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工建设。
2018年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会展经济蓬勃发展。
雄伟壮观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在空港新城崛起。
从广深沿江高速上驱车经过空港新城片区,远远眺望,目光就会被绵延在银色海岸线边的一片蓝色金属“海洋”吸引,富有活力的海天蓝随起伏的海浪翻涌,向前渐变至簕杜鹃紫,彩色丝带随风飘舞,波涛之中,一条白色巨龙破浪排空,昂首出海……这引人注目的,正是深圳建市以来最大的单体建筑——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在朝阳和照明灯的双重映照下,它犹如粤港澳大湾区湾顶的一颗璀璨明珠,正向世界潺潺散发着耀眼光芒。
昔日,珠江西岸南沙、番禺、顺德、中山一带勤奋勇敢的疍家人摇船过江捕鱼,并以船为家集聚于此;如今,这里展会期间人来车往,世界各地展商游客如织,成为华南地区又一新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地和产品展示地。片区商业高楼叠起,新建道路车水马龙,景观风貌别具特色,会展商贸氛围正逐步浓烈。
随着备受瞩目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建成运营,综合管廊及道路一体化、截流河、国展立交、地铁等八大重点工程高品质高效率实施,道路、桥梁、水电、景观、智慧公交、云巴等50余项会展配套工程加速建设,空港新城已从一片滩涂蝶变为一座初具规模的湾区新城。随着冰雪文旅世界、海上田园升级改造、海洋新城规划建设等重点项目的推进,未来这片45平方公里的区域,必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焦点,成为推动深圳市、宝安区发展的新引擎。
充分发挥三级协调机制作用
保障空港新城开发建设
改革开放40年来,跟随着深圳的发展步伐,宝安从加工制造业起家,逐步成为深圳的制造大区、智创高地,但是,相对于深圳西部的产业发展,这里的城市建设却显得相对滞后。而“大空港”这一概念的提出,则给深圳西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空港新城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湾顶、珠江口东岸,规划范围为西至珠江治导线,北至茅洲河,东至松福大道,南至福永河,约45平方公里,是深圳市十八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由“三城一港”——国际会展城10平方公里,海上田园城8.8平方公里,海洋新城7.44平方公里,以及宝安综合港区及一些水域组成。
经过了五年的开发建设,雄伟壮阔的空港片区已由昔日的鱼鰛地变成一座初具规模的新城。而早在2011年,“大空港地区”的规划就开始提上日程。2014年12月,《大空港地区综合规划》空间规划通过深圳市政府审议,其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核心区、国际航空枢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基地。2015年12月,宝安区同步成立了大空港新城发展事务中心,对空港新城的规划建设进行整体统筹。
空港新城开发项目众多,涉及广泛,为此,深圳成立了市、区两级指挥部,按照“优先主体项目、市政配套先行”的建设原则,将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列为重中之重,与周边市政配套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开工建设。
面对高强度集成开发的任务和工程交叉严重的局面,空港新城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三级协调机制作用,第一级是深圳市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总指挥部和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指挥部,全面领导片区开发建设及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工作,统筹协调重点为市管工程;第二级是宝安区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分指挥部,由宝安区区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区领导担任副总指挥,统筹重点为区管工程,协调对象为区级层面的职能部门和片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并对片区整体进行统筹管理;第三级由宝安区大空港新城发展事务中心牵头,以宝安区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分指挥部办公室空港新城执行办公室名义开展工作,对片区的供电、给排水、工程交叉施工、安全文明施工、“三防”、场地管理、临时道路管理、工程进度等具体工作进行全方位协调。
“三级协调机构权责清晰、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为片区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有效的协调机制,共同推动了片区的开发建设。”宝安区大空港新城发展事务中心主任陈志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为解决片区同时开发建设范围广、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等问题,空港新城建设还有效利用技术团队力量,实行“双总师制”“工程顾问制”“景观顾问制”,并委托物业管理机构对片区内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公共区域秩序等进行统筹管理,在规划、建设和景观领域分别引入第三方力量,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公共区域秩序管理等方面,为空港新城片区开发建设保驾护航。
多措并举之下,空港新城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开发建设最紧张的时候,空港新城片区有多达2万人、100余台塔吊在施工现场同时作业,场面极为壮观。
保质保量实施会展配套工程
构建“蓝海红树、展城绿脉”
作为全球最大的展馆,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无疑是空港新城最闪亮的名片。2019年9月28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落成。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160.5万平方米,室内展厅面积40万平方米,整体建成后是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可满足各类大型展会活动的举办需求。同年11月4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首展——2019年宝安产业发展博览会、深圳市国际智能装备产业博览会拉开帷幕,吸引了国内外600多家企业报名参展。新展馆赋能展会,让2019宝博会呈现出不少令人惊喜的亮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展会落户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极大地提高了深圳市展览场馆基础设施水平,为深圳抢占会展业未来发展制高点,打造比肩汉诺威、上海等城市的国际会展之都,以及为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奠定了坚实基础。
