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中医顺德医院以高效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模式,打造粤港澳(顺德)中医药转化医学协同创新平台。受访医院供图
在冲刺2020年第四季度、阔步向“十四五”迈进之际,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下称“广中医顺德医院”)喜讯频传:新院区建设项目奠基开工、粤港澳(顺德)中医药转化医学协同创新平台启动建设、12个专科入围顺德区医学(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而这背后,是“政校合作”以来,广中医顺德医院取得跨越式发展的生动缩影。
2017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与顺德区政府正式签署协议,合作共建顺德中医院,开启了顺德医改的新篇章。过去3年多时间里,广州中医药大学选派了多名优秀骨干,加入到医院的管理班子中,并精挑了11支大学体系内顶尖的专家团队协助医院提升技术水平,广中医顺德医院也不负期望,在专科建设、技术科研乃至文化建设等方面焕然一新,成为顺德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撰文:欧阳少伟梁丁瑶吴仙娜
名医帮扶指导
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稳步推进
自政校合作以来,秉承“人才强院,科技兴院”发展战略,广中医顺德医院新的领导班子与全院职工众志成城,紧抓历史机遇,释放创新动力及效能,实现医院的医、教、研水平全面提升。
2017年,“政校合作”一开始,广中医顺德医院在肿瘤科、骨伤科顺利通过佛山市培育项目验收基础上,将这两个科室高标准定位,分别按国家和省重点专科标准高标准打造。同时,该院还凭借合理的规划和专业技术水平,构建重点专科矩阵,胸外科、麻醉科、康复科、脑病科、消化内科、治未病科、心血管内科等在2017年成功跻身顺德区第三周期医学(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如何充实重点专科的建设内涵?广中医顺德医院积极向大学借脑、引智。
广中医顺德医院肿瘤科成立于1983年,为全国最早成立的县级肿瘤科之一,在2016年获得佛山市国家级重点专科培育项目,为顺德地区目前唯一在建的国家级重点专科。
2018年,通过政校合作,广中医顺德医院以柔性人才引进模式,专门引进了全国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团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丽珠教授团队。该团队以固定每周安排一名专家在顺德出诊、每周固定1—2次的学术指导,推动肿瘤科在医、教、研方面全面提升。
2019年,随着“政校合作”不断深化,广中医又派出广东省百名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全国优秀中青年学者、血液病青年领军人物蓝海来到顺德,担任医院副院长。来顺德前,蓝海已是广中医第一临床医学院及广中医第一附属医院团委副书记、大内科党支部书记。来顺德后,蓝海发挥敢闯敢干的创新精神,带领广中医第一附属医院的血液肿瘤治疗团队继续技术帮扶,补强原来顺德中医院血液病专科化治疗不足的“短板”,使顺德区内病人能够直接获得国内一线专家的诊疗服务。
名医助力为广中医顺德医院肿瘤科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目前,该科室尤其凸显中医康复治疗理念,包括采取中医灸法、中医运动疗法、中医音乐疗法等手段,科室还为此开辟出专门的治疗区域,使治疗更加规范、系统。同时,肿瘤科室还创新设置肿瘤营养专业调理师,建立营养师查房制度,此举措也是开国内肿瘤治疗先河。从患者入院开始就进行营养评估,建立个人营养档案,在患者治疗前、中、后都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通过合理的营养指导,解决肿瘤病人的慢性消耗这一治疗难题。
借力名医力量,在其他专科建设上也取得了硕果。早在2018年,围绕康复专科建设,借力医院加入岭南针灸推拿联盟契机,广中医顺德医院就与符文彬教授团队开展合作。作为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针灸学会会长、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符文彬曾创立“疏肝调神针法”“心胆论治针灸术”“精灸技术”,并倡导“整合针灸学”,提出“一针二灸三巩固”的针灸阶梯临床治疗模式,对针灸治疗肥胖、痛症、失眠及抑郁相关病症临床和理论研究有较深的造诣。
今年9月,符文彬教授经验顺德传承基地暨肥胖内分泌专科揭牌,这意味着今后不仅顺德市民可以在该院一门诊享受省级中医诊疗服务,解决肥胖、内分泌等疾病困扰,顺德中医同行还可以主动接受符教授经验的规范化指导和培训,提升中医诊疗技术,实现顺德中医的大传承。
“我们充分利用大学技术团队的引入,每周定期安排团队专家出诊接诊,参加临床业务,开展技术指导,通过专家带动,全院业务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人民群众也受惠于合作共建成果。”广中医顺德医院党委书记李建国介绍,医院骨伤科在2018年底通过省重点专科验收,2019年底医院脾胃病科、心血管科、临床药学成为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今年11月,顺德区第四周期医学(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名单发布,广中医顺德医院共有12个专科入围,在全区公立医院排名前列。其中,医学检验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等专科成为新一批重点专科培育对象,从区级、市级、省级到国家级,广中医顺德医院学科建设结构更趋合理,为医院迈向“十四五”奠定了坚实基础。
