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顺德 > 正文

万亩奔腾丨对接南站 广佛融合新极点



村改让陈村勒竹社区地理优势凸显,迎来发展新机遇

策划/珠江商报记者黄琨 文/珠江商报记者赵鹏

“虽然之前站在自家楼上就可以看到广州南站,但要过去还是很绕,海华大桥通车后就不一样了,一脚油门就到那边了。”勒竹股份社理事梁顺意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勒竹人,这几年一直关注海华大桥的建设情况。他坦言,“南站成了勒竹人家门口的高铁站了,出去旅游方便多了。”

海华大桥经陈村勒竹社区,跨陈村水道连通番禺。勒竹社区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珠江商报记者周焯杰摄

海华大桥通车勒竹大有可为

今年6月30日下午,海华大桥正式通车。作为顺德对接广州南站最便捷的道路,海华大桥建成通车后,从顺德陈村到广州南站的时间将从30分钟左右缩短到最快5分钟。

海华大桥起点位于勒竹社区,广州南站的巨大流量将通过海华大桥流向三龙湾,而陈村就是第一站。海华大桥西侧所在的勒竹片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9年,陈村镇以“村改+”思维成功推动勒竹村改项目,连改带征,与原有政府储备地形成连片土地,在勒竹社区打开了2000亩广佛融合界面。海华大桥建成通车后,海华大桥勒竹片区的2000亩广佛融合界面将大有可为。

海华大桥之外,还有更多广佛全域同城化的交通项目正在推进。横五路接番禺汉溪大道桥梁(番湾大桥),未来将成为贯穿顺德北部(乐从、北滘、陈村)连接广州南站的交通大动脉。途经陈村的广佛环线将开通,到2021年底,陈村将有3条轨道直通广州南站。5分钟直达广州南站、一小时抵达湾区主要城市的交通格局离陈村居民越来越近。

2019年10月27日,勒竹社区村改方案通过表决。/勒竹社区供图

村改为封闭小岛打开发展大门

“之前勒竹被称为陈村的"西伯利亚",发展落后。”勒竹社区党委书记甘建峰谈及村改对发展的助推作用时感慨万千。勒竹之前只是一个岛屿,外出仅仅靠渡口,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前,社区内长期只有一条主干道,通行不便,缺乏与外界对接的路网,相当封闭。近年来随着私家用车的普及,停车难、通行难情况愈发严重。再加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整个社区发展比较缓慢,群众也希望尽快改变这种情况。2014年9月走马上任的甘建峰和班子其他成员通过调研发现,因为受到交通条件等的制约,同样是种植年桔,勒竹农户售卖价格仅仅是其他村居的80%。西部形成的旧居民区,整体形态落后,也制约了社区的发展。“当初村内的工业区只能引进一些低端产业,形态落后、效益低下,而且还存在污染等问题。”另外,相同面积厂房租金也低于邻村。“当时勒竹发展程度落后陈村一些村居达10年左右,班子一致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顶层设计和区、镇层面的大力支持。”2018年年初,顺德将村级工业园改造作为党委政府的“头号工程”,为勒竹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契机。勒竹上上下下通过不懈努力紧紧地抓住了这次机会。

据了解,勒竹村改征收地项目面积1373.7亩,其中工业区用地469.8亩、农用地903.9亩(含旧村居107亩),内有房屋308间、厂房155间。于2019年10月27日以83.39%的同意率顺利通过村民表决。如果最终落地将在广州南站5公里范围内的顺德粤港澳科技转化示范区,打开2.2公里的广佛对接边界,实现勒竹项目与周边储备地形成连片2000亩以上的广佛融合界面,打造陈村快速融入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的优质平台。勒竹村改征收地项目以“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旧村庄改造+发展性用地收储”的复合模式,成为连片征地、留用地指标置换商业物业的成功范例,为破解当前土地征收难题作出突破性探索。

勒竹村改征收地项目以“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旧村庄改造+发展性用地收储”的复合模式,成为连片征地、留用地指标置换商业物业的成功范例。图为勒竹工业区拆除现场。/珠江商报记者周焯杰

反对者转变为坚定的支持者

地处“1+4”广佛高质量融合发展试验区先导区、三龙湾核心地带,与广州南站片区一河之隔的勒竹,该走一条怎样的村改之路?“村改不但提升居民的经济受益,而且达成了社会共识、探索了新模式,最重要的是改出了大家发展的信心。”甘建峰认为,地理位置是勒竹最大的优势,勒竹村改要放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同城的背景下考虑,要努力为陈村探索村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落地的新路径。“与其他村居不同,我们不但要改造村级工业园,淘汰落后产能,还要改造旧村庄,同时推进发展性用地收储。”

2019年10月27日表决之前,勒竹社区与镇委镇政府不断完善改造方案,向村集体分析村改政策的利好以及改造效益,通过座谈等形式听取群众意见,耐心解答群众疑惑,最大程度争取群众达成改造共识并得到支持,为该项目顺利通过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和营造良好的氛围。

“仅仅座谈会就开了十多场,我们坚持落户,特别是将群众应享受的权益这块讲清讲透。”甘建峰回忆,部分群众对旧房屋和厂房拆除及土地收储均存在疑虑。50多岁的卢健棠也是其中一名,这位种植了20多年桂花树的农民,对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虽然培育树苗每年收入不是很多,但那是我用来安身立命的,如果土地收储了,我这把年纪能做什么呢?”卢健棠开始对收储政策不理解不认同,并且作为村民代表向居委领导作了说明。甘建峰带着村改规划图找到正在田间劳作的卢健棠,同他分析每一个细节的利弊。时间不长,卢健棠就从一名反对者转变为坚定的支持者,还主动现身说法说服其他人。另外一位村民一直声称临区一个重要地带开发收益高过勒竹,因此对现方案不认同。社区党委成员入户之后,大家当面一笔一笔算,结果发现勒竹收益更高,最后这位村民对村改方案也表示了赞同。甘建峰还透露,区镇均承诺,拿出最好的土地给拆除旧房屋的村民盖楼。

