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有序停放充电
羊城晚报记者张韬远通讯员何咏琪
11月11日,记者获悉,佛山市三水区2020年度民生十件实事之一——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已全部完工,惠及3000余家中小企业、居民1330户、1.3万家“三小场所”,有效解决了2万余辆电动自行车安全停放充电问题。
该工程共投入经费3000余万元,包括老旧居民小区消防基础设施、市政和村级工业园区消火栓、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以及“三小场所”智能烟感报警器建设安装四个项目。一年来,该工程通过建造一批、改造一批、优化一批的工作方式,对三水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了三水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水平,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惠及居民1330户
老旧居民小区消防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主要针对建成于2000年以前的老旧居民小区。这些住宅小区因建成均超过20年,公共基础设施落后,普遍存在室内消火栓、市政消火栓不符合消防安全标准,消防基础设施缺失、损坏等问题。
据统计,三水全区现有老旧居民小区187个,既有老旧住宅建筑5408栋40794户。三水区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住宅小区楼内居住人群多为老人、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为切实解决这一局面,三水区消防救援大队全面开展摸排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决定从中选取西南街道人民三路、人民四路、童乐路片区的老旧居民小区作为消防基础设施改造示范点。
据介绍,老旧居民小区消防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投入经费250万元,用于增设室内消火栓、消防水泵、水泵接合器等消防设施,惠及既有老旧住宅建筑62栋1330余户。
电动车充电带来的火灾风险是小区消防面临的重要安全隐患之一。在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示范点三水雅居乐花园小区当中,划分有多个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区域,一排排电动车整齐停放在内,在停放区旁伫立着几个显眼的白色装置。
三水区消防救援大队工作人员介绍,该装置是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正是这“神器”解决了困扰小区居民电动车充电的难题。该智能充电桩具有充满自动断电、电热丝过载保护等功能,可以有效防止过充引发短路起火危险。
三水区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三水区共187个物业服务住宅小区,已投入使用150个充电区域,绝大多数小区没有设置集中的电动车停放点和充电桩,导致居民将车辆推入室内停放及充电,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统计数据显示,三水全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为8万余辆。为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和停放问题,三水区消防救援大队自2019年以来,指导三水雅居乐花园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试点建设,以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为契机,在有关部门和物业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区共计建设充电桩约800个,初步解决2.25万辆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
覆盖15个村级工业园
投入350万元在15个村级工业园补建155个消火栓,投入400万元,为全区“三小场所”安装智能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13000余个……截至目前,该项民生实事中的市政、村级工业园消火栓建设项目和“三小场所”智能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安装项目也全部完成。
近年来,随着三水经济高速发展,大量新建的道路、村级工业园发展迅速,然而一些村级工业园市政消火栓以及公共消防设施配置未达到要求。据统计,三水区共有村级工业园区40个,经摸排调研发现缺建消火栓310个。
为切实做好村级工业园区消火栓建设工作,增强辖区抵御火灾能力,三水区消防救援大队全力推进市政、村级工业园消火栓建设项目,投入建设经费350万元,在西南街道、云东海街道、白坭镇及乐平镇先行补建村级工业园消火栓155个。
三水区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覆盖15个村级工业园,惠及3000余家中小企业,切实为村级工业园区提供基本的消防安全保障。
而通过“三小场所”智能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安装项目,三水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动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投入经费400万元,统一为全区1.3万多家“三小场所”安装智能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1.3万多个,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在线监测建筑物内消防安全状况和消防系统设备的联网运行状态,实现商铺、社区、镇街、区消防部门分级联动处理,为2.5万名人民群众提供消防安全保障。
新闻推荐
该地块其他规划设计条件具体见该地块的交易文件中所附的《规划设计条件》(编号:440607202000127)。二、竞买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