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山中学有个刘磊名师工作室
文/珠江商报记者冷卫兵 实习生刘慧敏
图/珠江商报记者林安迪
日前,“广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在容山中学挂牌,记者获悉即前往采访,刘磊老师如约相迎,一只大手引记者走进他的工作室。
刘磊,容山中学美术正高级教师。当时刘磊身着工作室围裙,他将不同颜色的雕版先后装进套框分别印制,一幅幅着墨红蓝黑的牛首版画便呈现眼前,“牛年到了,牛首版画寓意牛气冲天”。
环顾刘磊版画工作室,展板上挂满师生版画作品,两排案台堆满书籍资料,四周墙角存放着数不清的版画材料、工具,中间一道移动屏风,可将工作室灵活隔成课室和办公室,屏风朱红、雕花,古色古香。
这何止是一间工作室,简直就像一个版画博物馆。学生是来这上课吗?您还需要去教室吗?“这里就是我的课室。”刘磊打开话匣,将一个他眼中再熟悉不过的版画世界娓娓道来。
高中美术正高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刘磊正在指导版画社团创作。/珠江商报记者林安迪摄
美术老师,不仅只教美术
20出头,刘磊只身南下,闯荡广东。起初,刘磊只想踏踏实实教书,当好一名美术老师,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满足于成为一名好老师,他想成为学生和别人眼中的优秀老师,经过初步规划和尝试,他发现版画颇具魅力。
版画与国画、油画等绘画门类并列,被定义为“西画”。而中国其实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版画的国家,史料证明,世界上公认最早的一幅版画源自唐代《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在工业落后的手工印刷时代,佛山木版年画和顺德容桂马冈雕刻曾盛极一时。
可令刘磊尴尬的是,他对容山中学每届高一新生的问卷调查中,知道版画或刻制过版画的同学仅占20%左右。“对于一个版画发源国,尤其是在容桂马冈雕版艺术蜚声中外的顺德,这是多么的遗憾。”刘磊说,版画兼顾画、刻、印,需动脑动手,融手工与绘画为一体,通过版画教学和创作,能培养学生操作的严谨性、有序性和做事的计划性、周密性,挖掘同学们的想象力,激发创新力,有着其他学科不能取代的优势,“坚持开展版画模块教学,可将顺德、佛山悠久的版画文化发扬光大”。
学生在刻版。/珠江商报记者林安迪摄
数字时代,还需要版画吗
机器代替手工,雕版印刷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到了现在的数字时代,我们的艺术教育还需要传承版画吗?
“版画可以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这是刘磊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说目前世界上版画教育最好的国家是日本和德国,日本曾是个版画国,每个受过教育的日本人,一生都创作过几幅版画。二战失败后的日本,把水彩和版画纳入中小学生及大学生的必修课,所以日本和德国成就无数的制造工匠,应该说与版画学习养成严谨、精致的精神分不开。
数字时代,更需要版画教学。因为在缺乏手工劳作的今天,版画创作的刻与印,确实对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有所训练和培养,让他们养成心手合一。在刘磊的版画工作室,学校版画社十多名成员结伴前来刻制版画,全场安静得只听见刻针在版上发出“嗤嗤”的声音。高一(3)班周惜予同学当选版画社社长,她说被刘老师的版画教学迷住了,“新年做些版画贺卡,好多朋友等着我的作品呢!”。
坚守版画,师生扬长扬名
自2004年起,刘磊和容山中学美术组老师以课改为己任,探索版画模块教学,努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优秀地域文化。
学生吴伟添沉默寡言,他在一次版画创作中写生窗台上一个杯子,刘磊发现他的创作欲很强,版画语言很丰富,于是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这个一直被忽视的孩子。从那以后,吴伟添勤奋创作版画,他的作品《手中的世界》在全国中小学生版画双年展创作大赛中获最高奖。
甘敏华学习压力大,刘磊动员她加入版画社,指导她进行版画创作。后来她的综合版画作品《雄鹰展翅》参加南京青奥会国际中小学生作品大赛获最高奖,青奥会开幕前夕,师生被主办单位同邀出席颁奖。甘敏华毕业后,自创椰奶冻甜品品牌,成了央视《寻味顺德》中的“椰奶冻西施”。
“和而不同,扬长发展。”容山中学校长区淑玲坚持扬长教学,放手老师、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自我发展、自我成就。
“感谢学校,感谢版画。”刘磊从教30年,如今已成为高中美术正高级教师、中国少儿版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南粤优秀教师、韩山师院特聘教授和广东省美育专家。
新闻推荐
制图/曾咏贤作为一个朝阳产业,顶层设计对于佛山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而言尤为重要。佛山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要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