据了解,勒竹社区村改采取连片征地、留用地指标置换商业物业的方式,达到了长短期收益的较好平衡。村改之前每个股东每年仅能分得1500元左右分红,虽然村级工业园区每年有1200多万元租金收入但其可持续性较差。村改方案通过之后,每个股东有33.7万元一次性分红。此外,勒竹将拥有约8.5万平方米商业物业,这会成为集体的长期收益项目。

借力村改促进村居全方位发展

近年勒竹社区内推进的重大基础设施征地提留地开发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已完成收地、平整、围蔽工作,初步满足上平台的条件。村改和提留用地开发的顺利推进,既解决了村级工业园区规划落后等历史问题,又整合和盘活了土地,为路网建设及规划配套接轨广佛创造条件,提升了提留用地价值,更促进社区产业升级、改善环境,让集体收入再上一个新台阶。

勒竹借势村改促进了村居全方位发展,对此勒竹股份社理事梁顺意感受很深。华泰路北侧地块土地收储围蔽十多年了一直未有开发利用,该地块杂草丛生、蚊虫滋生,变成了社区的一个卫生黑点,每年社区都要投入经费对此处进行卫生保洁和除四害等工作,群众反映意见较为突出。

“现在通过争取上级政府的全额支持改造成停车场,方便了附近学校家长停车,环境改善了,住在附近的群众心情也好多了。”据了解,停车场可以提供90多个停车位,彻底解决了卫生黑点和停车难的问题。借着村改东风,勒竹努力让社区内外交通“活起来”,逐步实现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的全面畅通、无缝对接。社区先后完善了更美周家祠至更美环村路的接驳道路硬底化工程,佛陈路东延线辅道与赤花吉洲沙原道路接驳工程,更美路一巷、金华石街巷47号边巷、太盛路广珠西线边道路等五条街巷硬底化工程,勒竹公园一路后道路硬底化工程等路网建设10多处,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对辖区四个自然村共整治卫生黑点30多处,硬底化改造地块3处,在辖区中合计提供新的停车位约180个。勒竹社区利用书记立办项目资金,在辖区内增加了14支路灯,群众的出行更加安全和便捷。近两年完成了太盛村和更美村老旧自来水管网的更换工作,现阶段正在协调推进金华村老旧自来水管网的更换工作,勒竹群众的用水质量不断提升。对于路灯和老旧自来水管的问题,梁顺意坦言之前也反映过,但真正解决还是大力推动村改这几年。因为村改,很多老人没了后顾之忧,也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甘建峰介绍,居委通过活化旧社区办公场所,建成党群文化活动中心和基层文化中心,为党群共建共融和悠闲活动提供了重要的阵地保障;对太盛公园的老旧射灯全部更换LED射灯,在各个自然村公园里增加或更换乒乓球台、体育健身设施等16套,进一步满足群众运动娱乐的需求。“现在每天文化中心里人都是满满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从勒竹社区开车经过海华大桥,5分钟直达广州南站,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布点勒竹,勒竹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通过抢抓村改、提留用地开发等新机遇,勒竹正在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陈村勒竹公园高空俯瞰勒竹社区。/珠江商报记者周焯杰

故事

村民期待村改方案更快落地

梁顺意是土生土长的勒竹人,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而她作为股份社理事对居村的发展自然多了一份关注。因为敢说会说,很多群众也信任这位性格爽朗的大姐。

“现在当然开心啦,我家有四股,一次共能分红100多万元。”接受记者采访时,每当谈到村改,梁顺意总是笑得合不拢嘴。而近年来勒竹良好的发展势头,显然也让她非常满意。她告诉记者,现在家里有两栋楼出租,除了收租金,和丈夫都在打工,收入有了很大的提升。相比现在,梁顺意对勒竹过去的发展是不太满意的。无论是村容村貌,还是交通等基础设施,更不要说股东分红,都认为有很大改进提升余地。而正是村改让梁顺意的愿望都实现了。“刚听说时也持怀疑态度,怕只是画了一个饼,新的拿不到,旧的又没有了。”梁顺意对村改工作也有一个逐步了解的过程。

最后,她告诉记者,现在最期待的是村改加快速度,无论是旧房拆迁,还是承诺给的商业物业,越早落地越好。另外希望上级的基建扶持资金早点到位,让勒竹变得更美更宜居。

记者手记

村改推动勒竹融入广佛同城巨流

谈到村改,专家学者讲的一个共同点是土地存量、资本存量、工业存量的重新调整,也就是利益的重新调整,其难度可想而知。难能可贵的是,勒竹党委班子迎难而上,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村改新模式,殊为不易。

在这个过程中各方收获也是巨大的,首先显而易见居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未来的生活将更加美好;其次,村改方案的高票通过,为勒竹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使勒竹的地理优势真正能够展现出来,进而融入到广佛同城的发展巨流中;再者,通过村改,党群关系更加密切了,党的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提升,党在群众中的威望更高了。

新闻推荐

商用厨具 “炊烟”飘向海内外

顺德有600余家商用厨具企业,涌现出众多隐形冠军明日将成立行业商会,欲借助村改,抱团创品牌闯天下文/珠江商报记者曹开文...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万亩奔腾丨对接南站 广佛融合新极点)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