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渔歌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锦来在投喂鱼食,观察黑鱼生长情况。本报记者 王云 摄10月30日下午5点,三角镇蟠龙村,养鱼工人苏振荣和钟立胜,分别给高出地面的两个养殖池里投料,冲出水面抢食的黑鱼一大一小。随行的东边水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婉芬说,不同规格的黑鱼养在不同池子里,就像学校分出不同的班级,避免大鱼小鱼混养互相干扰致个头长不均匀。
这是记者在位于三角镇蟠龙村的东边水产专业合作社工厂化养殖场看到的场景。
场内整齐排列着20个直径12米、水深1.8米的食品级pp胶板地面养殖池,旁边环绕着几口鱼塘,养殖池与池塘之间通过粗大的水管连接,养殖池高出池塘一大截。
养殖池废水向鱼塘梯级排放,分别经过沉淀池塘、过滤池塘、曝气池塘、净化池塘,进入蓄水池塘后,被潜水泵抽到养殖池再利用。
这是一个水体净化后循环利用的闭环,养殖场不对外排放废水。苏婉芬说,池塘中养殖的是以鱼类粪便为食的土鲮鱼、花白鲢,摸索出这套陆基推水工厂化养殖模式的是她的丈夫——中山市渔歌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锦来。
正说着话,黄锦来从邻镇民众开会归来,带着记者巡察循环系统,揭开了这套系统的来历。
与海大集团合资的渔歌子食品公司,2017年开始加工黑鱼,年加工量已达到2000吨,产品供往各大中央厨房和食品渠道商。高端客户对黑鱼质量要求非常高,企业必须推行无抗(无抗生素残留)养殖,需要转变传统养殖方式,摸索生态养殖之路。
在考察中,他从广州南沙一种养殖模式受到启发,同时又感到南沙的养殖设备将废水过度处理,在除掉有害物质的同时也将有益物质和微量元素去掉了,相当于“泼脏水把孩子也一起倒掉了”,而黑鱼养殖需要保留一些有益的微量元素。于是,他查阅各种资料,与专家交流学习,设计出现有这套循环养殖系统试养。
抓取饲料框里的饲料,记者看到不同养殖池使用的饲料规格不同。黄锦来说,这些饲料是根据鱼的规格配置的,是一种功能性饲料,专门找到上市公司傲农生物科技合作生产,对方也希望进行这样的探索。这种饲料比传统饲料贵20%,但避免了饲料中一些替代物的副作用。
新模式的试验效果每天都牵动着黄锦来的神经,鱼的胃口如何、排泄物的成色都成为黄锦来调整鱼食和进排水量的参考。黄锦来说,该场现有养殖面积30亩,计划明年扩大一倍,等模式成熟后在合作社附近先推广。该项目目前已吸引了业界关注,前一天就有广州、顺德等地养殖大户过来交流探讨。
黄锦来把眼光投向整个黑鱼产业健康发展上,他说,食品安全、尾水达标排放是制约黑鱼产业做大做强的瓶颈,必须尽快解决。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把精力放在做市场,我们作为养殖源头有责任交点学费来摸索解决方法。
目前,该场一个养殖池的成本需要数万元,黄锦来希望继续降低材料成本,将前期投入成本降低一半,让普通养殖户都建得起,为未来打造黑鱼强镇做铺垫。
本报记者 徐钧钻 程明盛
新闻推荐
“论道顺德”区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为顺德城乡协调发展建言献策珠江商报讯记者骆苏艳报道:昨日下午,“论道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