围绕着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这一“超级工程”,五年来,空港新城内高效率高品质实施了综合管廊及道路一体化、截流河、国展立交、地铁等9大重点工程,强力推进道路、桥梁、水电、景观、智慧公交、云巴等50余项会展配套工程建设,总投资达690亿元。
目前,空港新城区域内的市政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会展中心周边完成了10条新建道路、2条改扩建道路、6条综合管廊、7座桥梁工程建成投用,形成了绕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三个道路闭环和多个出入通道的“六横四纵”主干路网体系。2019年4月底,全国首创设置潮汐车道收费站的广深沿江高速国展立交完工,并于11月初正式通车使用。会展智慧公交专线和机场接驳直达专线如期开通服务,实现了国际会展中心与地铁11号线塘尾站、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无缝快速接驳;轨道交通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穗莞深城际线于2019年12月15日通车使用,地铁12号线和20号线也在有序推进;空港新城云巴示范线L1线工程已取得概算批复。
此外,周边市容环境也焕然一新。据陈志华介绍,国际会展中心周边片区“9+8”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已基本完成,其中,临近国际会展中心的福园二路、福洲大道、凤塘大道、蚝业路、展览大道等重要通道两侧立面提升工程全面完成。累计完成重点区域环境提升工程3个、道路综合整治工程7个、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工程6个。考虑到需要为国际会展中心营造一流的景观环境,片区还借助专业景观团队力量,对会展片区总体景观规划及新建道路景观开展了集中整治和整体提升,选取进入国际会展中心的三条重要通道打造景观门户,分别是广深沿江高速国展立交收费站周边的蓝海门户、与深圳机场T4航站楼连接的展城门户和东侧建成区主要通道周边的创享门户,为进入会展的访客营造愉悦的景观体验,构建“蓝海红树、展城绿脉”的景观格局。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集污水管道、燃气管道、排水管道、电力线、光纤电缆等管线于一体,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空港新城的综合管廊及道路一体化工程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工程包含19条市政道路,其中8条道路设置综合管廊。道路总长度为29.28km,综合管廊总长度为16.92km。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桥涵工程、岩土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通信工程、综合管廊工程等。综合管廊工程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管线的统一规划管理工作,方便管线抢先维修以及市容保养,也使城市铺设新管线以及抢修管线时,再也不需要对市政道路“开膛破肚”。
借助“双区驱动”机遇
着力构建“1+2+3”的产业体系
在空港新城大开发大建设的五年里,2万余名建设者在这片热土上努力拼搏、挥洒汗水,争分夺秒、攻坚克难,创造了又一个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奋斗奇迹,“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价值观入骨入髓,这正是深圳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敢闯敢试、勇往直前的一个缩影。
而与空港新城建设同步的,是空港新城战略定位、规划、功能的不断优化与提升。面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历史机遇,空港新城正着力构建“1+2+3”的产业体系,即以“现代会展+”产业为核心主导产业,重点推动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升级,重点培育海洋装备及电子信息产业、航空装备及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健康产业。
会展业是“1+2+3”产业体系的龙头,新展馆的落成必将引领深圳会展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依托宝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空港新城将以会展为核心驱动和战略性节点,结合空港、高铁等区域性交通支撑,发展会展商贸、创新研发、国际物流等与临空经济紧密相关的功能业态和产业集群。通过新业态、新产业形成的集聚效应,将鼓励现状工业区自我升级和创新、产业规模化和链条化运作,淘汰低端污染型工业,培育出的会展经济、物流经济、海洋经济等新业态正在成为宝安现代产业体系源源不断的新活力,逐步形成智慧产业集聚高地。
随着湾区4A级旅游目的地—海上田园的进一步升级改造,未来的海上田园将打造成为世界级湾区生态文旅度假目的地;同时,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将落户空港新城核心商贸区。联同海上田园升级改造,空港新城将重点发展餐饮、住宿、医疗、教育等生活配套和文化娱乐、运动休闲、健康养生、主题乐园等体验经济,在充分保护好红树林湿地等宝贵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将会展业与文化旅游业紧密结合,强化会展、田园、休闲、文化、产业的融合。
借助“双区”机遇,空港新城将依托地处珠三角脊梁的区位优势,协同长安滨海湾新区,发挥平台效应,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功能集聚。大力引进国际业务总部、窗口企业和涉外专业服务机构,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产业链的会展组织体系;积极发展高端酒店、商业设施、文化娱乐等功能,培育“现代会展+”生态圈,打造集会展、商贸、购物、文娱为一体的“24小时活力”会展经济圈;提升空港新城会展片区面向城市和湾区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未来与海洋新城共同构建深圳西部城市中心,辐射福海、沙井、松岗腹地。
曾经,一座全球最大的雄伟会展建筑在海边鱼鳁地上拔地而起;未来,一颗璀璨的明珠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湾顶冉冉升起。它将是深圳建设中国南方会展中心城市的助推器,是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先锋范例,是粤港湾大湾区建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先锋样板。雄踞粤港湾大湾区湾顶的空港新城必将续写深圳改革开放新征程的传奇,成就深圳西部城市中心。
宝安日报记者 杨文静 通讯员 姜文平 曾丽华 黎玥(图片由大空港发展事务中心提供)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梁楚欣通讯员谭兴华、邝超雄报道:连日来,乐平镇保持对环境污染犯罪行为严打的高压态势,成功破获一宗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