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南海 > 正文

南海桂城将加快建设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先行示范区 城乡融合再提速 构建发展新格局

来源:南方日报 2020-11-18 07:05   http://www.kcqsx.com/


石肯

石社区建设的文叙园富有岭南水乡风韵。

夏东社区三洲村经过环境改造提升,临河村道建筑外墙变身田园彩绘。

11月17日,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召开全面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下称“实验区”)建设工作大会,明确下阶段推进城乡融合需突破的关键节点,对任务落实进行号召动员。

这是继今年7月底召开推进实验区行动计划发布大会以来,桂城围绕城乡融合建设再部署召开的第二次大会。作为南海中心城区,桂城承担着全面建设实验区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任务。桂城提出,将以2020年7月制定的《桂城街道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下称《行动计划》)为总抓手,以村级工业园改造为实现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突破口,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城市空间新格局。

“桂城将集中资源和力量加快建设实验区先行示范区,以挂钩督导工作制落实各项任务,让市民群众看得到乡村的变化,感受得到发展的温度,增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幸福感、满足感和优越感。”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说。

推动空间再造

加快实现“在公园里工作生活”

当前,南海区正全面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加快“腾空间、调结构、转业态、优环境”,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作为实验区建设的主战场,桂城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也是其展现区位担当的关键时刻。

今年7月,桂城已制定出台《行动计划》,确定了“一三五八”的工作思路,围绕实验区建设,打造包括千灯湖、映月湖、文翰湖在内的三大示范片区,实施五大工程、推进八大项目,打造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桂城样本”。

“这是桂城明确未来三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总抓手,我们要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聚焦重点,持续攻坚,全面建设实验区先行示范区。”桂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岑灼雄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进,桂城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上开展了不少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空间再造方面,桂城以“规划引领、产业主导、土地集约、片区统筹、联动开发、利益共享”为纲领,大刀阔斧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近三年累计完成拆除整理8325亩,其中5000亩属旧厂房改为产业类,占比达60%。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已提前完成了拆除整理4400亩的年度任务量。

在环境宜居方面,桂城大力推进公园化战略,持续提升城市品质,累计建成公园180个,占地达6000亩,其中体育公园32个,绿化管养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2.5平方米。

在民生工程方面,桂城始终坚持大手笔投入,尤其是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关注的重要领域。其中,自2016年起至今已陆续完成新建、扩建中小学校17所,总投入超25亿元,提供了超2.2万个优质学位;“合作办医”项目一期省医南院修缮改造工程顺利完成,“省医就在家门口”的15分钟医疗圈将逐步形成。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城乡融合的薄弱环节。针对于此,2019年以来,桂城累计向社区划拨了240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支持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在此基础上,桂城建立起乡村振兴项目库,共收纳了298个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含环境提升、停车场建设、车位划线、社区物理围蔽,以及公园、公厕提升等。

为充分挖掘本土传统文化,打造乡风文明的发展环境,桂城正按照“一村一品”,因地制宜打造夏南一、平东、夏东、叠南、叠北、凤鸣北区、南约、西约、中区9个示范点,形成了“9+N”的美丽宜居乡村第一梯队。

目前,夏南一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项目硬件建设基本完成,并增设了具有乡风民俗特色的文化宣传,生态宜居的魅力岭南水乡初步建成。22个农村社区基本已经完成了物理围蔽,共计设置主要车辆出入口近300个,有效强化了社区的精细化管理。

通过系列工作的推进,桂城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正逐步成形,农村人居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在城市中游山玩水,在公园里工作生活”的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

直面发展瓶颈

探路中心城区城乡融合

“面向未来,紧握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全域同城化和"双区驱动"等重要发展机遇,桂城要在更高站位上谋划和定位桂城的未来发展,强化桂城作为南海中心城区的区位担当,扛起南海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大旗。”麦绍强说。

从地理位置来看,桂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基础也有条件。目前,桂城城市化程度在南海七个镇街中最高,同时辖区范围内45个社区中,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分别有23、22个,分布较为平均,更有利于城乡融合工作的开展。

如今,桂城土地开发强度已超60%,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成为制约桂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比如,城乡空间规划系统性不足,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划分不够合理,公共配套水平不高,城市对乡村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乡村的集约化程度较低等。“这也要求桂城需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依靠改革啃下这些发展的"硬骨头",拔出这些"硬钉子"。”麦绍强说。

南海区委办(区府办)副主任、区委农办常务副主任丁坚在解读《实验区实施方案》时表示,当前南海土地开发强度过高,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村级工业园发展模式须加快提升。桂城拥有一支善战的主力军,更应结合现有发展优势,为城乡融合改革探路。

另一背景是,今年是广东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南海对乡村振兴的要求也从“干净整洁村”提升至“美丽宜居村”,更重视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与幸福感。村庄洁美是美丽乡村最基本的要求,桂城将从乡村内在与肌理着手,让“清脏、治乱、增绿”成为乡村美化改造的三部曲。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桂城将辖区105个经济社划分为173个片区;对全街道130座农村公厕建档造册,投入资金5000万元重点开展85座农村公厕改造或重建;试点推进雨污分流工作,叠北东胜村、三山北区渔村、夏东涌口等示范巷及第一批改造共完成管网铺设3.7公里,推进12条城乡黑臭水体整治片区水环境整治提升。

