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大湾区金融保险科技峰会在禅城区举行,多个保险科技龙头项目签约落户。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罗湛贤
日前,第二届大湾区金融保险科技峰会在禅城区举行,吸引了国内知名金融保险领域专家、企业大咖参与。
2019年,佛山保费收入达606.6亿元,同比增长32.6%,增速位居全省第一。而禅城以全市4%的面积、14%的人口和18%的GDP,保费收入占全市比重达41%,保险深度12.53%,保险密度2万元,位居全国前列。
禅城作为广东首个保险创新发展示范区,提出将用5年时间争创全国保险创新发展示范区。禅城如何助推佛山成为全国“保险之都”?又将如何推动保险与实体经济融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生态
引进保险中介形成产业链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建设全国保险创新发展示范区有很好的基础。
自启建广东首个保险创新发展示范区2年多以来,禅城保险产业快速发展,共引进各类保险项目60多个,全区保险机构数量占全市比重达64%,保险发展生态不断完善。
纵观国内保险产业的空间布局,全国性的保险公司大多集聚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禅城要在短期内引进并非易事。但通过引进这些机构的区域总部,可以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目前,禅城不仅集聚了人保、国寿、平安、太平洋等主要的保险机构,还新引进了美臣保险集团南方总部、全天候保险服务集团南方总部、太平保险集团佛山总部。据统计,今年广东省银保监局批准佛山新设的6家保险公司市级区域总部,全部落户禅城。“这对本地保险机构的聚集和营造氛围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李凯说。
在扶持保险机构区域性总部的同时,大力引进保险中介也成为禅城的突破口。目前,禅城已引进润信保险经纪、创世纪保险代理、千百度保险代理等多家保险中介机构,在当天的峰会上,车车保险、合美惠保险经纪等国内知名的保险中介也携手入驻禅城。占比超过50%,形成了全市保险机构、保险中介、保险行业协会的集聚区。
“保险中介一般选择经济基础好、营商环境好、保险业发展基础好的城市布局,禅城作为佛山这座万亿城市的中心城区,对保险中介非常有吸引力。”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分析。
在李凯看来,打造保险创新氛围并非单靠几家保险机构,而是需要整个保险业服务体系作支撑:保险机构负责产品开发,保险中介与保险机构合作代销产品,保险科技对保险业进行科技赋能,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有了这种氛围,禅城保险业的土壤会越来越肥沃。”
此外,禅城区大力发展保险载体,推动建设了4家金融发展示范载体、5家金融发展载体和3家保险创新发展示范园,其中仅万科金融中心就进驻了平安人寿、泰康人寿、复星健康保险、润信保险经纪等保险机构近20家,年纳税超3亿元,成为佛山保险园区标杆。
今后,禅城还将快速构建保险生态,推动保险产业协同发展。全力引进全国性的优质保险中介机构,重点是保险经纪、保险科技等平台型的机构,争取提前完成200家保险中介机构的示范区建设目标。
服务实业
巧用保险杠杆护航产业升级
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如何服务好实体经济发展,不仅成为关注的焦点,也是禅城创建保险创新示范区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禅城积极推动各种保险产品创新,巧用各种保险杠杆撬动保险资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疫情发生后,禅城区政府全额出资600万元撬动10亿元保单,为全区7万多家企业购买了复工复产综合保险,覆盖60多万就业员工,是疫情期间国内覆盖面最广的政保项目,有效地转移企业风险,减轻企业负担。
此外,禅城还是全国唯一的专利保险试点区,为科技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提供了坚实保障。安全责任保险为全区超过30%的重点安全生产企业提供保障。出口信用保证保险、工程履约保险等创新保险产品也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在于发挥保险核心功能。”朱俊生认为,保险业可通过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保险的渗透率,拓宽灾害损失补偿渠道,提高保险对灾害损失的补偿比例,从而更好地发挥经济补偿的功能,分散和转移实体经济运行中的风险。
比方说,企业在推进科技研发过程中会面临风险,禅城可以利用科技保险来助推企业创新驱动。而外向型企业则可以更多应用进出口保险,为开拓外贸市场保驾护航。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业还可发挥在防灾减灾中的专业优势,将经济补偿与风险控制有机结合起来,紧密结合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风险管理需求,及时提供风险防范和保障支持。
朱俊生认为,保险业还具有资金融通的功能。目前人身保险资金的期限普遍在10年以上,这与制造业基于长远的发展,对长期资金的需求非常切合。“如果保险资金通过债权、股权计划,投入到佛山制造型企业的转型升级中,相信会擦出更多火花。”
针对佛山人口数量大,劳动力密集的特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认为,禅城还可以把保险机制与健康、养老民生需求结合,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利用保险来保障民生,禅城已在路上。今年禅城区内部分村居为居民出资购买了“一元民生综合保险项目”,而祖庙街道则由财政全额出资为全体居民购买了民生综合保险。
科技赋能
大数据助力破解企业融资难
推动保险创新发展,科技是关键要素。当天的峰会不仅聚焦金融保险科技发展的热点话题,更为禅城保险科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
周延礼认为,随着保险公司对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保险产品将会越来越个性化、精准化,甚至可以实现保险产品的量身定做。佛山可通过技术赋能,进一步增强保险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准性,形成“保险+”的产业创新生态格局。
有业内人士预测,当前保险大多集中在个人险、家庭险方面,但随着无人工厂、数字化运营逐步推广,数字化技术成熟为保险公司获取企业可测评的大量基础数据,逐渐衍生出基于产业类型的创新险种。
工信部中小企业服务促进中心融资服务部副主任石言表示,保险等金融产业在与科技深度融合后,可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的应用,个性化的保险产品还可以分散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创新所面对的风险。
澳门保险中介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楚则认为,当保险与科技结合后,可以有效探索解决跨境的保险投保、仲裁、理赔问题,例如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满足疫情之下业务开展与保单的索赔、续保等服务需求。目前,前海企保科技、保险查查华南中心、易享未来、华凯保险禅城新营销产业园、车车保险销售有限公司等10家保险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携手签约进驻禅城。
保险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李凯透露,禅城正引进中国保险职业学院,联合佛山科技学院创建保险产业学院并新设保险专业方向,大力引进保险培训和教育机构,创建广东保险职业学院,建立保险人才培养体系。
新闻推荐
打好依法治企组合拳禅城供电局全面推进法治企业建设,有效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警企联动,积极开展用电检查。/企业供图文/佛山日报记者李嘉雯通讯员黄月、杜萱今年5月,禅城区南庄镇某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