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江商报记者余娜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以及相关配套行业也进入爆发期。位于大良五沙工业园的顺德区永创翔亿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切中风口,十年来深耕锂电池特殊粘胶带这个电子材料细分领域,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发展成为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产值达到全国前三。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公司订单开始强势反弹,目前生产线都是满负荷的状态。”永创翔亿总经理叶志斌表示,他们今年的目标是业绩翻一番,争取五年登陆资本市场。
品质优异的胶带从材料、制程、检验方面无一不体现着复杂的工艺及尖端的科学。/企业供图
坚持科技创新,实现粘胶带国产化
跟顺德众多中小企业一样,永创翔亿虽然体量不大,却以自身的核心技术和硬实力在行业里占得一席之位。永创翔亿专注于电池胶带、保护膜、终止胶带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为电子、电池、光电行业提供特殊胶粘带的解决方案。叶志斌说:“这些胶带主要是起绝缘的作用,为电池的安全保驾护航。”
据了解,胶带看似只用一张薄膜涂上胶水那么简单。其实,为配套锂电池生产的特殊环境和特殊要求,锂电池胶带和锂电保护膜胶带由多种基材配以各种胶水和底涂剂、隔离剂等不同处理,使之产生不同特性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品质优异的胶带从材料、制程、检验方面无一不体现着复杂的工艺及尖端的科学。
叶志斌介绍称,电子材料作为锂电池的上游配套材料产业,是一个比较细分的行业,十年前,国内的电子材料市场基本被美国和日本的企业垄断。在叶志斌与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借助后发优势、艰难攻关,终于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局面,让电子材料实现国产化, “作为追赶者,我们采用了比外国企业更先进的技术,从而能够弯道超车。”
为紧跟行业的发展步伐,永创翔亿一直以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把知识产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每年投入技术研发的费用接近营收的5%-8%,授权的发明专利、新型专利数十项。
抢抓“双循环”发展机遇,从国内走向国际
从1994年起,叶志斌在广州市花都区的一个主营胶粘制品的港资企业工作了16年,从基层员工做到职业经理人。满身技术的他在经过多方比较后于2011年来到顺德创立永创翔亿。回顾这十年的发展,叶志斌说除了靠企业的自身努力,也离不开顺德良好的营商环境,尤其是顺德区经济促进局等部门对企业的各种帮扶,十分庆幸当初选择顺德创业。虽然今年受到疫情的冲击,但是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希望在下一个十年,企业的发展能更上一个台阶。“期待我们企业能进入行业前二、甚至是第一。今年的目标是业绩翻一番,争取五年登陆资本市场。”
目前,永创翔亿的客户主要是国内新能源行业的企业,包括新能源锂电池行业的标杆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大型公司。为抢抓“双循环”发展机遇,永创翔亿紧跟客户步伐,从国内市场逐步布局国际市场。据了解,永创翔亿不仅在宁德时代总部旁边设立一个分公司,还将跟着宁德时代一起走出国门。“宁德时代已经在欧洲设立分支机构,客户希望我们给他们配套工厂供应材料。”与此同时,未来还有计划跟韩国、日本的锂电池企业进行合作,在当地设立研发中心。
新闻推荐
顺德区持续开展村居“微改造”提升城乡品质 去年投入超过8000万元 完成了20个改造项目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王名润通讯员翁国铟)记者昨日从顺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顺德持续开展村居“微改造”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