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卢启良表示,为更好完成人居环境整治任务,桂城将抓住两个“突出”,做好五个“强化”,即突出问题导向、工作重点,强化生活垃圾治理、督查考核机制、工程项目跟踪、上下联动协同、执行村规民约。

以强化生活垃圾治理为例,一方面,桂城将落实“三清理”常态化,从即日起,各村居、经济社要集中人力物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做到每两周开展一次“洗村”行动,对卫生黑点做到坚决清、及时清;另一方面,按照省农村人居环境考核要求,2021年要实现农村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同时每条自然村至少建有一个垃圾收集点,由桂城市政管理办结合垃圾分类安装垃圾分类亭。

加快要素流通

推进“公园城市”战略集聚资源

随着桂城城乡融合工作的深化推进,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空间布局优化成果将进一步显现。可以期待的是,未来,更多的发展要素将在桂城城乡间自由流动,发展成果将更进一步与群众共享。

按照计划,桂城将对城乡空间进行结构性调整,以村级工业园改造为实现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进超万亩的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和超万亩的连片旧村改造,促进空间格局全面优化,通过打破“旧世界”,重建“新世界”,重新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空间再造、载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赋能产业发展,提升都市品质。为此,桂城提出要立足“金融+总部+科创+文创+研发”的产业定位,坚持招商引资与改造提升同步推进,重点支持和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品质先进制造业,以及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现代信息服务、工业设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为新兴产业开辟绿色通道。

经过多年的发展,作为人口、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桂城更深谙环境对产业、人才集聚的重要吸引力。接下来,桂城将全面推进“公园城市”战略建设,以63公里长的滨河景观带建设以及千灯湖公园、三山森林公园、文翰湖公园3个超千亩绿心为重点,打造集生态、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

同时,未来三年,桂城将全力推进一批拥有桂城特色和城市品质的特色网红打卡点建设,以点带面打造网红城市;乡村建设要以项目为抓手,突出“一村一品”,打造更多融合乡风民俗和现代元素的特色精品示范社区,让乡村振兴落到实处。

为做实一批民生工程,未来三年,桂城将谋划和推动一批超100亿元的教育、医疗、文化硬件设施建设,不断缩小城乡配套差距,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优化村域学校建设为例,未来三年桂城将投入4.8亿元,完成6所原村域学校的扩改建,持续改善原村域学校办学条件,让所有村域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以及教学资源都能达到城区学校水平,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推动教育更加公平普惠。同时,桂城将在文翰湖片区建设一家高品质国际医院,并布局3个社区卫生服务区域中心,新增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建设,加强社区各项医疗配套。

麦绍强表示,各社区、村居负责人要拿出底气、硬气和勇气,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群众热情,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建设,实现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聚焦

22位社区书记的一堂现场课

“铺设一米沥青路需要多少钱?”“石板路的砖选择多大规格最合适?”“社区里的垃圾分类怎么推进更能让居民接受?”

11月17日,在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召开全面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下称“实验区”)建设工作大会召开前,桂城22名农村社区书记走进社区一线,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场课。

在这堂课上,社区书记先后来到桂城中区西江社区、夏东三洲社区、夏南一社区和石(石+肯)二村,学习当地乡村振兴工作的好经验,为接下来因地制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奠定基础。

借鉴“干货”加快本村改造

“这里是我们正在建设的西江体育公园、口袋公园项目,村民们到时候沿着西江体育公园就能走到翰林湖公园。”中区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位置是该社区利用闲置地规划的,目的是改变这里杂草丛生、脏乱差的现状,还村民多一点休闲空间,还会配套篮球场、健身体育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

除了公园的建设,行走在中区社区还能见到不少美景——清澈见底的西江大塘、修葺完善的祠堂、塘边大树下乘凉闲聊的村民和干净整洁的村道。

“环境改善了,但如果村民的意识没有提升,后续反弹,怎么解决?”平胜社区相关负责人也有自己的疑问。这是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中最常见的问题。

中区社区有自己的解决办法。比如制定村规民约,对环境卫生、道路交通、房屋土地、治安等都有细化约束,如果未经批准而乱占路面的,居委会将立即责成当事人即时清理,若当事人拒绝,居委会将派人清除堆放物,并收取1000至5000元/次的清理费用。

有了自治公约的约束,中区的道路交通环境畅顺了很多。偶有杂物堆放的现象,也由集体组织及时清理,以示公平公正。

“这样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大家一起维护社区的卫生整洁。”南约社区党委书记劳永冠受到了启发。他说,南约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很多,保持环境整洁也是一大难题,可以借鉴这个方法根据南约的实际来操作,拉动大家的参与性。

夏南一社区同样给大家带来启示。夏南一社区位于佛山一环东侧、海五路以南,与广州荔湾直线距离仅2公里,15分钟车程可达广佛线金融高新区地铁站。过去,这里的发展与周边环境发展不匹配,村内居住环境较差、道路狭窄、停车位少。

