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委员建议加快校舍建设的同时,尽快恢复公立小学午休床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顺德干部群众最关注的事情之一,是最大的民生、民心工程,是一个地方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昨日大会召开期间,教育话题成为区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大家就推进校舍建设、解决公立小学午睡床位配置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2020年12月10日,顺峰初级中学宿舍扩建工程正式封顶。/珠江商报资料图
力争三年内初中学校全寄宿
农工党顺德区总支部委员会认为,学位、宿位不足已成为当前生源回流掣肘,是制约全区高考、中考以及小升初成绩提升的硬短板,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剖析顺德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的统一共识。增加学位、补齐校舍短板,完善学生健康作息体系,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农工党顺德区总支部委员会建议,按照适度超前规划、分年落实推进原则,逐步解决制约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小学校宿硬件问题,全面完善学生健康作息体系,力争3年内,初中学校100%实现全寄宿;不断优化学校办学条件、提升育人质量,从根本上扭转小学优质生源外流局面;吸引外流初中优秀毕业生选择回到顺德深造,强化“壮腰工程”,稳步提升教育质量。
挂图作战强化工程时间节点
具体如何加速推进校舍建设?农工党顺德区总支部委员会建议由区政府成立顺德区中小学校舍建设工作专班,统筹协调解决中小学校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镇(街道)成立工作专班负责辖区学校校舍建设项目的推进落实。由区政府出台各镇(街道)建设项目清单,签订镇(街 道)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责任状,各镇(街道)必须按时按质按量落实建设任务,稳步解决学生学位、住宿问题,新建的初中、高中学校必须配足宿舍,至2022年底,每个镇(街道)的初中必须实现全寄宿。由区政府总结顺德区校舍建设工程成功案例以及村级工业园改造经验做法,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一校一策”,确保按期完成未来三年全区中小学校舍建设项目的目标任务。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区教育部门牵头梳理,明确各镇(街道)工作任务要求,新建扩建一批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加建一批高初中学生宿舍补齐“壮腰工程”硬件短板,分年分批实施老旧校舍修缮提升工程。
优先解决教育用地很重要,各镇(街道)要根据学校建设规划,合理预留教育设施发展空间资源。“村级工业园”改造用地、盘活的存量土地优先用于解决学校建设用地;学校周边长期闲置或待开发土地,优先规划为学校增容预留用地。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完善相关用地手续,依法做好学校用地确权登记,逐步解决学校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实行学校建设绿色审批,全面提升学校建设审批效率,由区政府成立专责小组,实施学校建设审批“绿色通道”,用最简易的程序、最快捷的方式支持学校建设审批事项。各镇(街道)要优化学校建设项目在选址、征地、立项、招标等工程审批环节,参照村级工业园改造审批做法,简化项目审批,实行“一站式”审批等绿色通道。对部分由于历史工程原因而无法提供的原始资料,采用直接免除或由行业主管部门出具证明等方式替代处理。
同时,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各镇(街道)要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好学校建设的时间表和任务书,通过挂图作战,强化项目推进时间节点和责任到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立足校内解决大部分学生午托问题
区政协委员梁健龙认为,顺德公立小学取消学生午休床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能否恢复公立小学午休床位的问题,一直备受家长关注和热议。对于解决公立学校学生午休问题,梁健龙建议深挖学校潜能,立足于校内解决大部分学生午托问题,推进形成“校内保基本、校外多选择”的学生托管服务模式,完善校内、校外托管服务互补机制。明确保障需求各方的责任,如学校提供午休床位要达到学生数一定的比例,优先解决低年级孩子的需求,财政许可的情况下考虑为其买单,学校提供的服务要占到大头,社会托管成为补充。在增加财政补贴的前提下,细化成本分摊机制,即补与收分离,建立学生午休津贴,发放给学生,午休服务则实行收费。此外,完善午休社会化服务标准收费和监管办法,纳入常态监管,对市场进行规范。
他表示,可以考虑学习深圳,让校外午托机构回归便民服务行业本质,允许举办者自由选择设立机构为营利性商事主体和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实行“两条腿走路”策略,将校外午托机构纳入监管范畴。鼓励社会各界“多措并举”提供校外午托机构,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促进校外午托机构规范管理。制定更符合实际、更灵活的进入标准,作为公共服务的补充提供者,相关部门也不妨给予一些税收方面的减免,让更多的正规托管机构愿意进入这个市场。
现有公立学校立足于挖潜,确实没有条件的仍按现有办法。“有条件设立午休室的,比如大良顺峰小学,原本是有场地提供午休床位的,但近年取消了。如果是消防等方面的原因,能否给予支持,加以整改,让其符合要求呢?”而新建的小学则应要求尽量配套条件更好的午休室。
新闻推荐
美食出我手厨艺大比拼珠江商报讯记者何烷筠报道:为提升食堂厨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充分发挥厨艺创意与想象,更好地挖掘幼儿...