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把脉 积极献计献策
文/珠江商报记者黄澄献
11月13日,顺德高规格举行“十四五”规划编制座谈会,围绕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谋划顺德建设新时代广东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验区等主题,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专家学者涵盖了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乡规划、生态环境、文化建设等不同领域,既有来自国家高端智库、“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也有长期扎根顺德观察顺德的资深媒体人。他们结合各自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为顺德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提出很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建议。
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参加座谈会并作总结讲话,要求相关部门充分梳理、认真吸收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从更加宽广的视野来谋划未来发展,高质量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11月13日,顺德高规格举行“十四五”规划编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珠江商报记者周焯杰摄
讲好顺深合作新故事
在“十四五”规划中,顺德如何对接深圳,抢抓“双区”建设和“双城联动”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研究所所长邓智平认为,深圳和顺德都是广东改革发展的“明星”,顺德村改腾挪出连片高质量空间,要围绕深圳的产业和创新溢出,打造现代化主题产业园。同时,要加快高校建设提升承接创新资源能力。
在邓智平看来,珠三角不缺产业,缺的是空间,顺德村改腾出的空间,可以借鉴东莞松山湖的经验进行规划,提高准入标准、适当留白,加快产业和城市双升级。
对此,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颇为认同。他表示,在“十四五”如何唱响顺深“双城记”值得期待,顺德未来的土地空间升级改造,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一定要找到代表承载先进生产力的方向。
“城市空间营造要向创新人才、创新产业聚拢。可以问问中关村、深圳湾、杭州阿里巴巴这些园区搞新经济的人才喜欢什么样的空间,按照这些思路进行营造。”孙不熟说,工业如此发达的北滘镇打造了和美术馆,这是很好的发展思路,顺德未来需要更多这样充满灵性、文化气息的空间。此外,要引进大学等磁聚人才的资源。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李津逵则表示,顺德“十四五”规划特别强调了顺深合作,令人振奋。深圳和顺德“和而不同”,双城的合作在“十三五”期间已经开局。他认为,要对接深圳讲好顺德故事,不仅要从产业、硬件设施等方面入手,还要从软实力的角度着力,建议在“十四五”规划中要加强文化建设,展示美食、岭南水乡、传统文化等优势,双城共建大湾区文化自信。
优先建设一批数字化项目
会上,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智能研究部主任谭玉刚围绕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进行支招。他认为,顺德要把数字经济作为发展核心进行推动,形成区域性数字要素共享和交易新机制,不仅要培育隐形冠军及数字化本地龙头企业,还要把大量的数字化中小企业吸引进来,以村改为契机打造新业态。
他认为,“十四五”期间,顺德可以优先建设一批数字化项目。一是建设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二是结合村改高标准建设数字园区,形成标杆示范;三是建设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服务基地;四是建设服务标准化体系;五是结合本地优势发展工业互联网;六是发展文化和数字化生活项目。
顺德以制造业见长,如何推动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制造业成为与会专家关注的热点之一。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表示,创新走廊上的总部企业,分布的特点是既享有制造业网络的便利性,又离专业服务可达性很近,美的集团就是典型代表之一。他认为,企业“走出去”要连接机场,顺德要谋划好中心城区与位于高明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交通的便利性。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重新定义世界工厂的机会,使得大湾区“9+2”城市群变成共同体出海,“顺德制造”产品无论是通过空运还是通过港口运输,都要做好“出海”通道的战略部署。
“十四五”时期是顺德全面建设新时代广东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验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冉昊认为,顺德“十四五”规划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个核心要义。
做好文旅发展的大文章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何莽重点关注顺德“十四五”文旅产业的发展。他认为,顺德文旅必须符合三个定位,即服务于村改和全面建设新时代广东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验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于先进制造业;服务于高品质城市生活的营造。
在具体落实上,何莽提出了三条路径。他认为顺德文旅有很多世界级的资源,比如中国功夫、顺德美食,要致力于将这些资源变成产品。其次,要通过数字化赋能,打造线上线下互动的文旅沉浸式场景。同时,要推动文旅从身体体验进入心灵层面。
“要在"创"和"融"两个字上做文章。”何莽表示,文旅不是单独的行业,与健康、休闲、教育等处于同一个大体系,要在业态上实现融合。
知名学者、资深媒体人龙建刚认为,顺德未来五年面临的挑战将从怎样解决空间过渡到解决人的问题,这就需要做好公共服务,北滘打造岭南魅力小镇经验提供了样板,未来顺德要成为技术转化最密集、最活跃的地方,打造成大学生最愿意投奔的地方,这才是顺德的未来和希望。他表示,顺德“十四五”规划要特别强调继续擦亮美食的名片,做强“世界美食之都”这个标签和IP。
开门问策凝聚各方智慧
据介绍,顺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既坚持对标对表,注重加强与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对接,又加大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的力度,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努力编制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顺应人民期待的规划。
从去年年底开始,顺德区发改局牵头组织课题组陆续启动“十四五”规划的前期调研,发布了社会公众、企业、高层次人才3类问卷征集意见,通过“十四五”规划镇街行等活动广泛吸纳意见和建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世界经济处处长逯新红介绍,在顺德区发改局大力支持下,课题组开展多轮调研,与各政府部门和镇街交流沟通,走访了多家典型企业、代表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顺德“十四五”期间发展状况的相关思考和建议,目前“十四五”规划初稿包括十三章,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总体而言,顺德“十四五”规划以村改为抓手牵引全局改革,瞄准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立足顺德的优势,破解顺德的短板,衔接“十四五”和未来中长期发展目标。
本次专家座谈会是顺德坚持“开门编规划”、扩大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规划编制的举措之一。接下来,区发改局还将通过网上规划平台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高效开展、高质完成,推动顺德全力建设新时代广东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验区,在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贡献“顺德样板”“顺德示范”。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王名润)11月14日,“智造顺德·圆梦未来”中高端人才专场活动在顺德新世界酒店举行。20家参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