如今走进该社区,龙船会改变了以往的旧外墙面,变身为中式古典风格建筑,外部装饰巨幅龙船壁画,配有风雨棚架与假山石等装饰,散发出浓郁的复古水乡味。

夏南一社区的改变不止如此。到今年11月,该社区“生活里”外立面改造工程、幼儿园工程、机电站工程,文思广场、清风亭广场、安宁桥修复工程以及EPC部分工程项目已基本完成;“三线”整治方面,临街主线路已落地,各个村小组新的路由线路已经架设完毕,社区于11月15日对旧线路进行逐一拆除。

“我们一直希望留住乡愁,现在看来要文化、硬件设施和提升村民素质一齐抓。”凤鸣社区党委书记覃灿斌认为,夏南一社区给他的启发很大,如何“用文化留住乡愁”也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凤鸣北区渔村是南海最后一个纯渔民的村落,这里的居住环境确实比不上周边的高楼大厦。”覃灿斌介绍,2017年,他尝试通过南海区驻点团队直联工作竞争项目获得资金支持,将一间旧鞋厂改造成渔业文化展馆,传承渔业文明、保存渔业文化遗产,也为渔民们留住乡愁。

这只是他推进凤鸣社区城乡融合的一小部分,接下来如果提升村民的意识是他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助力城乡融合实践

22位社区书记每到一处参观社区,都认真听、仔细看,直观地了解示范村(居)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也剖析自身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找差距、学经验。

参观过程中,叠北社区党委书记庞朝汉一直对“水”很感兴趣。他说,叠滘扒龙船历史悠久,水就是叠滘发展的灵魂,接下来将结合叠北的实际做全面规划和深化改造,改造沿河岸边,保障今年底可以全部完工没有淤泥,道路两旁也要铺设鹅卵石,为村民提供宜居的环境。

近年来,桂城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突出社区的历史文化、乡风民俗、区位特色,开展夏南一、平东、夏东、叠南、叠北、凤鸣、中区、西约等村居乡村振兴片区规划改造和特色项目。其中,夏南一特色精品示范村打造自然、生态、宜居,且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叠南、叠北社区开发集古村落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水乡文化体验区;平东社区突出玉器产业特色改造,夏东社区结合“映月新城”开展景观改造等。这些项目都让桂城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工作更有特色、有韵味。

“我们社区对堆放杂物的空地清理后,利用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修建公园、停车场等设施,计划修建公园12个、大型停车场2个,修建道路里程约1.7公里,共利用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约1330万元、社区配套资金约570万元。”石(石+肯)社区党委书记伦耀波介绍,如今人居环境提升、村民出行更加方便,得到一致好评。

“我们近期正围绕北区渔业文化元素开展规划设计,并落实居民自治公约开展推进建设美丽和谐新社区的生态振兴,推进"河湖五清"和"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覃灿斌表示,接下来,凤鸣社区还要在整体环境整治上下功夫,通过环境的改变来提升村民的素质。

“我们南约社区还有一个旧公园,我们打算好好改造一下,把它作为社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劳永冠表示,南约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全面服务好外来务工人员,整改好人居环境。

■数读

桂城城乡融合新进展

1.村级工业园拆除整理

桂城近三年累计完成拆除整理村级工业园8325亩,其中5000亩属旧厂房改为产业类,占比达60%,今年已提前完成拆除整理4400亩的年度任务量。

2.产保区改造

已启动或实施改造区域涉及17个农村社区,澳门城、爱车小镇地块先后通过混合开发的方式成功出让,开创全国先河,总面积1.43万亩的产保区已完成1325亩的改造。

3.公园绿化

桂城持续提升城市品质,累计建成公园180个,占地达6000亩,其中体育公园32个,绿化管养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2.5平方米。

4.“三清三拆三整治”

2019年以来,桂城累计向社区划拨了240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支持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在此基础上,桂城建立起乡村振兴项目库,共收纳了包含环境提升、停车场建设、车位划线等298个建设项目。

5.文明风尚

桂城在南海区率先启动“五星文明家庭”评选工作,活动覆盖22个农村社区,共评选出超1万户星级文明家庭,并动员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10万人次。

6.学位供给

自2016年起至今已陆续完成新建、扩建中小学校17所,总投入超过25亿元,提供了超2.2万个优质学位。

7.慢行系统

桂城辖区范围内,三山大道、宝翠北路、华成路等一批市政路网完成建设,累计建成慢行系统超60公里,建成污水管道364公里。

8.美丽宜居乡村

按照“一村一品”,桂城因地制宜打造夏南一、平东、夏东、叠南、叠北、凤鸣北区、南约、西约、中区9个示范点,形成了“9+N”的美丽宜居乡村第一梯队。

撰文:李欣肖莎莎杜建新吴子棋摄影:戴嘉信

新闻推荐

水口水道流域治理有成效2017年1号市委书记市长环保督查令解除

羊城晚报讯记者张闻报道:11月4日晚,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在官网公布,鉴于水口水道水质达到督查令要求并逐渐向好,佛山市...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南海桂城将加快建设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先行示范区 城乡融合再提速 构建发展新格局)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