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在全市法院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项目推进会上,南海法院工作人员展示法官如何在庭审中使用电子证据。 □信息时报记者 林丹 张芳玲 通讯员 易可欣
作为广东省法院指定的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试点法院,南海法院构建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实现诉讼案件卷宗从立案登记开始的各个办案环节同步电子化,初步建立起以电子卷宗数据为基础,以电子送达、共享阅卷、文书生成、一键归档等实战化应用为支撑的审判办案新模式,有力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和诉讼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体验感和获得感。
电子卷宗系统大大降低了当事人参与诉讼的沟通成本、交通成本,也降低了时间成本、金钱成本,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好的诉讼体验。另一方面,系统可对接“城市大脑”,为城市社会治理提供审判执行工作数据支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截至11月底,电子卷宗系统已实现盗窃罪、信用卡纠纷等案件9366份文书实现智能辅助生成。案件归档更加安全高效便捷,书记员在案件办结后通过电子卷宗系统可进行一键归档,改变过去花费大量时间理卷、装订、打码、移送的归档模式,共有4306件电子卷宗实现一键归档。
重塑法院审判流程及工作模式助推当事人参与诉讼便利化
以电子卷宗系统生成的诉讼文书电子数据为基础,通过电子送达当事人可方便快捷地接收到诉讼材料,不用专门到法院领取或在家中等快递上门。诉讼材料依托电子卷宗系统可实现内部快速流转,当事人也可直接到就近人民法庭领取或提交诉讼材料,诉讼材料流转时间比快递还要快。通过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可在“粤公正”小程序上申请阅卷和查阅案卷,彻底解决了以往存在的电话联系、来到法院、排队等候等种种不便。当事人庭审过程中可结合智慧法庭设备进行无纸化质证,通过电脑随时看到展示的证据目录及内容,减少实体证据传阅、核对时间,有效提高庭审效率。
电子卷宗彻底颠覆了以往的审判流程和工作模式,逐步走向“无纸化办案”“智能辅助办案”。电子卷宗系统是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随着其全面建成和深度应用,可加速推动构建更符合新时代特点的智慧法院。
矛盾纠纷在诉前和解中心调解不成的,工作人员可将诉前和解阶段形成的案件材料一键操作转到立案登记;诉讼中辅助人员送达财保、书记员庭前准备、法官庭前阅卷等工作可并行开展,改变以往实体卷宗流转不便问题;当事人提出上诉的案件卷宗可更快地移交给上级法院,可有效制止有些诉讼参与人利用提管辖权异议并申请上诉拖延诉讼时间的做法。电子卷宗系统可对部分简单、类型化案件,通过系统要素提取的方式,智能辅助生成裁判文书,同时配置宽屏幕显示屏辅助“左看右写”的文书撰写模式,提高裁判文书制作效率。
疫情期提供互联网诉讼服务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实体化运作
南海法院在疫情期间坚持常态化办案,依法严惩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互联网诉讼服务。截至11月底,南海法院共受理网上立案登记申请61777件,审核通过50219件。引导群众通过非接触方式进行信访咨询,共回复群众咨询849件次,办理信访立案34件次。在法院机关和派出人民法庭紧急改建了27个互联网法庭,在疫情初期共利用互联网法庭在线开庭审理民事案件332件,调解成功11件,除被告人取保候审以外的刑事案件均通过远程法庭开庭审理。运用“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对29825件执行案件发起网络财产查询。
南海法院不断改革创新,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实体化运作,在诉前联合司法、公安、人社、工会等调解力量,发挥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四调联动”合力。截至11月底,诉前和解中心共调处各类纠纷26095件,调解成功6394件。今年9月,南海区法院获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建设先进单位,是全国100家、广东省3家入选法院之一。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李传智)记者昨日从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作为广佛交通往来重要动脉之一的广佛新干线计划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