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三水 > 正文

乡村产业振兴的“三水三招”运用数字科技、智慧外脑和融合之道,构建乡村产业发展新体系

来源:今日三水 2020-12-14 07:20   http://www.kcqsx.com/


芦苞涌滩涂地改造的花海公园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游玩。花海经济已成为三水发展乡村游的一张好牌。/佛山日报资料图片康喜莱蔬菜专业合作社社员正在种植无土栽培白菜。/佛山日报资料图片

文/佛山日报记者梁欣莹

在“十四五”即将到来之际,三水区在乡村振兴方面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19年三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77.9亿元,与“十三五”初期的2015年相比增长13.9%;农、牧、渔业产值比例由2015年的29:44:21调整至2019年的29:33:35;2019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0537元,相比2015年增长46.4%。

乡村经济活力的迸发,源自三水的“试点担当”。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兴旺。自2018年成为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县区级试点以来,三水全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立足农业园区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立足渔业资源优势力促水产业智慧化,立足三大片区推动农旅文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和效益,构建乡村产业发展新体系,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农业园区化:数字智能提升现代化水平

在白坭镇沙围村的西江农业园核心区,有一个由外而内都充满科技感的产业园——康喜莱现代农业产业园。从露地到蔬菜种植大棚,水肥一体化、无土及氢水栽培、吊蔓种植、轨道喷雾、轨道车等现代农业科技让人目不暇接。这里的水培蔬菜每年产值高达4万元/亩,高值药材金线莲的干货零售价达到5000元/斤。

自2019年康喜莱现代农业产业园启动建设至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调研团、课题组和观光团络绎不绝,康喜莱蔬菜专业合作社创办人李广彬也逐渐将发展重心从位于白坭镇岗头村的传统生产基地转移到康喜莱现代农业产业园。

西江农业园是白坭镇乡村产业振兴示范点,康喜莱现代农业产业园则是其依托当地龙头农业企业康喜莱蔬菜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成功模式,打造的以数字智能科技栽培高值农产品的试验田。

推进农业园区化、集约化发展,并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是三水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

去年,三水提出打造三水渔世界产业园、三水区渔业产业园、北部蔬果科技产业园、西江农业园以及乐平农业园五大现代农业园区。前两个为规划新建园区,后三个为巩固提升园区。

今年以来,三水重点推进三水渔世界产业园启动区建设。目前,1287亩的生态健康养殖小区项目正在建设当中,计划总投资近4亿元、由三水区合洋水产有限公司自主建设的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配送等产业融合项目首期工程正抓紧报建,准备动工。

作为三水农业转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李广彬表示,必须继续以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科技富农为引领,创新优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书写新时代三水农业故事。

●水产智慧化:政产研联手赋能高质量发展

从高空俯瞰西南街道青岐村,水产养殖面积达13000亩的三水区渔业产业园蔚为壮观。11月下旬,坐落于产业园核心区中北部的“智慧渔芯”落成启用,集渔文化展示、科技研发、双创孵化、培训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将打造成为辐射广东乃至全国的水产科技研发新平台。

三水希望借助“智慧渔芯”,加大良种良法培育和推广力度,破解区内水产业低效能、低附加值等发展困境。

地处三江汇流之地,三水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具有淡水水产养殖的天然优势。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虽然水产养殖业已成为三水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但尚未真正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效用。

作为三水发展淡水养殖业的重要载体,三水区渔业产业园当仁不让地成为先行示范点。去年,产业园引进三水首个水产业院士工作站——林浩然院士工作站。如今,这个由政产研多方抱团共建共享的“智慧渔芯”,将为三水推动水产业智慧化的进程提供更全面强大的科研力量支撑,让智慧赋能产业发展的路径进一步体系化,更加可持续,推动淡水养殖实现高质量发展。

随着“智慧渔芯”正式启用,水产业智慧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最近,“智慧渔芯”运营方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分别与林浩然院士工作站、珠江水产研究所合作开发的“鼎鳜1号”“禾花鲤(石鲤)”通过了专家现场评审,企业自主选育的国家新品种增至4项。

未来,三水区渔业产业园的高附加值鱼类家族将有更多新成员加入。

展望全区,无论是对于养殖大户、龙头企业还是产业园区,三水近年来都在不断鼓励、引导他们向高值水产品类转型。据统计,目前全区加州鲈的养殖面积从2000亩增至1万亩;相比2015年,2019年全区渔业产值占比已反超种植业和畜牧业。

●农旅文融合:以乡村新业态引爆增长点

近日,乐平镇大同湖生态示范区引进的首批乡村文旅项目之一、小型马术场已进入试运营状态。项目正式对外运营后,有望再度拉高乐平乡村振兴的人气和财气。

作为全市唯一的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乐平通过规划布局“一轴两片四段24节点”乡村振兴示范区,建成粤韵花海等新景观景点以及禾安村等一批特色村庄,形成了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主的特色文旅产业。2019年,乐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旅客超过50万人次,带动辖区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收入超过7000万元,带动镇内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农民增收致富。

以农旅文融合发展带旺乡村的故事并非孤例。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三水依托三大示范片区建设成果,深入挖掘农业、生态、民俗、工业、历史文化等特色资源,持续推进农旅文融合发展,打造城市生活新空间、乡村经济新极点。由此引爆的乡村游热潮,让不少默默无闻的乡村晋升为网红村。

记者从区乡村振兴办公室获悉,目前三水全区已重点引入10个农旅文融合产业项目,一批初具规模的农家乐、渔家乐集聚发展,乡村经济活力不断攀升。2019年,三水乡村观光旅游人气高涨,节假日期间累计吸引游客30万人次;今年9月27日,2020年三水旅游文化周暨乡村振兴巡礼系列活动的启动盛况吸引超千万人次观看网络直播;今年国庆期间,三水迎客63.44万人次,同比增长24.07%,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6.22%。

综合型宠物游憩特色田园基地投资方负责人普英民表示,他们之所以选择落户乐平大同湖生态示范区,是因为周边丰富的文旅资源和项目形成的聚集效应,让他们看好这里发展前景。

在新的产业生态带动下,三水乡村正逐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闭环。

新闻推荐

三水华侨中学35年坚持开展书法教育,传承书法艺术 练字炼心 立字立人

12月4日,三水华侨中学礼和中国书法馆内,书法老师梁炳伦向学生讲授隶书临摹的要点并进行示范。12月4日,三水华侨...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 乡村产业振兴的“三水三招”运用数字科技、智慧外脑和融合之道,构建乡村产业发展新体系)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