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医护人员帮助孩子进行康复训练。/佛山日报记者吴昱萱摄
文/佛山日报记者吴昱萱通讯员刘新萍
“医生,孩子3岁了还不怎么会说话,我们怎么办?”“医生,我家孩子才十岁,一个假期胖了十斤,怎么回事?”12月16日,在三水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诊室外,记者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做检查并向接诊医生咨询。
关注儿童健康,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一直是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医护人员的目标。医护人员不仅注重儿童的临床诊疗,更注重保障和促进儿童获得生理、心理、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注重儿童生长发育期的全面健康管理。
科学育儿理念落地生根
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内,环境温馨、整洁、舒适,走廊墙壁上贴着卡通图案的壁画,墙上还张贴着各类儿童保健科普知识,康复区卡通的小板凳、五颜六色的积木和滑梯,吸引着前来就诊的儿童和父母。
据了解,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承担着全区0~6岁儿童保健及高危儿管理、早期干预工作,成立了区科学育儿指导中心,开展科学育儿指导和服务工作。目前,科学育儿新理念已悄悄在三水落地生根。
“往年,科室门诊量每月5500人次,然而今年的月均接诊量已超过往年,达到每月6800人次。”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骆志红说。
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区高危儿发生率在60.98%,高于50%的全国水平,环比上升2.88%。
所谓高危儿,就是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新生儿。在三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为排名前三的高危儿高危因素。
骆志红介绍,近年来,儿童保健科接诊量逐年增加,科室充分发挥“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治疗方针,采用了“评估-指导-训练-再评估”的诊疗模式监测儿童体格生长和神经心理发育,开展患儿干预治疗,根据年龄特点及个体生长发育状况制定了个性化的保健和干预方案。
康复治疗助患儿健康成长
16早上9时许,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康复室里已坐着几名孩子,治疗师正熟练地为他们施行康复治疗。
四岁多的乐乐(化名)由于不能独自站立,今年5月起在该科室进行康复治疗。经过5个多月的治疗后,乐乐头部、躯干控制能力明显好转,四肢肌张力有改善。初期评估7分,末期评估12分,提高了5分。
“现在能走了。”乐乐妈妈说,看到孩子的病情在接受康复治疗后一点一点地改善,她觉得很欣慰,也更坚定了坚持带孩子做治疗的信心。
今年,区妇幼保健院联合区妇联开展“"向阳花开"微心愿帮扶工程生长发育迟缓儿童专项帮扶服务”,对三水区0~14岁全面发育障碍、语言发育、肢体障碍的儿童开展康复训练。“这些儿童固然不幸,但如果能及时进行干预康复,也有可能改变他们的命运。”骆志红说。
今年7月,区妇幼保健院还获得佛山市残疾人联合会授予的脑瘫儿童康复服务资格,对于进行非全日制康复训练的佛山市户籍儿童,市、区、镇街将提供2000元/人/月的康复治疗补助,每周单训不少于5小时。
2020年1~10月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共收治高危儿以及认知、肢体残疾儿童综合康复治疗儿童500余名。治疗期间,对每名儿童予以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并通过运动功能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言语治疗、手功能训练、理疗、引导式教育等综合康复治疗,使他们在循序渐进的游戏活动中成长、进步。
新闻推荐
怀揣一纸一笔,走遍三水乡野村镇,见证时代变迁 如烟往事落笔成画 九旬龚兵的手绘人生
龚兵展示昔日的画作。龚兵的画作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龚兵的画作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龚兵的画作带有鲜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