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仁才
不久前佛山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创建青年友好型城市,鼓励创新的环境吸引新生创造力量。笔者始终认为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是决定一个地区发展活力的关键所在,因而创建青年友好型城市是必然趋势。
创建青年友好型城市,往往离不开这个问题——青年人才想不想来?而要想吸引青年人才,城市的创新知名度是重要因素,因为在创新要素集聚的城市,创新创业平台完善,青年人才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佛山这些年在提高创新力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比如在广佛同城的大背景下,佛山充分把握住广佛同城的机会,通过人口流动把广州的创新元素带到佛山。再比如,“十三五”期间,佛山提出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与国内外大院大所合作持续深化,共建各类科研创新载体近百家,打造了人才集聚新高地,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团队相继落户。
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下称“研究院”)作为服务于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布局的政校共建产业学研合作平台,由广东省科技厅、佛山市政府、南海区政府和广东工业大学共建,通过多年发展,培育了数千名青年人才在佛山创新创业;培育了200多家企业,在佛山南海构建形成了青年创业发展高地。
这些年来,研究院一是聚焦佛山高端制造业发展需求,为青年人才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把人才、资本、技术、需求以及市场有效整合,支持青年人从一个想法到一个公司的转变,实现技术成果和创新要素在融入佛山制造业内在价值链中转化落地。
二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青年人才技术成果转化成功率。研究院着眼于当下技术成果落地与企业技术改造升级衔接盲区的问题,在省经信委的支持下,搭建了智汇+智能制造技术众包平台,平台整合了国内外青年专家、教授、工程师以及技术研发机构、解决方案供应商,为青年创业者的技术、方案和产品搭上直接对接企业需求的直通车。
三是聚焦于青年创业者经验不足、资源有限等现实难题,通过以平台合作带动产业合作、以产业资源组织带动要素资源集聚,青年在做好自主创新的同时,研究院引入一批行业内的优质企业,通过这批企业的发展经验、资源导入,为青年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参考样本和资源机会,提高青年创业企业尽快完成转型蝶变。
创建青年友好型城市,更离不开这个问题——青年人才愿不愿意留下来?佛山本身在吸引人才方面有不少亮点,接下来还应更加凸显本身具有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第一大优势是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佛山身处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毗邻广州,未来还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未来,佛山应充分利用这一天然的区位优势,加强与国内外高端人才队伍、重大科研成果对接,促进创业团队与行业龙头企业结成战略合伙伙伴,打造更多面向广佛、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孵化、人才培养及引进于一体、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开放式公共服务平台。
第二大优势是产品落地的市场优势。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在制造业实体方面有很多应用场景。如果企业的产品是面向工业的话,在佛山很容易找到产品落地的市场;如果企业想研发新产品,佛山本地的产业环境和配套资源也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未来,佛山应借助一些专业的产学研机构,提炼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内在需求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机会,从建链、强链、补链等方向引进青年人才的规划和布局。
第三大优势是安居乐业的成本优势。佛山的整体房价不高,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种吸引。再加上衣、食、行等方面的生活成本也相对深圳有很大优势。未来,佛山除了要为广大青年创业者提供广阔的工作发展空间外,还要提升生活满意度,满足青年人追求更高质量生活的美好期待。例如可在打造时尚低碳适宜青年人居住环境上做功课,打造一批地标性的青年人才集聚区,提供适宜于青年创新创业的硬环境建设以及软环境布局,让青年人才在佛山真正实现安居乐业,确保引得进来、留得下来、干得下去。
此次佛山提出要创建青年友好型城市,不仅是立足当下,出于集聚科技、知识、服务等要素的现实考虑,更是重塑城市面貌、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抢占未来机遇的坚实基底。未来,佛山更应亮出差异化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来到佛山、留在佛山。
(作者系广工大佛山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产业合作部部长)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韦娟明通讯员陈敏杰报道:昨日,“听松·李志东书法作品邀请展”在佛山警察历史博物馆开展,该展览是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