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现场,消防官兵正在奋力“灭火”。/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摄
文/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
通讯员李启明
去年“12·5”凌云山森林火灾后,一年来,高明区的森林防火体系正在发生变化:森防应急救援体系得到重新梳理,各部门职责分工变得更加明晰;信息化手段被广泛应用,组织指挥不顺畅问题迎刃而解;总数120人的高明区森林消防综合救援队正式成立,从此全区森防抢险应急有了自己的队伍;群防群控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切断野外用火风险……
组建“快反”队伍填补救援力量短板
今年11月19日下午,一场贴近实战任务要求的森林火灾应急救援演练在高明凌云山上展开。新组建的高明区森林消防综合救援队,成为本次演练的一抹亮色。从水带铺设、水泵操作到现场分工协作,救援队员们过硬的灭火技能素养一一展现。
这支森林消防综合救援队伍,是高明区吸取去年“12·5”凌云山火灾经验教训后,在镇街现有专职消防队基础上重新组建的一支森林消防综合救援快速反应“尖兵”。它成功填补了高明区长期缺乏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的短板,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够快速应对、高效处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高明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证这支快反“尖兵”在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区森防指制定了“一日一小练、一月一拉动”训练要求,每月都会举行一次无预警拉练,让队员到大山中寻找、扑灭火源,锻炼他们登山灭火能力,并熟悉高明区每一座山头情况。
引入新工具畅通前后方指挥
11月19日举行的森防演练,指挥部设在山脚,参与灭火的队伍分散在几公里至十几公里的山上。火场环境下如何隔空指挥各支灭火小分队?区森防指今年新引入的信息化装备派上用场。
现场可见,通过专业对讲机,指挥部下达的每一条指令都能清晰传输到前方扑火队;扑火队携带的单兵图传和布控球设备,则让后方实时看到前方场景,随时调整救火指令;整场演练,前后方信息交流通畅,去年“12·5”火灾中暴露的前后方应急通信和现场实况传输不力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到场观摩指导演练的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曾建新表示,演练采用的信息化手段,充分展现出高明区森林防灭火改革成效,对全区打好打赢森林防灭火攻坚战助益良多。
完善指挥机制
科学有效应对
无论是新组建的应急救援力量,还是对讲机、单兵图传、布控球等新工具,都是本次演练中高明区展现的直观变化,更深层次的森林防灭火指挥、响应机制体制成效一样明显。
高明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过往暴露的应急响应联动不及时、各级职能不清晰问题,对全区森防指挥机构进行了重新完善,把区森防指成员单位编成18个工作组,分别负责综合协调、救援力量、技术保障、火情观察、后勤保障、气象观测等具体工作,印发《高明区森林火灾应急响应工作责任手册》《高明区处置森林火灾应急等级响应联动机制》等文件,明确各个森林火灾等级各成员单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一旦出现火情,能联动及时、处置快速。
此外,区森防指还通过压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了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全区26名区领导、67名镇街领导落实了包山头制度,各主要进山路口也设置了森林防火临时检查点,严禁火源进山。
高明区森防指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抓好森林特别防护期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的森林火灾防救体系,全面提升高明区森林防灭火能力。
新闻推荐
从厨师到经理 “幸福哥”华丽蜕变高明农民工入选全国优秀农民工拟表彰名单
庄幸福在电脑前工作。/受访者供图佛山日报讯记者麦衍勤报道:记者昨日获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公布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