机制创新引领
粤港澳中医药转化医学平台成功落地
除学科建设突飞猛进外,该院在科研成果转化上也展现新气象。广中医顺德医院院长王大伟介绍,医院目前已拥有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中医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1个“政校合作”团队的引进也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技术人才支持。
在2019年,广中医顺德医院以联合科研攻关、加大医疗科技投入、整合科研、临床等多方力量为主要抓手,科研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无论是SCI论文、还是各类科研奖项,均较2018年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论文发表方面,该院共发表了12篇SCI论文,总影响因子达37.9分,其中有两篇影响因子高于5分。科研项目方面,2019年该院共有38个课题通过立项,其中王大伟主持的省中医药局重点项目和副院长徐建华、骨伤研究室孙丙银、骨伤四科副主任冯学烽主持的3项省部级课题均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认定。
紧扣健康中国目标任务要求,广中医顺德医院还以改革创新为着力点,主动融入省级高水平医院、珠江西岸区域中医类医疗高地及大湾区建设,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并积极探索稳定高效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模式。
2019年12月,佛山市顺德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19年度顺德区竞争性扶持人才项目获奖名单,广中医顺德医院申报的《粤港澳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项目赫然在列,并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获最高50万元的项目扶持金额。此后,该院申报的《粤港澳中医药转化医学平台湾区合作与政校合作新模式下的人才发展战略》,又获得佛山市竞争性扶持人才项目立项,资助金额50万元。
在上述科研立项基础上,今年年初,广中医顺德医院作为佛山全市唯一入选的医疗卫生单位,被认定为2020年佛山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名单。3月底,广中医顺德医院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并出台了管理办法和建设方案,全力推动一批短中期见效、带动力强的科技成果在医院落地转化。管理办法明确,对科技成果直接转让或许可使用的收益比例分配中,成果完成人(项目组)将达到90%。
据了解,《粤港澳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项目由广中医顺德医院牵头,与广中医、香港浸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合作,目标是建设扎根顺德,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药转化医学平台。
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预计投入500多万元,建成面积约320平方米,分设公共实验区、微生物实验室、高效液相色谱室、气相色谱室、药物基因检测实验室、药物浓度监测室,配置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多通道荧光定量分析仪和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等相关仪器的实验室。
转化医学协同创新平台则计划通过将学校优势资源(高端仪器、研发能力等)与医院优势资源(临床医疗技术)相结合,以先进科学的方法和前沿研究,加强粤港澳人才资源共享,设置转化医学研究专项,实现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技术共用。
今年10月22日,“粤港澳(顺德)中医药转化医学协同创新平台”“广中医顺德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正式启动建设。“今后,更多的中医药研究成果将在这里孵化并投入临床使用,同时,借助博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基地优势,更多高端人才将在这里聚集,助推顺德医疗高质量发展。”王大伟欣喜地告诉笔者。
李建国表示,展望“十四五”,医院将会在重点人才引进、重点平台搭建、重要项目建设三大方面加大力度,实现国家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同时,重点做好新医院的建设工作,加强中医药服务项目的开展,围绕顺德建设中医药强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医院乃至地区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以中医药为顺德群众谋健康。
新闻推荐
大数据指引家族企业“转身” “创二代”致力健康小家电研发生产,努力打造自主品牌
冯国正展示自己打造的“爆款”电饭锅。见习记者陈晨摄“这口锅是本年度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通过调节火力大小,它既能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