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卫生健康局2020年高质量推进多项卫生健康领域的民生实事项目
采写/珠江商报记者吴小镛
图片/顺德区卫生健康局提供
在不平凡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更加珍惜健康,更加重视健康。
的确,健康是一份责任,健身是一项任务。无论是对于个人、家庭,还是对于国家、民族,奔跑追梦之路都需要健康为前提,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然而,我们可能会忽略了,这个城市里还有一些人,他们为了让我们保持健康、远离疾病而费尽心思,他们为了实现“全民健康”而肩负城市健康重任、锐意改革阔步前行,他们就是顺德卫生健康系统人。
让我们看看,在2020年他们做了怎样的努力,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健康红利”?
顺德区副区长招霞红到隔离点了解医务人员工作情况。
健康实事1:有力服务了全区疫情防控大局
这个系统为顺德筑起一道战疫防线
困惑: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态势凶猛,病人如何救治、病毒如何阻断、社区如何防控……无数个前所未有的困难横在大家面前,成为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一场严峻考验和一场“摸底考试”。
行动:医疗卫生系统是抗疫的“主力军”,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在这场战疫中发挥出“定海神针”的关键作用,凭着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强大的指挥统筹能力,有力服务了顺德全区疫情防控大局,在疫情防控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有效统筹。先后制定了多份应急预案,进一步梳理各种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措施,加强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指导、培训和监督;对医院分流接诊患者、病例分类管理、转诊机制等救治全过程做出了清晰指引;充分发挥社区动员能力,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的健康监测制度;建立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的防疫物资集中调配机制,保障物资供应。
有序救治。定场所,快速确定了顺德疑似病例定点收治医院和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定人员,迅速组建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专家组、疾控专家组、中医药专家组、离退休医务人员志愿者4支队伍,有序开展患者的医疗救治、健康宣教和流行病学排查等工作,选派67名医护人员参加湖北武汉医疗支援;定流程,指导各医院进一步完善患者门诊就诊流程规范,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筑牢防线。顺德采取大数据等手段,将任务分解到各镇街,指导各条线守好防疫“门”,最大程度地遏制疫情蔓延扩散;同时组建了7支防控队伍,建设好16家核酸检测实验室、15家发热门诊,加强常态化防控能力建设。
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局长朱艺婷到区疾控中心调研。
健康实事2:深化“院院合作”办医路径
这项合作使顺德百姓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区”
困惑:科研水平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但过去,顺德存在重医疗轻科研的短板,重点学科建设处于“跟跑”状态,专科人才不足,加快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加快补齐医教研短板、主动适应竞争和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迫在眉睫。
行动:2017年起,顺德开始积极探索“院院合作”办医路径,大力推进卫生高质量发展。目前,区内7家直接由高校管理的医院均与高校附属医院开展了不同程度的“院院合作”。
其中,南医大顺德医院(区一)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综合实力最强、医院排位最高的南方医院,以及珠江医院、省口腔医院等开展多方位合作;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区中医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形成长期合作模式,成功引入全国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林丽珠教授肿瘤科团队、被誉为“送子观音”的广东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顾问李丽芸教授不孕不育团队等11支团队;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支持下,建成了妇幼研究所、妇幼医学研究与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儿童呼吸疾病研究所等多个项目;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区二)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开展深度合作,已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0多项;乐从医院加强与以钟南山院士为领军人物的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合作,成功引入钟南山院士的得力助手——陈荣昌教授团队,及钟南山院士得意弟子秦茵茵教授……
3年多的“院院合作”开始“开花结果”,顺德的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大提升”,各医院先后开展高精尖的新技术、新项目近1000项,其中多项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居民看病就医获得“大改善”,市民在本地就能得到国家级、省级顶尖的领军人才和名医团队的服务;科教研工作取得“大突破”,无论是SCI论文、还是各类科研奖项,均较合作前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人才建设得到“大发展”,合作以来,共引进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以上人才4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以上人才18人;国字号品牌呈现“大跃升”,各医院的医疗品牌创建工作捷报频传,顺德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国家级中医、西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县级地区。
“院院合作”使顺德各医院在科、教、研各方面的发展“全面加速”,而对于顺德老百姓来说,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名医专家的服务,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区”,这是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大实事。
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领导到区疾控中心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领导在医学观察点指导疫情防控。
健康实事3:推进疫苗冷链配送和预防接种标准化建设
这个系统让疫苗得到冷链全程保护
困惑:疫苗的安全问题,向来牵动着每一位接种者及家长的心。由于生物制剂的特殊性,疫苗在研发、生产、储存、运输、接种、销毁的多个环节形成了复杂的安全链条。实现疫苗全程追溯及监管等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
行动:2020年7月,在顺德区卫生健康局推动下,顺德首家按省标准化建设的预防接种示范门诊上线。作为顺德首个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有规范清晰的流程标识,有新颖独立的接种单元,还有高端大气的后补式冷库、智能冰箱、接种双屏等智能设备,吸引了多地专家同行到该试点观摩取经。
随后,顺德又在均安医院率先完成了全省首家产科接种门诊、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标准化示范单位建设,三类示范门诊均实现了疫苗从出厂、储运到接种的全程数字化管理及质量控制。
