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鹏飞
12月4日,《桂城街道“公园城市”战略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发布,擘画了桂城公园城市建设的蓝图。《方案》显示,桂城今后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园城市”建设,建成公园350个,建成慢行系统100公里,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万亩,实现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至2030年,桂城全面建成自然与繁华共融、时尚潮流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高品质公园城市。
公园+品质:
桂城未来三年将新扩建24个市政公园
“从顶层设计开始,在规划阶段,就把不少于用地面积20%的公共设施、公园绿地及慢行系统纳入强制性管控内容,并与居住区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岑灼雄说,未来三年,桂城将新建、扩建24个市政公园,投资11.62亿元,建成不少于150个社区体育公园;投入超50亿元,建设63公里滨河生态走廊。与此同时,桂城未来三年投入超过20亿元用于环境综合治理,完成超过100公里污水管网铺设。
《方案》显示,桂城将全力构建“四湖三山、一环两带、点网密布”公园体系,新建扩建半月岛公园、尖东公园、平洲滨水公园、映月湖公园二期等24个市政公园,完善提升千灯湖公园、金融公园等19个现状市政公园完善。同时,桂城还将利用保利良溪、公庙桥、云禧园、爱车小镇、三山国际社区、澳门城等一批新建住宅项目,配建总面积超过500亩的19个综合性公园,推动公园建设向公共空间延伸,保障居住用地“3分钟见绿,5分钟见园”。
公园+生态:
完善串联生态的城市绿廊
构建“公园+生态文明体系”
“生态是公园城市建设的关键点。”岑灼雄表示,因而桂城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将通过打造水清岸绿的河湖景色、留住蓝天白云的优美环境、完善串联生态的城市绿廊来构建“公园+生态文明体系”。
在打造水清岸绿的河湖景色上,将锚固桂城水乡自然本底,治水筑景,加强水生态治理。在留住蓝天白云的优美环境上,坚持全面共治、源头防治,深入探索“产-治-排”联动的“猫头鹰监控系统”,建设国家标准空气监测比对站点、开展雷达扫描和臭氧比对研究项目、建设生态智慧“一张图”,为空气污染物来源、分布、精准削减提供大数据分析和精细化管控。
对大气颗粒物、臭氧、氨氮等重点污染源头进行精准打击,建设海三路、桂澜路道路降温压尘喷雾系统,切实改善空气质量指标,让市民同享蓝天白云。
公园+产业:
以四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公园桂城”的良性循环
打造公园城市,最终目的是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时,完成城市的更新发展。岑灼雄坦言,通过环境提升和城市功能的完善,以四湖为代表,形成了定位不同的产业集聚态势,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城市发展得越好,生活环境越发舒适,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培育出更强的产业,最后产业发展创造的财税收入,又反哺到公园城市的下一轮发展,实现“公园桂城”的良性循环。”
《方案》显示,将围绕环千灯湖打造金科产融合的城市中央商务区。聚焦金融、科创、总部经济等产业功能,强化社会资本与本地制造产业的对接融合,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创投生态圈;以“岭南水乡”为建设目标,文旅为核心主题,将叠水小镇打造成文旅新地标、岭南广府文化的体验地和独一无二的“龙船漂移”城市展示厅。
环映月湖片区将被打造创新城区新都心。《方案》显示,加快推进夏东、夏南一、夏南二等整村改造项目,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具有标杆示范作用的高品质产业载体,吸引可上楼的、附加值高、环境友好型的优质产业集聚发展,为新兴产业开辟绿色通道;以南海新经济小镇、南海建筑产业集聚区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引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闻推荐
擦亮“质造南海”品牌 助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南海现有168家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占全市龙头企业总数33.8%
一方制药生产的“肺炎1号方”被运输到国外支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西屋康达的轨道交通专用空调被安装在广西南宁地铁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