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洞村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堂矗立在村道旁。/佛山日报记者曹忠信摄 扫码查看视频。
文/佛山日报记者何志勇
秋冬季节下的高明区更合镇小洞村,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让人流连忘返。村中的文选楼、革命烈士纪念堂、革命烈士纪念碑、梁氏宗祠、大奎阁等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小洞村历经革命岁月,涌现许多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的见证。
小洞村去年成为高明区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之一,以“有故事的红色步行博物馆”为主题开展建设。“我们将全力盘活村中多个红色文物保护单位,打造红色文旅产业。”小洞村党委书记陈敬培表示,今后,小洞村将力争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发展旅游业,打造成一个融参观、学习、培训、旅游、体验、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文旅乡村。
红色资源丰富化身示范乡村
在革命年代,小洞村由于地处高明与周边地区的通衢地带,加上位置偏远、四面环山,成为高明革命的摇篮。位于小洞村下辖塘角村民小组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选楼,就见证了中共高明县第一次代表会议的召开,是高明地区近现代农民革命重要历史事件的活动场所。此外,革命烈士纪念堂、纪念碑,梁氏宗祠等文物单位同样见证了不少高明革命事件的发生。
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让小洞村把保护历史文物当作发展的重要内容。小洞村一直有自主出资修葺红色文物的传统,并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维持建筑原貌。
不过,区位偏远也让小洞村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阻碍。陈敬培表示,小洞村距离高明中心城区较远,村中集体经济薄弱,年轻一代都外出务工生活,小洞村人气一度相当冷清。人气不够导致村民对村务的关心不足,村中人居环境欠佳,干部群众一度对小洞村未来的发展感到迷惘困惑。
2019年,高明在全区范围内举行乡村振兴擂台赛,每个镇街选出一个村作为示范创建村来打造。小洞村抓住了这次机会,利用村中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与一众乡村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高明区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之一。
之后,小洞村“两委”干部带领全体村民向人居环境“宣战”,通过持续落实“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成功将小洞村的人居环境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小洞村按照示范创建村的部署,用3000万元的建设资金、以“有故事的红色步行博物馆”为主题提升村中的环境。其中包括将革命烈士纪念堂建设为高明革命历史展览馆,并新建一个农耕文化馆。
环境焕然一新文旅产业起步
经过大半年的施工,目前小洞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项目已基本完工。打造成高明革命历史展览馆的革命烈士纪念堂不仅内外部环境焕然一新,展陈内容也已经布置完毕。位于纪念堂对面新建的农耕文化馆同样也已经建设完成,目前展陈内容正逐步完善。
在完成对历史文物修葺的同时,小洞村也将示范创建村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利用建设资金组织干群持续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厕所革命”、村级污水治理等措施,让小洞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完善。
持续改善的环境,加上革命烈士纪念堂、纪念碑、农耕文化馆、文选楼等红色文物点,小洞村连片打造的红色步行博物馆初现雏形。目前,小洞村已经策划成立公司,后期将以公司运营的模式,以红色资源为基础,开拓农旅项目。小洞村还将充分利用完成股份制改革的契机,统筹集体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特色农产品销售等,都是今后小洞村文旅项目的内容。
陈敬培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让小洞村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眼下,小洞村已着手申请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如果申请成功,小洞村的文旅服务水平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小洞村也将积极探索产业振兴的方法路径,牢牢抓紧环境变美的发展基础,积极带动村民致富。
新闻推荐
一煲冬瓜盅 满口尽鲜甜荷城街道津鲜食馆改良冬瓜盅做法,吸引各地食客前来尝鲜
冬瓜盅及其使用的材料。/佛山日报记者薛家瑜摄文/佛山日报记者冯慧雯天气转凉,总想与三五知己围在热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