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
论语句
谢扬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书法兼职导师,南粤书画院特聘书法家,曾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古诗三首
张岱谈读书
东壁图书西园翰墨南华秋水北苑春山
李志宏
扬科是一位居住在广东文化名城顺德的湖南青年,他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书法专业,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科班出身的他从一开始就走上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他精擅诸体,重视临帖,重视学以致用,不管是哪一种书体都力求做到与古为邻,意与古会,在传统和创新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扬科初学魏碑《张猛龙》,立其骨架根基,后习《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其书清朴奇逸,章法疏朗逸美,又临摹孙过庭《书谱》和米芾行书,以流美帖学融合碑学骨架,故此出手不俗。他的作品笔意萧散简远,清通平实,结体布白,多有奇趣,章法舒朗,显得从容不迫。他具有深厚扎实的书写功底和灵活多变的笔墨驾驭能力,对于笔法、笔势、笔意的掌控十分精稳,行笔中锋侧锋并用,方圆兼济,开阖有度,心手双畅,酣畅淋漓。
书为心画,书法中最能达情表意的是草书,扬科的草书源于经典法帖,学古能化,通过笔墨技巧来体现个人性情。他钟情于孙过庭草书的典雅精到,借鉴了张旭《古诗四帖》的神采天成,在传统和创新之间行走着。他善于思考,精益求精,草书作品让人感受到经典之强大力量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作品背后有“我”的存在。
杨科兼学篆隶,大篆以吴昌硕《临石鼓文》为主,兼顾金石气和书写性,追求质朴闲逸,醇厚清雅的审美风貌。小篆学李斯《峄山碑》,参照清代邓石如和吴让之书作,规矩之外可见深情雅韵。隶书学《礼器碑》,比原碑更为朴厚,他善于取舍而兼顾墨色变化,由于扬科具有深厚的篆隶基础,他的楷书也能脱俗,刚健清华,活泼自然,从中可见隋唐智永和颜真卿的笔法,规矱之外又有个人的审美情趣。
扬科认为“优秀书法作品应该是能让人去品、去读、去学习的,除了书法本身的一些技法外,心手合一真正的内心情感的表达”。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书法不仅仅是一门技艺,它投射了书家不俗的生命情趣和不同凡响的生命境界,这是一种涵摄中国人独特的生命精神的载体,远远高于临帖写字之技术,与扬科共勉。
新闻推荐
千亩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提速珠江商报讯记者黄澄献黄祖兵报道:在暨南大学生物医药产业园落地顺德乐从三周年之际,精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