2020年10月,顺德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再度创新,全省首创的“全自动疫苗智能传输系统”在大良中区预防接种门诊试运行,该系统最大的亮点是真正实现了“疫苗在接种前都不离开冷链”,使对温度敏感的疫苗受到冷链的“全程保护”。
目前,顺德的免疫规划工作继续加快升级步伐,各类预防接种门诊全面完成标准化建设改造,预防接种门诊均完成“省系统”与现有数字化设备的对接使用,广东省疫苗流通和接种管理信息系统覆盖率达100%;45个接种单位均实现疫苗扫码入库、接种;全省首创的“全自动疫苗智能传输系统”先后在大良、容桂、龙江、北滘4个预防接种门诊投入使用,使顺德群众接种疫苗更安心、更舒心。
健康实事4:推进互联网+便民服务
这张“网”改变着顺德人的就医办事体验
困惑:地方专科专家稀缺、诊断信息不对称、看病取结果等候时间长、医患沟通时间不足,资源无法共享等现象,成为不少地方群众一直以来的就医障碍。
行动:近年来,顺德区卫生健康局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2020年6月,顺德首个“5G智慧医疗+新生儿远程探视平台”也在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上线启用;9月,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也正式启用了广东首个互联网医院服务中心,市民可以线下体验、线上享受诊疗、开方、医保结算、药品配送全流程闭环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问题。
如今,一张无形的互联网,正在改变着顺德人的就医体验。未来,这张“网”还将“串”起全区更多的医疗卫生机构,为群众破除更多的就医障碍。
健康实事5:启动糖尿病医防协同联盟建设
这个联盟对顺德“糖友”一管到底
困惑:糖尿病并发症较多、危害大,近几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上升,防治形势严峻,然而基层医疗机构的专业能力相对有限。
行动:怎么把老百姓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好?目前顺德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慢性病防治模式,包括:组建区级专家团队及专科医生定期坐诊、下沉指导、授课培训、直接参与家庭医生团队等,为群众提供慢性病诊疗服务;将家庭药师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中,帮患者精简处方、整理家庭药箱、科学合理用药等。
为给“糖友”提供更周全的健康管理,2020年8月18日,顺德启动了“糖尿病医防协同联盟建设”,这个联盟打破机制壁垒,构建起糖尿病区、镇(街)、社区的三级防治网络,工作重点之一是“分级分标分片管理”,按照国家慢性病管理规范,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血糖水平、并发症等情况以及居民糖尿病患病风险,将糖尿病人群分为红标、黄标、绿标,分别由区、镇(街道)、社区三级医疗机构进行分标管理,实现糖尿病的三级精准共管。
目前,全区已组建了30支三级糖尿病管理团队,对镇(街道)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糖尿病防治实施一对一帮扶;50多名基层医疗机构护士完成了10期的糖尿病专科业务培训。未来,顺德还将开展“首席糖尿病医生”“首席糖尿病药师”培训,广大“糖友”将拥有更专业、更周全的健康守护。
顺德糖尿病医防协同联盟建设启动。
盘点
2020年顺德有了这些健康新变化
16家医疗卫生单位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顺德目前共有16家医疗卫生单位可独立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全区核酸检测能力单采单检达到13510人份/日,混采混检达到135100人份/日,实现了新冠核酸检测4~6小时出结果,大大加快了核酸检测的处理速度,有利于新冠疫情防控排查。
15家发热门诊完成规范化建设
去年顺德加快了全区发热门诊的规范化改造,目前,顺德15家发热门诊全部完成规范化建设并通过现场验收。改扩建后的发热门诊“三区两通道”划分更加清晰,分诊、分流的速度更快,分级救治集约高效。
建有中医医疗机构104家
顺德持续提升地区中医药服务能力,目前有中医医疗机构104家,有省名中医4名、省中医重点专科2个、省中医特色专科1个、省中医药管理局“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初步形成了以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为龙头,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室为骨干,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为网底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为百姓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
34个事项纳入“指尖办”系统
为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卫生健康系统审批服务工作的顺畅运作,顺德区卫健局审批服务科采取“预约办”“指尖办”“网上办”“邮寄办”等形式开展便民服务,34个事项纳入“指尖办”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推进行政许可事项“门口办”服务,推进医师注册、放射工作人员证等12个事项银行代收件工作。
重点人群接受了健康服务
顺德将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列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人群,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或家庭病床服务。2020年1至10月,顺德有11.3万名老年人接受了健康管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7897对;免费孕检16166人次、产检60595人次、产后访视20224人次;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20446人次、新生儿访视20348人次、儿童健康管理服务188390人次;开展免费妇女“两癌”筛查13000人。
第2家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启用
2020年7月1日,均安天连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启用,这是均安第2家启用的公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融医疗、康复、护理、养老服务为一体,助力老年人在“家门口”解决医养康养问题。
8团队26个人获评“顺德好医生”
2020年的第三个中国医师节,顺德评出2020年“顺德好医生”个人奖7个、团队奖8个、特别贡献奖1个,并通过好医生事迹分享会、原创话剧专场、顺德抗疫文艺作品展、书信征集活动、“向最美逆行者致敬”亮灯等系列活动向医者致敬。
1431名接害劳动者完成健康检查
2020年,顺德43家重点企业的申报率、定期检测率、相关人员培训率均达到100%,1431名接害劳动者全部完成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伦教、乐从、龙江、均安4个镇街建成尘肺病康复站,其余6个镇街建设康复点,实现镇街全覆盖。
疫情防控期间提供心理巡诊7500人次
疫情防控期间,顺德及时成立心理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心理应急干预队伍,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与线上心理讲座,为市民提供24小时社会心理援助服务。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心理专家巡诊数220多次,心理巡诊7500人次,累计心理巡诊建档数1100多例。
举办居民健康知识讲座591场次
2020年1至11月,顺德举办群众性卫生宣传活动20场次,举办健康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居活动140场次,举办居民健康知识讲座591场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62场次,在桂畔海南岸启动建设1个大型健康主题公园,为促进市民健康提供支持性环境。10月顺德顺利通过“全国健康促进区”考核。
新闻推荐
顺德对4个重大项目和9个重点项目予以立项支持,总金额高达4900万元
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在昨日举行的顺德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现场颁发了2020年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资助金额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