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3日,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举行,高规格命名30名“佛山·大城工匠”。/佛山日报记者周春摄
文/佛山日报记者倪玉洁、谭海琪、陈意威
“佛山既要大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质量佛山;更要大力弘扬开拓进取的企业家精神,打造企业家之城,让"佛山·大城脊梁"的企业家精神与"佛山·大城工匠"的工匠精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深度融合,共同成为照亮佛山现代工业文明之路的"双子灯塔"。”市委书记鲁毅多次指出,制造业是佛山之根,匠心是佛山制造业之魂。民营经济是佛山经济的支柱,企业家是佛山这座城市的大城脊梁。佛山要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弘扬企业家精神。
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央媒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佛山经验时也指出,“尊重企业家首创精神”成为佛山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法宝。
2020年是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佛山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在这场“大考”之中,佛山保持心无旁骛抓制造业的战略定力,各项事业在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坚实基础上不断取得新成绩,这离不开佛山企业家坚守实业的定力,也离不开佛山工匠精益求精的韧劲。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共同照亮了这座制造业大市的昂扬前进之路。
最高礼遇致敬优秀企业家和工匠
2020年6月23日,佛山举行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高规格命名第三批共30名“佛山·大城工匠”,给予其最高礼遇和荣光。站在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的新起点上,肩负着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的新使命,佛山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
自2016年起,佛山每两年召开一次“佛山·大城工匠”宣传大会和“佛山·脊梁企业”“佛山·大城企业家”宣传大会,彰显脊梁企业、大城企业家、大城工匠的荣誉地位,热情讴歌佛山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工匠的时代风采。
民营企业撑起了制造业大市佛山的发展,作为企业掌舵者的企业家功不可没,佛山要从制造大市迈向制造强市,更离不开千千万万专注手艺、敢于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
近年来,佛山以“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的胸襟和气度,支持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做强做大,不断营造有利于工匠型人才培育成长的良好环境。佛山实施小微企业上规模专项行动,认定780家“专精新特”企业;扶持骨干企业做成“百年老店”,培育发展了1.59万家“四上”企业;给予获得“佛山·大城工匠”命名人选以工资外津贴、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办补贴、落户佛山和子女入学便利等优惠政策。
佛山的企业家有敢为人先的勇气,佛山的政策也有先人一步的魄力。佛山通过召开全市民营企业家千人大会,在全省率先推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3”政策体系,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金融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等多个角度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佛山这么高规格地举行脊梁企业、大城企业家命名活动,弘扬工匠精神,为企业坚守实体经济、坚守制造业注入了信心。”“佛山·脊梁企业”代表、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伟萍一语道出许多佛山企业家的心声。
企业家精神锻造佛山制造脊梁
2020年,格兰仕同步在顺德推进智能家电制造工业4.0项目和开源芯片生态建设两大科技项目。从动土到投产仅用了50天时间的格兰仕工业4.0基地一期项目正式运行,拥有着年产量1100万台健康家电的实力。
2020年,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在《人民日报》刊文,表明格兰仕再度扬帆向数字化转型的坚定决心。“弘扬企业家精神,带领员工以新的战略定位、新的追求、新的历史担当,在风浪里学习游泳。”他在文章中写道,“我们从大江大河走来,必将无惧大风大浪。”
过去的一年,不少佛山企业家如梁昭贤一样,坚守实业,积极抢抓行业风口,逆势扩张,迎接新一轮增长,为万亿级佛山添砖加瓦。例如,佛塑科技旗下佛山华韩卫生材料有限公司三车间落成,持续增加高质量产品供给;科顺股份荆门生产基地落成,是科顺股份目前生产规模最大、辐射范围最广、装备水平最高的基地……
佛山二代企业家也开始接过父辈手中的棒,在传承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中肩负起做大做强佛山企业的重任。“作为二代企业家,我见证父辈多年来坚守实业的历程,他们的精神也一直熏陶和引导着我成长。”佛山青年企业家、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卢宇聪表达了继续加大智能制造投入、加强技术创新的决心。
时代的潮流翻涌向前,上百年来锻造的佛山企业家精神初心未改。佛山能以全国0.04%的国土面积创造全国1.1%的经济总量,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拥有一席之地,企业和企业家功不可没,是支撑佛山高质量发展当之无愧的脊梁。
以工匠精神深耕高质量发展
企业逆水行舟、破浪前行,背后离不开企业家这个掌舵者,也离不开专注手艺、敢于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
高明安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技改办主任叶茂盛,研发机器人喷釉工艺技术装备和自动化产线等,使洁具产品年产能总体提升30%以上;盛路通信运营副总经理胡轶任职15年,获得国家技术专利19项,为企业贡献创新力量;中科安齿工程师彭方昭改进从国外进口的加工刀具,提升了国产种植牙的质量……一名工匠敢于创新、精益求精,造就一个企业高质量发展,这样的案例在佛山不胜枚举。
谈到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近年来,佛山大力推进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标准引领、品牌带动”三大战略,将工匠精神植根于佛山制造业的品质提升中,使其成为佛山企业抢占全球市场、深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砝码。
在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随处可见加热循环360°吸湿迷你除湿盒、便携无线热灸仪等针对消费者痛点研发的小家电产品。德尔玛副总裁李军卫透露,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2021年春节后,40多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每天生产5万~6万台小家电。
强大的市场需求背后,是消费者对佛山制造品质的认可。如今,“佛山制造”的品牌誉满海内外,生产了全世界25%的电饭煲、33%的抽油烟机、43%的热水器和48%的微波炉……
佛山的制造业强市之梦,注定要由一家家佛山脊梁企业织就,而工匠就是不可或缺的织工。弘扬工匠精神,是佛山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必然选择。
新闻推荐
■文/李剑平(一)龙骨花默默地守在校门口张开了向上的枝丫仿佛有无数的手掌手指向上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