当作素材写进作文,很多时候能拿到不错的分数。”
今年,罗棕泽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开始担任学校男足队长。在他看来,做好队长比踢好球更难。“要带着队友踢,在赛场上要担起指挥的责任。”尽管如此,罗棕泽对足球的热情丝毫不减。
声音
家长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变了
采访过程中,多名体育老师介绍,这些年来,家长对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原先,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会分散学习注意力或占用学习时间,如今,家长更愿意鼓励、引导孩子走向户外,参加体育活动,发展体育特长。
梁劲柱是三水区实验小学的体育老师,也是该校游泳项目的负责人。他表示,游泳不单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项自救技能。每年,该校的游泳课程颇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除了在校学习游泳,有的家长还带孩子到外面上游泳培训班。”梁劲柱认为,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家长倾向于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让孩子接触更多体艺类、科技类的课程知识,帮助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还有不少家长希望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参加户外活动,多点锻炼身体,提高学习效率。
“身体好了,学习才更有保证。”席藜轩的爸爸席小亮说,孩子从小学习游泳、跳舞等,希望在这些体艺类课程中锻炼孩子的体质和品质,让她学会坚持。罗棕泽的爸爸罗介枝是一名半职业球员。他表示,孩子对足球感兴趣,自己也很开心,希望孩子在体育运动中收获快乐,健康成长。
如何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有体育老师支招,要遵循教育和体育规律,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找到自身感兴趣的运动项目,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文/佛山日报记者何艳纯
图/学校提供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吴昱萱通讯员王雪婷报道:昨日,全市税收风险预防税企互动恳谈会在三水区税务局举行,税务人员与三水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